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某轴承厂质量手册(50页)-质量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公司领导、相关部门,对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按公司编制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开展相应的活动和工作。 应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记录,作为文件的一种特殊类型,对记录的控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见第 章 )。 YX /ZS01 修改序号 :0 质量手册 文件控制程序 分页次 1/3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中与管理活动和产品有关的文件进行 控制,确保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和场所都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类文件、作业类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 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制,并审核质量手册; 总经理批准质量手册、管理类文件、作业类文件; 生技科 负责作业类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回收的控制; 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类文件的编制,负责质量手册和管理类文件的发放、更改、回收的控制; 其它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专用文书文件、编制、发放、更改和回收的控制。 实现 程序 文件的分类和编号: 文件的分类 a. 管理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行政法规等。 b. 文书文件:包括厂及各科室职责范围内的通知、计划、报告及按规定传递的各种时效性信息类文件 (如合同、申请等 )。 文件的编号: a. 质量手册 YX / ZS— 01 版本号( 0 0 03 等) 质量手册代号 企业代号 b. 其它管理体系文件 外来文件不重新编号,但应能识别其 (外来 )性质和来源 (见 )。 本公司的各类管理类、作业类文件。 YX / GL –01 01 版次 ( 0 0 03 等 ) 文件顺序号 ( 0 0 03 等) 文件类别号( GL 管理, ZY 作业) 企业代号 YX /ZS01 修改序号 :0 质量手册 文件控制程序 分页次 2/3 c. 记录编 号 YX /JL—01 记录顺序号 ( 0 0 03 等) 记录代号 企业代号 文件编制 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 作业类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 生技科 编写。 管理类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办公室编写。 文件的审核和批准:文件应经过审 批,确保其适宜性与充分性。 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管理类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办公室审核,总经理批准。 作业类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 生技科 审核,总经理批准。 文本文件由主管负责人审核批准。 外来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识别其有效性后,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示例: YX /GL02—01 表示: 本公司 管理类文件第 2 号、第 1 版。 文本文件按文件发放部门所发同类文件的顺序编号。 记录编号:参考本手册附录部分。 文件的发放 文 件有效版本的控制。 所有经过批准的文件,统一由办公室汇总编制“受控文件清单”,确定文件的名称、编号、版本号、使用部门,各部门所使用的文件均应是该清单所列的版本,凡清单中未列入的文件版本,均视为作废版本。 受控文件实行限量发放,发放范围由文件管理部门确定,质量手册中的受控版本发放范围包括认证机构。 为便于受控文件的管理,除文本文件外,其它文件在发放时,均需标注分发号 (受控编号 ),文件领用人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签字。 当使用文件的人员未领到文件时,不得借用其他人的文件复印,厂内不 得使用非受控文件,一经发现,由文件管理人员立即收回销毁。 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破损影响使用时,应到原分发单位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 新文件的分发号仍延用原版文件分发号,同时文件管理人员销毁破损文件。 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办理申请领用手续,并在领用申请中做出说明 (必要时做出检讨 ),文件控制部门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必要时,将作废文件的分发号通知有关部门,防止误用。 如属外来文件,由该文件的管理部门负责与文源取得联系, 并跟踪文件的更改或换版,在本公司控制下的外来文件 (包括保管、发放 ),如无法识别其为外来文件,文件管理部门应 YX /ZS01 修改序号 :0 质量手册 文件控制程序 分页次 3/3 做文件来源的标识,并且控制其分发。 文件的更改 文件需更改时,由文件更改提出人到文件管理部门 填写“文件更改单”,说明更改的原因,对重要的更改 (如技术参数 )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 文件更改的审批由原审批部门进行,若指定其它部门审批应该获得审批时所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相应文件管理员组织实施,按“文件发放登记表”的名单发放“文件更改单”,文件的更改依照“文件更改单”要求进行 (如换版、换页、局部修改、修改序号等,需在“文件更改单”中注明 )。 文件更改时,要按规定做好记录,保存更改单,适用时收回相应作废文件。 文件的更新和作废版本的处理。 文件管理部门在认为必要时 (根据文件的使用情况,一般在管理评审决定的改进时 )组织对文件进行评审,需要时(国家相关法律或标准更新或顾客要求发生变化时)予以更新,并重新得到批准,执行。 对经过多次更改的文件也应进行换版,并重新得到批准,执行。 发放新版本的文件,同时做好“受控文件清单”的更改和更新。 作废文件的处理 a. 文件更新换版或换页后,原版本 (或页次 )的文件作废,由文件管理部门负责将原发放的所有文件版本 (或页次 )收回,实施销毁。 b. 如果因某种原因 (如存档或参考 )而需保留作废文件,文件管理部门负责在保留的版本上做好“作废文件”标识,以防误用。 c. 文件持有人负责该文件的保管,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其状态和内容。 记录 受控文件清单 文件发放 (回收 )登记表 文件借阅 /复制记录 外来文件登记表 文件更改 /销毁申请单 YX /ZS01 修改序号 :0 质量手册 记录控制程序 分页次 1/2 目的: 对记录进行控制为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分析的基础。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进行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的控制。 记录的定义、范围和分类 记录的定义:为所完成的活动或所达到的结果提供证据的文件。 记录的范围: 包括所有与质量管理的各个 过程 (包括产品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 )有关的记录,其形式包括各种媒体形式、工作计划、报告、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记载。 记录的分类: 为了有效的对记录实施控制,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做如下分类: a. 与管理活动有关的记录 与管理有关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记录; 管理评审记录、内审记录; 文件控制记录; 本公司及职能部门的检查记录,有关管理措施记录,部门、人员考核记录; 各类管理台帐、档案,如人员、设备、检测器具台帐、档案等。 b. 与产品有关的记录,包括: 合同 (订单 )评审记录 ; 采购过程的控制记录,如供方评价记录、供货记录、采购计划、合同 (协议 )等; 生产工序认可记录,工序监视记录 (岗位操作记录 ); 设备维修记录,检测器具校准记录; 质量检测的记录、报告,各种质量报表; 有关产品质量分析的记录、与产品有关的纠正、预防措施记录。 职责: 办公室确定本公司所有的管理活动和与产品有关的记录的种类和顺序的编号。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规定由本部门建立的记录填制、标识、传递、保护、贮存和处置。 程序: 记录的总体控制 办公室根据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 规定,汇总各种记录的名称、顺序编号、形成部门、保存期限等,编制“记录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发放到记录的形成部门。 记录可采用规范表格形式,也可以是记事本等非表格形式,各类以表格形式进行记录的 空白表格,由办公室按 分类,分别制定、备份 (必要时进行修订 ),各使用部门领用。 记录的形成部门应及时、真实的建立记录,并保持字迹清晰,内容、签字、日期完整准确。 YX /ZS01 修改序号 :0 质量手册 记录控制程序 分页次 2/2 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 记录的标识以记录名称和记录编号进行,记录的形成部门应按记录的种类、名称进行收集整理,并用封面进行标识,每年度的记录应统一集中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并在案卷封面上标注记录名称、编号、记录的时限,卷内应编制目录,以便检索。 记录的形成部门负责记录的贮存。 生产过程 记录归 生技科 负责保存,记录的贮存环境应防潮、防火、防蛀、防腐蚀;贮存方式应便于检索。 记录在保管、贮存期间,做好保护,防止损坏、丢失,各部门应经常检查记录的保护状况,确保记录清晰易于识别。 记录的检索 与本公司无关的厂外的人员、部门一般不得检索本公司的记录,需要时,应得到主管负责人同意;顾客或认证中心需检索本公司的记录时,应提供给其查阅,各部门负责在其查阅后及时追回整理。 对记录的检索一般均应在现场进行,不得外借,除非得到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的同意,外借的记录有关部门应做好外借记录,并 负责索回。 记录保存的期限 有关资源的台帐、档案、非时效性证书、报告、文件发放的记录等,保存期与资源、产品或文件同期,一般应做长期保存,各种记录的保存期限由办公室在编制“记录清单”时具体确定,各部门遵照执行。 记录的处置 超期保存的记录各部门进行销毁,不得遗弃、乱扔、变卖。 如因手误等造成记录错误,可对记录的相应内容双杠划改并签名,但不应影响识别。 如发现因测量仪器失准而形成的记录,在有关部门进行评价后,在该记录上注明评价的结果、时间、评价人和评价记录的标 识。 相关记录 记录清单 YX /ZS01 修改序号 :0 质量手册 管理职责 分页次 1/5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章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中总经理的职责,和由其确定的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了 组织保证。 适用于对总经理的职责以及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职能部门职责及人员的控制。 要求 管理承诺: 公司总经理通过以下的活动对其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在全公司内部按不同层次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要求的理念,使全体员工明确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依据公司实际与发展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