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东电四公司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程序(doc)-程序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 当底层混 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 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大体积基础混凝土 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体积基础混凝土应按基础平面、厚度及浇筑能力分块(段)浇筑; .2 分块的基础应间隔进行浇筑 ,分块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 .3 各块(段)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宜为 2540cm,分层 浇 筑 间隔 以 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为限; .4 对矿渣水泥等泌水性较大的水泥,应及时排除泌水,并进行二次振捣; .5 为防止 混凝土 产生温度裂缝, 一般采取: a 选用 低水化热水泥; b 配合比设计,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好的骨料 ,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并尽量减少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降低水 灰 比; c 夏季施工时,尽可能 使用较低温的水和骨料,必要时可采用冰屑搅拌,控制混凝土浇筑 (入模) 温度在 30℃ 以下; d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块石,以减少混凝土水化热; e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开始测温,必要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混凝土的温升梯度宜不大于 15℃ /m,控制混凝土 里表 温差宜不大于25℃。 混凝土冬期施工 根据当地多年 气象资料统计,当 室外日平均温度连续 5d 稳定地低于 5℃ 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进入冬期施工,必须编制冬期施工措施,各项技术准备条件具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冬期施工。 冬期施工前后,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测温装置。 便于寒流袭来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时采取应急措施。 混凝土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 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 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