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27页)-设备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运行。 (5)拆开管线法兰和打开油罐各孔口到动火开始这段时间内,周围 50m半径范围内应划为警戒区域 ,不得进行作何明火作业。 (6)每次动火前用测瀑仪在各孔口处和罐内低凹、焊缝处,以及容易积聚气体的死角等处测量气体浓度,最好用两台以上测爆仪同时测量气体浓度,以防失灵。 (7)当油罐间距不符合要求时,应在动火油罐侧设置隔离屏障。 (8)按油罐着火的事故预想,做好一切扑救准备工作。 油管道火灾的扑救方法。 (1)油管道泄漏,法兰垫破裂,喷油遇到热源起火,应立即关闭阀门,隔绝油源或设法用挡板改变漏油喷射方向,不使其继续喷向火焰和热源上。 (2)使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扑救或用石棉布覆盖灭火,大面积火 灾可用蒸汽或水喷射灭火,地面上着火可用砂子、土覆盖灭火。 附近的电缆沟、管沟有可能受到火势蔓延的危险时,应迅速用砂子或土堆堵,防止火势扩大。 卸油站火灾的扑救方法。 (1)卸油站发生火灾时,如油船、油槽车正在卸油应立即停止卸油、关闭上盖,防止 油气蒸发。 同时应设法将油船或油槽车拖到安全地区。 (2)不论采取何种卸油方式,都应立即切断连接油罐和油船 (油槽车 )的输油管道,防止火势漫延到油罐、油船 (油槽车 )。 (3)密闭式卸油站火灾,应停止卸油,隔绝与油罐的联系,查明火源,控制火势。 如沟内污油起火,应 用砂子或土首先将沟的两端堵住,防止火势蔓延造成大火。 如沟内敷设油管,应用直流消防水枪喷洒冷却,并隔绝油管两侧阀门。 此时必须注意,由于水枪喷洒,油火可能随水流淌下蔓延。 (4)敞开式卸油槽火灾,如卸油槽完整无损,盖板未被爆炸波浪掀开,可将所有孔、洞封闭,采用窒息法灭火。 如油槽已遭破坏,应迅速启动固定的蒸汽灭火装置灭火。 油泵房火灾的扑救方法。 (1)油管道着火按。 (2)油泵电动机着火应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 1211 灭火器灭火。 (3)油泵盘根过紧摩擦起火,用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器灭火。 (4)油泵房,尤其是地下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防止油气体积聚。 当发生爆炸起火时,应采用水喷雾灭火。 若设有固定蒸汽灭火装置,应立即启动该装置灭火,也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 油罐火灾的扑救方法。 (1)关闭罐区通向外侧的下水道、阀门井的阀门。 (2)罐顶敞开处着火,必须立即启动泡沫灭火系统向罐内注入覆盖厚度在 200mm以上泡沫灭火剂。 金属油罐还应启动冷却水系统对油罐外壁强迫冷却。 (3)用多支直流消防水枪从各个方向 (适当避开逆风方向 )集中对准敞口处喷射,封住罐 顶火焰, 使油气隔绝,缺氧窒息。 (4)油罐瀑炸、顶盖掀掉发生大火按上述执行。 若固定泡沫灭火装置喷管已破坏,应设法安装临时喷管,然后向罐内注入泡沫灭火剂进行扑救。 若以上方法无法奏效,则必须集中一定数量的泡沫、干粉或 1211消防车,从油罐周围同时喷向火焰中心进行扑救。 (5)油罐爆炸后,如有油外溢在防火堤内燃烧,应先扑救防火堤内的油火,同时采用冷却水冷却油罐外壁。 (6)为防止着火油罐波及周围油罐,在燃烧的油罐与相邻油罐间用多支直流消防水枪喷洒形成一道水幕,隔绝火焰和浓烟。 同时将相邻油罐的呼吸阀、透气孔用湿石棉布遮盖, 防止火星进入罐内。 (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失火油罐的油转移到安全油罐内,但必须注意着火油罐油位不应低于输出管道高度。 (8)火势灭后,继续用泡沫或消防水喷洒,防止复燃。 油船、油槽车火灾的扑救方法。 (1)油船、油槽车着火起始阶段,如油船、油槽车完整无损,应立即将敞开的口盖起来,火势将因缺氧而自熄灭。 (2)油船着火时需进行冷却,切断与岸上有联系的电源、油源,拆除卸油管道,然后用泡沫和水喷雾扑救。 也可参照 条执行。 水面上如不漂浮的油,应用围油栏堵截。 (3) 油槽车着火应立即 将未着火的槽车拖到安全地区,如油品外溢起火可用砂子、土围堵,将火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然后用足够数量的泡沫、干粉和水喷雾扑救。 也可参照 条执行。 煤粉制粉系统 严禁在运行中的制粉系统设备上进行动火工作。 在停用的制粉系统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将此设备处积粉清除干净,并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在煤粉浓度大的场所,经测定粉尘浓度合格后,并办理动火工作票手续,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制粉系统防爆门应避免朝向电缆层及人行通道。 防爆门动作后应立即检查及 清除周围火苗与积粉。 在启动制粉系统和设备检修之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内外有无积粉自燃,若发现积粉自燃,应予消除。 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及煤粉仓温度。 其温度不得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 煤粉仓应装有温度测点并宜装报警测点。 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1)仓储式煤粉制粉系统 1) 用空气干燥时: 无烟煤 不受限制 贫 煤 130℃ 烟 煤 80℃ 褐 煤 70℃ 2) 用空气和烟气混合干燥时: 烟 煤 90℃ 褐 煤 80℃ (2) 直吹式煤粉制粉系统。 1) 用空气干燥时: 贫 煤 150℃ 烟 煤 130℃ 褐煤和油页岩 100℃ 2)用空气和烟气混合干燥时: 烟 煤 170℃ 褐煤和油页岩 140℃ 检修停炉前,煤粉仓内煤粉必须用尽。 每次大修煤粉仓应清仓,并检查煤粉仓内壁是否光滑,有无积粉死角。 粉仓顶盖四角拼缝应能符合承受一定的爆炸压力的设计要求。 给粉机应有定期切换制度。 避免在停用的给粉机入口处出现积粉自燃。 清除给粉机进口积粉时,不得用氧气管及压缩空气吹扫。 手动测量煤粉仓粉位时,浮筒应由非铁质材料制 成,仓内浮筒应缓慢升降,以免撞击仓壁产生火花,发生煤粉爆炸。 清仓过程中发现仓内残余煤粉有自燃现象时,清扫人员应立即退到仓外,将煤粉仓严密封闭,用蒸汽、氮气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在磨煤机清扫积粉时,严禁在煤粉温度没有下降到可燃点以下时打开人孔门清扫。 清仓时,煤粉仓内必须使用防爆行灯。 铲除积粉时,工作人员应穿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使用铜质或铝制工具,不得带入火种,禁止用压缩空气或氧气进行吹扫。 发现煤粉仓煤粉自燃要妥善处理。 一般应停止向煤粉仓送粉 (严禁漏粉 ), 关闭粉仓员潮管,进行彻度降粉。 如采取迅速提高粉位 (包括同时由邻炉来粉 )进行压粉的措施时,应事选输入足够数量的惰性气体。 要检查煤粉仓、绞笼 (螺旋送粉器 )吸潮管有无堵塞,吸潮管应加保温措施,吸潮门开度应使粉仓员压保持适当的数值。 煤粉仓外壁受冷风吹袭,使仓内煤粉易于结块而影响流动时,外壁应予保温。 做好粉仓层的清洁工作,防止煤粉仓爆炸后热气浪喷出所引起的二次爆炸。 或粉仓层积粉自燃后火苗进入粉仓引起煤粉仓煤粉爆炸。 煤粉仓应装置固定的灭火系统,如蒸汽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或氮气灭火装置, 平时要保持完好,并定期试用。 煤粉仓发生着火,不宜使用直流消防水枪向煤粉仓直接进行喷射。 粉尘浓度较大、积粉较多的场所发生着火,宜采用雾状水灭火。 锅炉设备 锅炉房内的油管、煤粉管等应防止泄漏,要勤加检查,发现泄漏,及时消除。 人孔门、看火门、防瀑门周围不应有其它可燃物品。 防止燃油锅炉尾部再燃烧的根本方法,是改进燃烧工况。 要注意低负荷时使燃油在炉内完全燃烧,要严格监视排烟温度,并定期吹灰,加强预热器定 期冲洗。 停炉后,应严格监视尾部烟道各点的温度,发现异常,迅速分析,判断其原因。 如果温度仍急剧上升,则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燃油锅炉尾部应加装灭火装置。 运行中的锅炉发现尾部再燃烧时,应立即停炉,停用送风机、吸风机。 严密关闭烟道挡板、人孔门、看火门及热风再循环门等,防止新鲜空气和烟气漏入炉内。 打开灭火装置的进汽 (水 )阀,送入蒸汽 (水 )进行灭火。 燃油金属软管着火时,应切断油源,用泡沫或黄沙进行扑救。 燃气锅炉停炉检修,必须将总进气阀门关闭严密,阀门出 口侧加装金属堵板, 阀门应加锁。 需要动火时,应分别在炉膛、烟道 (包括再循环烟道 )通风,用测爆仪实测炉内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否则不得动火。 凡经检修后 (包括新建管路投用前 )的燃气管路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才可 投入运行。 经严密性试验后的燃气管路,不得再进行切割或松动法兰螺栓等,否则应重新进行试验。 已试验合格而超过三个月没有投用的燃气管路投用前应重新试验。 燃 (煤 )气管路在氮气置换后再进行燃 (煤 )气置换,且经一定时间的燃 (煤 )气放 散,然后作爆发试验 ,在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如燃 (煤 )气爆发试验改用含氧量测试时,则含氧量应先后连续测试三次,均不大于 0 .8%即为合格。 当燃气锅炉停炉后,应及时关闭燃 (煤 )气快关阀,且根据停炉时间长短,确定管路的吹扫范围。 联系能源供应中心后,开启燃 (煤 )气母管充氮气门进行管路吹扫,注意保持燃 (煤 )气母管压力不大于。 经燃气锅炉四角排空管取样门进行取样分析,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0 时,吹扫结束。 燃气锅炉管道动火措施。 (1)将动火管 道与系统隔离,关闭所有阀门并上锁。 (2)将动火管道拆开通大气,法兰侧加堵板。 (3)用氮气吹扫干净,经测爆仪检侧合格。 燃 (煤 )气爆炸的扑救 燃 (煤 )所管道爆破损坏,应立即停用燃烧器,关闭燃 (煤 )气快关阀,开启相应的氮气吹扫门进行灭火和吹灰。 燃 (煤 )气着火的扑救。 如火势不大,可用黄泥、石棉布、湿衣服等进行扑救。 如火势太大须关闭燃 (煤 )气快关阀或母管水封时,应及时先停用燃 (煤 )气燃烧器,防止发生回火。 禁止用消防水喷射着火烧红的燃 (煤 )气管路。 静电除尘器。 (1)如锅炉燃烧不完全,灰粒带有炭墨粒子,则当静电除尘器短路产生电弧时就会引燃着火。 着火时,应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 (2)进出烟道应装有温度探测器,当温度异常时,应能向控制室报警。 (3) 变压器一整流器组应选用高燃点绝缘液或用干式。 如果用矿物油绝缘,则应有消 火栓或水塔装置,每组变压器一整流器应至少有一条水龙带可进行扑救。 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和柴油机 汽轮机油系统必须杜绝渗漏油现象,发现渗漏油应及时秘理。 汽轮机油系统应减少阀门接头等附件,承压等级应按试验 等级高一级选用。 管子壁厚不小于。 汽轮机油系统管道的法兰垫,禁止使用橡胶垫、塑料垫或其它不耐油、不耐高温的垫料。 油管道应防止振动,其支架必须牢固可靠,支管根部应加强,并能适应热膨胀的要求。 油管道法兰应内外烧焊。 机头下部和正对高温蒸汽管道法兰应采用止口法兰。 在热体附近的法兰外应装设金属罩壳。 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保温应坚固完整,保温层表面应装设金属罩。 如有油渗入保温层应及时更换。 油管道安装尽可能远离高温管道,油管道至蒸汽管道保温层 外表距离一般不应少于150mm。 对纵横交叉和穿越楼板、花铁板的油管道及油表计管应采取防摩擦破裂措施。 严禁用拆卸油表接头的方法,泄放油系统内的空气。 主油箱应设置事故排油装置,事故排油管径设计,应在排油时能保证汽轮机转子在惰走时的润滑用油。 事故油箱应设在主厂房外,事故油箱应密封,容积可按最大机组与其相邻机组中较大的一台机组主油箱容积的和计算。 事故排油阀门应用钢质阀门,操作手轮与油箱的距离必须大于 5m,操作手轮的位置至少应有两个通道能到达 ,操作手轮不准上锁,平时加铅封,并有明显的标志。 凝汽器冷却管材料如用钛合金时,在汽轮机开缸检修时要采取隔离措施。 汽轮机油系统刚开始发生小火时,应设法切断油源,立即进行扑救。 油系统发生大火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扑救。 (1)立即破坏真空,按事故处理规定,紧急停机,特别注意拉掉手动消防脱扣器,解除高压电动油泵自动投入开关,切断高压电源,开启事故排油门。 (2)当发生喷油起火时,要迅速堵住喷油处,改变油方向,使油流不向高温热体喷射, 并即用 “1211”、干粉灭火器灭火。 (3)使用多支直流消防水枪进行扑救。 但是尽量避免消防水直接喷射高温热体。 (4)防止大火蔓延扩大到邻近机组,应组织消防力量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将大火封住, 控制火势,使大火无法蔓延。 燃气轮机在辅机室、轮机室两室的罩壳侧壁底下应装有通风机,当燃气轮机正常运行时,辅机室、轮机室两室内不易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燃气轮机在辅机室内高温部件附近空间应装设防爆可燃气体报警器。 燃气轮机的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由轮机灭火系统和发电灭火系统两部分组成,分别供轮机间(包括齿轮箱间 )和发电机 间使用。 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应定期检查和试验,保持备用状态,一旦发生火灾能立即投入使用。 燃气轮机发生着火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扑救。 未断电时,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和用消防水喷射着火现场。 柴油机的油箱,应装设紧急切断油源的速闭阀及回油快关阀。 油箱不应装设在柴油机上方。 柴油机的排气管室内部分应用隔热材料牢固包扎。 柴油机曲轴箱当采用负压排气时,连接通风管的导管应装设铜丝网阻火器。 柴油机房应装设固定的通风排气装置。 运行中的柴油机发现轴承发热,应认真检查油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