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质量能力评估细则(18页)-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实验设备是否完好 实验规范及标准。 对各种产品是否在试验之前都有明确的试验规范和执行的标准 试验设备有无操作规程 结果的存档。 各种试验有无综合试验报告 对未达到要求的是否在产品及工艺上采取了改进措施 试验报告是否按要求存档 安全件、法规件的试验报告是否与生产日期相对应,以便查询 @ 4 外协件质量。 * 是否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估。 * 评估内容 扣分 结论 评估记录 对最初样件是否进行过验审 有无验审报告 检验工艺及图纸。 * 有无外购 件进厂的检验工艺卡及图纸 (性能、疲劳、实验室)。 是否按照检验工艺卡要求的频次进行性能、疲劳、实验室检验 (设备及合格证)。 是否配备足够的检验设备(包括性能、疲劳、实验室)用以接收检验的符合性检查。 、存档。 检验手段是否按周期检定、校准 有无检定档案。 检验工位的设置是否合理 检验工位的场地是否足够。 所有不同的批次,有无从外购件进厂、制造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批鉴别的标识 隔离。 有无外购件不合格品的隔离、处理程序 不合格品是否按要求隔离,有无明确的标记 评估内容 扣分 结论 评估记录。 是否按程序处理 对供应商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进行跟踪 是否掌握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外购件检验有无完整的记录。 是否把一定时期内外购件检验结果作为调整供应商分类的依据 质量不稳定的是否进行质量保证能力跟踪调查。 是否根据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及其产品质量状况对 供应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进厂检验,建议调整订货数量、价格等),以促使供应商提高供货质量 5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设备)。 每个工位的设备的精度是否都满足产品公差的要求 工序能力是否足够 *。 根据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安置是否合理 生产场地是否足够 (设备)的校验及结果的存档。 生产手段(设备)是否经周期检定合格,并建有周期检定档案 产品开发、设计程序中是否要求质量部门参与( 删除 ) 评估内容 扣分 结论 评估记录 检。 生产工人是否按检验要求进行自检。 检验员是否按检验工艺进行检验。 是否对产品及工艺进行审核 (设备)。 生产线上的检验手段是否齐全 是否适应生产 (设备)的校验及结果的存档。 检验手段(设备)是否按周期检定、校准 有无检定档案。 根据工艺流程,检验工位的设置是否合理 检验工位的场地是否足够。 检验工位上的物品(包括检验 工具 和被检的产品)是否按要求摆放 验工艺卡及图纸。 * 生产现场有无产品的检验工艺卡及图纸 评估内容 扣分 结论 评估记录。 * 有无不合格品的隔离、处理程序 不合格品是否按要求隔离,有无明确的标记 (挑选,返修)。 不合格产品的信息应及时处理并反馈给生产部门 对不合格件进行返修后,应进行全面的检验。 产品检验有无完整的记录 是否对缺陷的形态进行了记录,并按不合格品的数量与缺陷严重程度或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 是否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 分析,并从产品和工艺上采取了改进措施。 纠正措施是否有严密的计划进行落实 结果有无检查。 以上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