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2页)-精益生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量控制 图 3 烧碱 /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 定性 评价 指标体系框架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准值见表 1。 烧碱 /聚氯乙稀 行业 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各项指标权重及评价基准值见表 2。 表 1 烧碱 /聚氯乙烯 行业 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号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权重 单位 评价基准值 1 资源与 能源消 耗指标 ( 40) 烧碱生产工艺 原盐消耗 (折百计算) 8 kg/t 烧碱 (1) 1540 2 综合能耗 (不包括水消耗) 16 tce/t 烧碱 隔膜法(2) 离子膜法 3 新鲜水消耗 1 t/t 烧碱 4 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电石消耗 (3) 8 kg/t 聚氯乙烯 (4) 1420 5 综合能耗 (不包括水消耗) 2 tce/t 聚氯乙烯 6 新鲜水消耗 1 t/t 聚氯乙烯 7 乙烯消耗 4 kg/t 聚氯乙烯 480 8 产品特 征指标 ( 4) 烧碱生产工艺 烧碱的一等品率 2 % 100% 9 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的一等品率 2 % 98% 10 污染物 产生指标 ( 40) 烧碱生产工艺 废水量 1 m3/t 烧碱 隔膜法 离子膜法 11 废水中活性氯 1 kg/t 烧碱 隔膜法 离子膜法 12 盐泥(干基) 1 kg/t 烧碱 60 13 石棉绒 5 kg/t 烧碱 隔膜法 14 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废水量 3 m3/t 聚氯乙烯 15 废水中 COD(5) 1 kg/t 聚氯乙烯 16 废水中总汞 5 kg/t 聚氯乙烯 105 17 废气量 10 m3/t 聚氯乙烯 104 18 废气中 VCM 排放 量 10 kg/t 聚氯乙烯 19 电石渣(干基) 3 t/t 聚氯乙烯 20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 16) 烧碱生产工艺 盐泥处理处置率 2 % 100 21 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电石渣废水回用率 4 % 100 22 VCM 精馏尾气 处理回收率 8 % 97 23 电石渣综合利用率 1 % 100 24 烧碱和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水循环和重复利用率 1 % 90 注:( 1)以烧碱折 100%计。 ( 2)隔膜法指金属阳极隔膜法。 ( 3)电石消耗按折标电石( 300 升 /千克)计算。 ( 4)如生产 VCM 则折合成聚氯乙烯的产量计算消耗。 ( 5)废水中的 COD 考察进污水处理厂前的数值。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表 2 烧碱 /聚氯乙烯 行业 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及其分值列表 一级指标 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指标 分值 备注 ( 1)生产技术特征指标 40 烧碱 生产 工艺 采用离子膜法生产烧碱 20 定性评价指标无评价基准值,其考核按对该指标的执行情况给分。 对于既采用离子膜法又采用隔膜法生产烧碱的企业,可根据产量计算其生产技术特征指标,如 分值=20离子膜 烧碱总产量 法烧碱产量+ 10烧碱总产量隔膜法烧碱产量。 此法类比于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采用金属扩张阳极、改性隔膜法生产烧碱 15 采用普通隔膜法生产烧碱 10 聚氯 乙烯 生产 工艺 采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 10 采用乙烯 氧氯化 法生产聚氯乙烯 20 ( 2)环境管理与劳动 安全卫生指标 60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10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20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5 老污染源限期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