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tpm设备管理基础培训教材(71页)-设备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0 尘土、油污、污秽、原料附着 磨损、振动、松动、泄漏、腐蚀、 应力、变形、划痕、裂纹、发热 声音异常、短路、绝缘不良、电阻变化 疲劳、锈蚀、流失、润滑不良、冷却不当 硬化、老化、软化、烧焦、电参数漂移 故障 我们说故障是冰山的顶峰,也就是说故障是设备暴露出的问题,而大量的问题是隐蔽的、潜在的、尚未形成功能故障。 就像冰山藏在水中的部分。 31 中国有句俗话: “ 蝼蚁虽小,可以毁掉万里长堤 ”。 日本的一些 “ 无人 ” 工厂也提出 “ 无人始于无尘 ”。 济南卷烟厂在设备上一直开展 “ 清洁 清洁 再清洁 ” 的三个清洁活动。 这是因为尘土就可以导致故障的发生。 其演变过程如下: 尘土 划痕 存水 电化学反应 锈蚀 松动 振动 疲劳 微裂纹 裂纹 断裂 最终故障 32 保持 状态 遵守操作 规程 纠正 缺陷设计 修复 自然劣化 防止 人为劣化 发现防止 劣化 创新 维修方法 防止 操作失误 防止 维修失误 维修部门 改进维修技能 生产部门 改进操作技能 减少故障损失要从初始的清洁开始,逐步深入到点检、润滑保养和维修各个环节,其对策如下: 33 向零故障的目标前进 改变观念 要改变传统心智模式,确定: 1)设备是人使它故障的。 2)人的观念和行动改变了,能使设备故障为零。 3)要从“设备一定会发生故障”转变成“不使设备发生故障” 和“故障可以达到零”的新观念。 34 劣化原因分析 1)劣化原因的结构:劣化原因可能是单一因素、多因素或复合因素。 2)劣化原因的渐变过程:劣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过程如下: 微缺陷 故障 大缺陷 中缺陷 不会产生 停机,暂时 不影响 功能 会产生小 停机或影 响设备功 能 已发展到 故障边缘, 置之不理 后果严重 35 达到零故障的六个步骤 1)使潜在的故障明显化(即找出潜在的故障) 2)使人为劣化转变为自然劣化。 自然劣化:由于设备的运动、负荷、时间等物理、化学原因而引起的寿命降低和性能劣化。 人为劣化:使用不当、保养不善、损坏性维修或其它人为原因引起的性能降低和寿命降低。 要通过根除劣化,强化清洁、紧固、润滑等保养环节,保持设备基本状态来避免人为劣化,保持其自然劣化状态。 36 3)改善设计。 通过不拘泥于原设计的改善维修,主动维修方式,使劣化彻底根除,反馈到设计部门,改善设计,提高新设备的可靠性,达到维修预防的目的。 4)彻底的预防维修。 设备可分六大系统:气动系统、润滑系统、液压系统、驱动传递系统、运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对这六大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看是否有异常,并研究其自然劣化的周期,及时予以修理、更换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预防维修实践要点为: A、研究零部件自然劣化周期,确定其使用寿命; B、配备点检标准表格,定期点检; C、设定劣化基础,以便及时取代劣化零部件; D、提高维修方法技能。 37 5)走向预知维修和状态维修。 预知维修是通过监测设备状态来确定维修时间的方法。 监测,定量掌握设备状态 制定必要的对策和维修计划 预测未来的故障后果 研究分析异常原因 /倾向管理 状态维修应该是预知维修发展的结果,是更高阶段的预知维修。 38 6)提高人的可靠性: A、人的行为来自知识、规则和技能。 B、人的失误是必然的。 心理:忘记,忽略,漏掉,没注意,记错,不关心,误解。 行为:过多,过少,过大,过小,反向,过快,过慢,无反应。 损失:操作失误,维修失误,无对策,对策不力,对策错误。 C、减少人的失误靠管理。 内容:合理分工,用人得当;定置、目视化、标记化管理;行为规范。 训练: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心理、物理环境。 目标:让容易失误的事情难于发生,让难于正确的做法易于实现。 TPM的零故障是一个严格、细致、实在的工作过程,是不断找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对策和技术攻关,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39 三、实行设备点检制 40 一、设备点检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所谓的点检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设备点检制不仅仅是一种检查方式,而且是一种制度和管理方法。 设备点检制的特点是: A、定人。 设立设备操作者兼职的和专职的点检员。 B、定点。 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41 C、定量。 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D、定周期。 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E、定标准。 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即判断标准。 F、定点检计划表。 点检计划表指导点检员沿着规定的路线作业。 G、定记录。 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及倾向记录。 H、定点检业务流程。 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如急需处理的问题,要通知维修人员,不急处理的问题则记录在案。 42 二、 点检制 点检制是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一般推行 “ 三位一体 ” 的点检制和 “ 五层防护线 ”。 “ 三位一体 ” 是指:岗位操作工人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位一体。 4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