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15-9000国际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文件汇编(40页)-iso9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以有效治理官僚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 可以提高的国家机关、安全投资区、社会团体可信度与公信力,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4 认识 E315:9000 信用管理体系 简述 E315:9000 信用管理体系是国际信用标准化组织 (简称 E315) 颁布的世界上第一个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一个信用标准。 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公认,该系列标准在全球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E315:9000 是 国际 信用管理体系 标准称号,其中 E315 是标准简称,中文含义是全球 信用 , 9000 是标准号。 E315:9000 族标准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诚信和降低社会经济交易成本而发布的,以其认证和管理的公正、公开性和对失信违约行为快速、严厉地惩罚而闻名,它是对各类组织诚信程度的一 种认可、促进和保证,是经济交易或其他活动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NCIO132020 12 的基石。 认证界内权威人士一致认为: E315:9000 将成为百年内最受社会重视的管理体系认证。 制定 E315:9000 标准的起源是国际商业机构与审核机构达成的共识:一方面,审核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扩展,有必要对社会信用进行审核;另一方面,在工商界也应确立与公众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为此,需要制定社会信用标准或规范,并开展审核社会信用活动,从而诞生了 E315:9000 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实施 E315:9000 国际 信用管理体系认证的 作用为: 1. 减少国外、国内客户对组织评审,节省费用; 2. 更大程度地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3. 建立社会和国际国内公共信誉能力; 4. 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建立正面情感; 5. 使合作者对本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把来自组织内外部的信用风险作为组织经营与发展的规范,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重视。 E315:9000 国际 信用管理体系自 2020 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在美欧工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专家们认为, E315:9000 是继 ISO9000 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 社会 性标准;通过 E315:9000 认证将成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又一重要武器。 有远见的组织应未雨绸缪,及早检查本组织是否履行了公认的社会信用标准。 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是否切实保障了利益关系人的正当权益。 从而把握先机,迎接新一轮的世界性的 信用经济 挑战。 E315:9000 信用管理体系认证 是 证明组织的 信用管理体系与国际最先进的管理要求相一致。 通过第三方认证 , 向客户和股东表明您通过实施内外部监督约束管理流程 , 来确保公司运作尊重利益关系人权利,重视道德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E315:9000 是一个全面的、国际通行的社会信用标准。 该标准适合任何希望提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组织。 标准要求的核心内容是 组织 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符合基本的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或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使命要求,它要求组织确立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或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使命,并按照已确NCIO132020 13 立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使命处理各类问题,而且管理者准备为此负责。 E315:9000 以“诚信、自由、机会平等、承担社会责任”为管理理念,以信用制度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为手段。 它要求组织管理团队逐渐形成 “诚信、自由、机会平等、承担社会责任”的管理意识,逐渐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信用制度和诚信文化。 E315:9000 以明确承诺为基础,通过利益关系人对承诺履行的结果进行信用监督,通过识别和预防信用风险,达到防范内外部信用风险、提高组织效能的目的。 标准为同时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信用管理体系的要求: a) 防范来自内外部的信用风险; b) 提高组织效率; c) 获得可持续发展。 E315:9000 的实施 解决了其他体系避开的诚实守信这一敏感问题。 提高一个企业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劳动者、消费者、合作者的吸引力。 因为选择那些有道德的、按承诺约定行事的公司,是劳动者、消费者、合作者的共同呼声,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企业通过 E315:9000 信用管理体系认证 表明他们 努力 改善企业信用环境和 承 诺守信的意愿。 E315:9000 信用体系特点 E315:9000 族标准要求各类团体组织对利益关系人做出承诺或执行承诺时严格遵循诚实 守信 原则,并对是否遵循上述原则制定了 组织信用管理体系。 他的特点是: 1.要求高 : 它并不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提出具体的性能和指标要求,而是要求组织对产品、服务的质量与缺陷向客户 乃到社会负责,在销售或服务过程中,都要诚实信用,不得欺骗和误导客户。 2.范围广 : 它的范围不仅是产品、服务和客户,而且包括组织的所有活动和利益关系人,比如其要求对投资人和内部员工诚实信用。 3.具有科学监督方法和快速、严厉处罚措施 : 它不仅制定了信用标准,而且制定了违反信用标准的责任。 如果组织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致使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利益关系人可以非常便利地对其进行 司法之外的信用 公开投诉或永久曝光。 4.是一个争议问题解决机制、危机处理和信息沟通机制 : 前者为组织增加了一个低成本的解决各类问题的方 法;后者使组织及时得到各类投诉建议信息,为组织带来NCIO132020 14 改进和发展的机遇。 鉴于 E315:9000 族标准中科学的监督方法和对失信违约者快速严厉的处罚措施,符合 E315:9000 族标准已经渐渐成为国际上交易双方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就是说要做什么买卖,首先看你的诚信度,也就是你的信用 管理 是否达到了国际公认的标准。 一个现代的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占领市场并巩固市场,能够把自己产品打向国际市场,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无论如何都要讲究诚实信用,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组织。 同时,基于客户的要求,很多企业也都高瞻远瞩地考虑 到市场的情况,主动把工作规范在 公认的信用管理体系 这个尺度上。 由于 E315:9000 国际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信用保证机制,很多地方的消费者和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都优先选择获得 E315:9000 信用 认证 的 企业。 E315:9000 认证现状 E315:9000 在欧美国家中已进入高度认知时期,所以,在欧美市场上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及出口企业,逐渐推行 用 E315:9000 标准来检验组织的 公 信能力。 新加坡进口商在 E315:9000 组织的授权下制定了《社会信用行为准则》,《准则》对供应商的社会信用行为审查相当严格。 美国和法国、香港、意大利的进口商也正准备按着同样的标准进行审查。 供应商必须事先经过 E315:9000 标准认证,否则将联合抵制产品进口。 E315:9000 信用体系是继 ISO9000 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 社会 性标准,最终必然是和 ISO9000 质量体系标准一样获得 社会普及。 信用 管理 学 研究者 一致认为:“ E315:9000” 有潜力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它的最终 受益 者是全世界的消费者,因为批发商为了留住他们的零售客户 ,会倾向选择从讲信用的工厂进货。 这是他们提供的另一种含义上的信用 和一个卖点,表明认证只授予拥有“优秀工作标准的企业”。 E315:9000 认证要求 申请 E315:9000 认证的企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 证明你的公司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则; 2. 建立一套符合九大要素的文件化的信用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至少 90 天; 3. 至少有一次自我检查的记录。 正式审核的审核员必须在了解当地法律、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NCIO132020 15 进行交流,要全面提供工厂的历史记录,评估人员可自由地与所有职工单独谈话,如果工厂的某些方面需要改进,审核机构会给受审核方补救的 机会,评估小组肯定受审核方完全符合标准后,发给 信用管理体系认证 证书 和信用等级证书。 证书有效期 3 年,每 12 个月复查一次。 3 年需申请延长一次。 E315:9000 认证费用 认证审核机构在收取认证审核 费用时,除了考虑受审核方的规模、经营的复杂性和认证风险等因素外,不同的认证 类型 价格通常是不同的,认证机构报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收费类别 另外,企业在寻求专业信用 认证机构、信用 管理机构来协助建立 E315:9000 信用管理体系,信用顾问价格一般在认证价格上下。 信用认证审核时间推荐表 收费项目 体系认证、品牌认证、 信用 等级 认证 、个人信用认证 申请费 签《信用认证 服务合同 》时收取 审核费 未通过审核,审核 费中除办公费外其余 退还企业 注册费 含 证书费,加印证书需另外收费 监督审核费 每年一次,按规定的审核人天数计算 年费 每年交纳一次 初次审核人天数 监督审核人天数 NCIO132020 16 5 信用机构认证规则 认证规则概述 为有序、有效地对信用认证机构实施信用认证工作,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是信用认证机构” (以下简称: CAO),对授 信组织实施信用 管理 体系认证、 315 标志 产品 认证、 315 品牌认证、 信用等级 认证、合同信用、质量信用、服务信用、 行业 信用 认证 和信用管理的有关规定。 本规则的 制定及解释权归全 国信用机构联席会(以下简称 NCIO)。 在拟对本规则作实质性修改之前, NCIO 将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并考虑有关利益各方的意见。 认证机构职权 信用认证机构(简称: CAO)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 批准 和相关部门授权依法 取得 经营资质的 专业信用 认证机构 ,依据 E315:9000 信用管 理体系标准或其他国际公认的信用管理体系规范对受审核方建立的信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认证,颁发“信用认证证书 、信用等级证书” 和 “信用认证报告”。 认证机构保密制度 信用认证机构( CAO)承诺把组织所有与认证有关的受控文件和信息视为秘密,做到“五授信 方员工人数 总数 现场 总数 现场 120 13 1 2150 26 1 51100 37 2 101250 48 36 2 251500 510 3 2 5011000 612 4 3 10012020 612 5 4 20204000 918 714 6 5 40018000 7 6 8001 以上 21 以上 17 以上 8 以上 7 以上 NCIO132020 17 个保密”。 信用认证机构( CAO)对在认证过程中获得的有关申请人的商业、技术等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未经申请人的书面同意,信用认证机构( CAO)均不对外透露其保密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要求,或者需要履行法定责任的除外。 信用认证机构( CAO)所有与认证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所有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均须对在认证工作过程中获得的有关申请人的信息给予保密。 信用认证机构( CAO)应保密的信息包括: a) 申请人申请信用认证的资料及文件; b) 审核中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c) 申请人档案; d) 其它专门确定的保密信息。 在下列情况下,信用认证机构( CAO)可以披露保密信息: a) 得到被申请人的书面同意; b) 履行法定责任。 下列信息不属于信用认证机构( CAO)保密范围: a) CAO 在出版物上公布的关于获准 认证状态的信息; b) 某组织被认证、拒绝认证、暂缓认证、暂停或撤销认证资格、扩大或缩小认证范围的事实及认证范围的详细情况; c) 申请人或获得认证已公开或应公开的信息; d) CAO 从其他合法渠道获得的有关申请人或获证组织的公开信息。 认证机构对公正性的控制要求 为确保认证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信用认证机构( CAO)不对申请认证的组织提供咨询服务,与任何咨询机构也没有共同的利益关系。 不提供推荐及咨询报。e-315-9000国际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文件汇编(40页)-iso9000(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