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doc98)-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完整的为B;资料真实、有效,内容审签基本完整的为C。 实测检查项目基本评价标准 检查项目实测值都达到规定值,且有 80%项目的实测值平均值小于规定值的 80%时为A;全部项目实测值达到规定值的为B;当 80%项目实测值达到规定值,其余 20%值不大于规定值 倍(钢结构工程为 倍)的为C。 观感功能检查项目基本评价标准 将观感功能项目每项的评价分为好、一般、差。 各项目都达到好的为A; 80% 及以上项目达到好,其余项目为一般的为B; 50%及以上项目达到好,其余项目为一般,或个别项目经返修后达到一般的为C。 工程质量评价框架体系 一级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二级 地基工程检查标准 桩基工程检查标准 混凝土工程检查标准 钢结构工程检查标准 砌体工程检查标准 装饰工程检查标准 给排水工程检查标准 电气安装工程检查标准 空调安装工程检查标准 电梯安装工程检查标准 智能系统工程检 查标准 图一 权重值分配 工程各部位权重值分配 表一 种 类 住 宅 工 程 公 建 工 程 多层、高层、超高层 多层、高层、超高层 地基工程 10 10 主体结构 40 35 屋面工程 8 8 装饰装修工程 30 30 安装工程 12 17 说明:安 装工程有五项内容:给排水、建筑电气、空调、电梯、智能。 公建工程每个项目都有,其中给排水、建筑电气各 4 分,空调、电梯、智能各 3 分,共 17分。 住宅工程共 12 分,其中给排水、建筑电气各 4 分,空调、电梯、智能共 4 分、根据工作量大小分配其 1~4 分。 工程各检查项目权重值分配 表二 序号 项 目 地基 工程 结构 工程 屋面 工程 装饰装修 工程 安装 工程 1 现场质保条件 10 10 10 10 10 2 检 测 35 30 30 20 30 3 质量记录 30 20 15 20 15 4 实 测 15 20 20 10 15 5 观感功能 10 20 25 40 30 说明:用各检查评分表检查评分后,将所得分值换算为本表分值,再按有关项目变为表一的权重值。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四章 现场质保条件评价(通用) 第一节 现场质保条件评价项目 现场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现场项目部组织机构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制度齐全,质量责任制落实。 材料、构件、设备的质量控制制度、进场验收 制度、抽样检验制度; 工序自检制度、工序之间交接检制度、工序操作和施工过程抽查制 度、重点部位系统检查制度及完工质量检查评定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奖罚制度; 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 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的为 A; 制度健全,责任基本落实或制度基本健全的为 B; 制度基本健全,责任基本落实的为 C; 主要专业工种上岗证书 特殊工种上岗证书:机械工、吊装工(起重工)、架工、电工等; 主要作业工种上岗证书:混凝结构的木工(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砌体结构的瓦工;钢 结构的焊工、吊装工;屋面工程的防水工;装饰工程的抹灰工、油染工及细木工;给排水工程的管道工、焊工;电气工程的电工;通风空调工程的管道工、钣金工、钳工;电梯安装工程的机械工、电工、钳工;智能建筑工程的电工、调试工、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等。 该有的特殊工种有上岗证书,主要作业工种在各专业检查时班组长及骨干人员有上岗证的为 A; 该有的特殊工种有上岗证书,主要作业工种在各专业检查时班组长有上岗证的为 B; 该有的特殊工种有上岗证书,主要作业工种在各专业检查时 1/2 以上班组长及骨干人员有上岗证的为 C; 施工操 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配置情况 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配置; 工人操作标准(企业标准)配置; 技术交底。 各专业检查时,有相应的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有主要作业工种工人操作标准(企业标准)、技术交底及 1/2 以上辅助工种有操作规程及技术交底的为 A; 各专业检查时,有相应的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主要作业工种工人有操作标准(企业标准),辅助工种有技术交底的为 B; 各专业检查时,有相应的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2 主要作业工种有操作标准(企业标准),其余都有技术交底的为 C; 施工 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有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方案切合实际、针对性强,能落实设计文件要求及规范规定,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较好,并能随时修正的为 A; 有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方案切合实际、针对性强,能落实设计文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执行一般的为 B;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有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方案一般化,在施工过程中能基本执行的为 C; 施工现场质量检验制度及测量仪器仪表设置及管理 质量检验制度包括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原材料使用前的抽样检 验、施工过程的施工检验和竣工后的抽样检验制度。 仪器仪表含水平仪、经纬仪、垂直度测量仪、磅秤、钢尺、建筑用电子水平尺等,以及取样器具及试块模具等满足检验需要。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及三项检验制度都有,并能执行;仪器仪表:核验周期准时、检验证书齐全、精度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台帐帐物相符、有专人管理使用的为 A;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及三项检验制度都有,并能执行;仪器仪表管理制度基本齐全,有专人管理使用的为 B; 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制度及三项制度基本完善和执行,仪器仪表基本满 足需要,有兼职人员管理使用的为 C; 试块、试件制作及管理制度 有关试块、试件有取样、制作、现场有养护室或送养护室送检等管理制度;试块、试件取样、制作及养护室的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符合规定。 以上制度齐全,有专人负责试件取样、制作、送检及自动记录养护室温湿度管理,实施结果好的为 A; 制度基本齐全,有专人进行上述工作,实施结果好的为 B; 制度基本齐全,有兼职专人管理,实施结果基本符合要求的为 C; 创优规划及措施 创优规划目标明确,相应措施完善,有专人负责创优目标管理,实施结果好的为 A;创优规划及措施完善,有专人执行,实施结果较好的为 B;创优规范及措施完善,并能基本执行,实施结果基本符合要求的为 C。 第二节 现场质保条件评价得分计算 检查方法:全数检查有关制度的规定及资料,抽查其实施情况综合进行判定 现场质保条件评价得分计算 各项目按重要程度设置应得分,按完成的好坏程度给出实得分; 计算各项目的实际得分;好的为 A,满分 100 分;较好的为 B, 80 分;一般的为 C, 60 分;汇总实得分,准确到小数点后 2 位。 计算各项目的应得分;实际发生的有关项目应得分相加; 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价得分。 实际现 场质保条件评价得分。 为 ≤10的分值。 现场质保条件评分表见表。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表(通用) 表 工程名称 检 查 日 期 施工单位 工程施工阶段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 定 结 果 实得分 备注 A B C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20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2 主要专业工种上岗证书 20 3 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配置情况 15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15 5 施工现场质量检验制度及仪器设备配置及管理 10 6 试块、试件制作 及管理制度 10 7 创优规范及措施 10 检 查 结 果 权重值 10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实得分和 现场质保条件评价得分 = 10= 应得分和 检查人员: 年 月 日 第五章 地基工程质量评价 第一节 地基工程检测评价 天然及人工地基工程检测检查评价项目 天然地基及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等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或承载力检测。 检查方法:检查地基 强度(压实系数)或承载力检测报告。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等地基桩体强度(土和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测桩体干密度)及承载力检测。 检查方法:检查桩体强度(桩干密度)及承载力检测报告。 桩基工程检测检查评价项目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试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水平静载试验 检查方法:检查静载试验、高应变检测报告。 桩身完整性检测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检查方法:检查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 地基工程检测检查评价方法 天然及人工地基工程,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承载力;复合地基桩体强度或桩体干密度或承载力检测。 一次检测达到设计要求的为 A;按有关规范规定,经过处理二次检测达到设计要求的为 C。 桩基承载力检测。 承载力一次检测达到设计要求的为 A;经补桩处理达到处理方案要求的为 C。 桩身完整性检测。 桩身完整性一次检测全部达到 1 类桩时为 A;经过验证检测或扩大检测达到二类桩及其以上的为 C。 凡出现三类桩又不能补救的及混凝土强度达不到 C的不得再进行评优,由设计单位制订处理方案处理。 按《建筑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第 条第四款验收。 地基工程检测检查评价得分计算。 地基工程检测评分表见表。 地基工程检测评分表 表 工程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应得分 判 定 结 果 实得分 备 注 A C 1 天然、人工地基 地基强度 压实系数 承载力检测报告 100 复合地基 桩体强度 桩体干密度 承载力检测报告 100 2 桩基 承载力检测报告 50 桩身完整性 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50 检 查 结 果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权重值 35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实得分和 地基工程检测评价得分= 35= 应得分和 检查人员: 年 月 日 第二节 地基质量记录评价 地基工程质量记录检查评价项目 材料、构件、设备合格证及进场验收报告 ( 1)砂、石子、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水泥、钢材、添加剂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土工合成材料强度、延伸率出厂试验报告。 ( 2)预制桩(混凝土、钢桩)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施工记录 ( 1)预制桩接头记录; ( 2)打(压 )桩、试夯、试桩记录及施工记录; ( 3)地基加固工程施工前试验,施工论证加固效果记录及施工记录; ( 4)灌注桩成孔检查及施工、钢筋笼检查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记录; ( 5)各配合比实际称量记录; (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试验 ( 1)灰土地基的灰土配合比、砂和砂石地基的砂和砂石配合比;注浆地基各种注浆材料配合比及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的配合比; ( 2)钢筋连接(焊接)试验报告; ( 3)混凝土配合比及试块强度试验报告。 地基工程质量记录检查评价 方法 检查标准: ( 1)材料、预制桩合格证、试验报告、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资料、质 量验收表及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真实、有效、完整,内容填写正确、分类整理规范,审签手续完备的为 A;资料真实、有效、完整,整理基本规范,审签手续完备的为 B;资料真实、有效,内容、审签基本完备的为 C; ( 2)原材料、预制桩进场试验一次全部合格的为 A;经复测合格的为 C; ( 3)混凝土标养试块评定合格,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符合表 中 “优良 ”指标要求的为 A; 中国最大的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