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子公司品管部培训教材(doc48)-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何人浪费。 How:如何做。 如何去做。 如何做好。 没有其他方法吗。 没有其他该做的。 如何浪费。 How Much:成本多少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51 页 7S?它的作用是什么 ?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因为它的第一个字母为 S,故称为 7S. 它的作用有 :(1)提高企业 形象 (2)提高员工归宿感 (3)减少浪费 ★ 整理 : 不再使用的 清理掉 不常使用的 贮存 .备用 ! 经常用到的 保留于现场 每天用到的 随手中取处 ★ 整顿 : 场地进行规划。 物品摆放整齐。 容易混淆、容易遗忘的物品进行标识。 ★ 清扫 : 清扫现场场地(地面、墙板、天花板等上的物品) 彻底清理、润滑机器工具。 节能防污、(水、气、油、噪音等)。 修理破损物品。 ★ 清洁 : 养成坚持习惯,并执行监 督检查措施。 分责任区、分责任人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素养 : 讲文明礼貌、积极敬业、遵纪守规等。 ★节约: 可以回收的,可以利用的,分类定期进行处理 ★安全: 生产中机器使的安全,生产过程的安全。 就是通过采取事先措施,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要求的过程  品质保证的意义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高产品可靠度、提升公司形象  抽样检查 本公司通过抽样检查来判定产品品质状况及作出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决  目前本事业部抽样及判定标准采用 美国军方通用标准  MIL– STD– 105D II  抽样类型( I、 II、 III)  版次号( D、 E)  序号  标准( Standard)  军事( Military)☆本事业部抽样计划表见附表 1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51 页 部品 /产品不良缺陷分为 A类、 B类、 C类  A 类 致命缺陷( CriticalCr):部品 /产品不符合要求,有可能对使用、保养或维修人员造成人身 /财产危险,导致产品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或一定会导致 100%客户不接受之缺陷  B类 严重缺陷( MajorMa):部品 /产品不符合要求,有可能导致产品功能丧失或功能出现不正常,致使影响产品之使用性能,有损公司产品之信誉及形象,引起客户抱怨、投诉,或者为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接受之不良缺陷,或者给生产增加作业难度,影响生产作业效率之缺陷  C类 轻微缺陷( MinorMi):部品 /产品不符合 要求,又不属于 A类、 B类缺陷之缺陷 ◇ IQC检验依据 进料检验指导书、 BOM清单、生产制造单、工程样品规格承认书、工艺图纸、客户特殊要求、外观限度样板、封样样品等 ◇ PQC检验依据 BOM清单、工艺指导书、成品检验标准、生产样品、首件样品、客户特殊要求、外观限度样板、 PQC检验指导书等 ◇ QA检验依据 成品检验标准、 BOM清单、生产制造单、客户检验资料(如 HOT的制造规格书与材料清单)、工艺指导书、客户样品、客户特殊要求、外观限度样板等 ◇ QE材料认可依据 材料实验与认可规程、原封样样品、实配检验 ◇ QE 新产品评估依据 新产品评估规定、项目建议书、项目更改书、产品规格书、 BOM清单、客户要求、业务联络单、安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 二 .品管工作的性质和技巧  预防错误发生;  持续改善,灵活运用各种品管手法;  坚持原则,注意弹性,善于交流、沟通(基准也人个177。 值)  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说话,不要“大概加可能”;  凡事多问为什么。 然后“ PDPC”  把握“三现、 5M、 5W2H”事事寻找原因,寻求方法 :(1).对任何有疑问的地方 ,都要去求证 . (2)对以前一直这样做的 (经验 ),但双感觉不适当的要去求证 .去改善 . (1)多向思维(正向、逆向、发散、逻辑等思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51 页 ( 2)多想、多说、多写、多做(实验): ( 3)构想 计划 实验、疑点 记录 计划 改善 确认 ( 4)注意改善的易可操作性、成本的投入量等。 3: 如何做好品管 (一)树立品质第一的意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每天问自己 . 1. 我所做的工作,自己满意吗。 2. 还能做得更好吗。 3.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4. 我所做的工作,后续的人满意吗。 5. 为什么不满意。 6. 有办法解决吗。 (二) 重视执行 :品质管理包含 4个步骤 1. 制定品质标准 2. 检验与标准一致(执行标准) 3. 采取矫正预防措施并追踪效果 4. 修订标准 (三)。 重视不断的改善:品质管制用于三个层次 1. 品质开发 2. 品质维持 3. 品质突破 第六节 :进料品制控制 一 .IQC的相关知识 进料品质控制又称 IQC(即 Inming Quality Control 的缩写 ) ? ★ IQC职责  :进料检验  不合格的处理  供应商辅导及其评定  跟进来料使用状况 ★ IQC注意事项有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51 页  了解客户及下一工序对产品的要求  尽量向供应商提供产品方面的资讯 (包括实配件 ),务求详尽  及时发现问题 ,知会下一工序和供应商  分析供应商品质状况 .。 核对来料验收单 → 按样品或承认书检验电性和外观 → 试验 → 填写 IQC 报表 → 贴检验结果标签。 ?  全检 :数量少 ,单价高  抽检 :数量多 ,或经常性之物料  免检 :数量少 ,单价低 ,或一般性补助或经认定列为免检之厂商或局限性之物料 . OK贴纸春夏秋冬分别用什么颜色。 春天为绿色,夏天为兰色,秋天为橙色,冬天为 白色。 检验来料后分别用几种标贴标示检验结果。 共有三种:合格、特采、报废、退回供应商、拣用。 当某一供应商同一种来料连续两批不合格时,要向供应商发出供应商发出供应商品质异常联络单。 二 .IQC 具体检验过程 1. 准备工作 : ,使用环境,如何与其它产品搭配 ,工具,实配样品 2. 检验的内容: ,数量,包装方式 :对关键尺寸进行量测,(零缺陷标准 C=0,按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3. 外观: 164。 检验条件 : : 300177。 50MM : 60W日光灯下 1M(供参考) : 90176。 或 45176。 ,功能 : :对新物料、新产品或改规格后产品一定要进行确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51 页 , C=0按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164。 产品表面分级方法 : A. 级面:客户正常使用中或购买时所看到的产品的下面。 B. 级面:客户正常使用中或购买时能到的产品的侧面。 C. 级面:客户正常使用中不能看到的产品的底面。 注: A级面外观要求最高, B级面次之, C级面最低 164。 对外观标准较模糊之判定方法 : 找 5个相关人员看,不要告诉其不良在何处: ○1 若 4人呀 5人都看不见则判为 OK; ○2 若 4人或 5人都看见,则判为 NG; ○3 若 2人或 3人看见,则改善后可收。 :  振动实验  跌落实验  扫频振动、  自由跌落、碰撞实验  耐磨实验  附着力实验,  按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有要求时) 使用时间或次数,按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有要求时) 人接触到的材料无毒,漏电保护等,按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 对产品进行标识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 : 批退、本厂挑选、厂商挑选、特采(免强接受)、报废、零件代用(用于其它产品) : 跟进不合格的处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51 页 :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多测量,检查,试验或量度并将结果同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抽样检验:就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的活动。 :称为总体,总体含量用 N表示:把抽出来检验的”这部分产品“称为样本,用 n来表示。 :单位产品使用时不满足预期要求或不满足合理的期望。 :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符 合规定要求。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可以接受的连续批的进程平均上限值,用来描述过程式平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被看作是可接收的过程平均和不可接收的过程平均之间的分界线。 抽样检验的方式:  破坏性检查验收:产品的可能性试验、产品寿命试验、材料的疲劳试验、零件的强度检验等。  产品数量很大,质量要求又不高:螺钉、螺母、销钉等。  测量对象是流程性材料;钢水、铁水化验。  希望节省检验费用。  检验的项目较多 164。 抽检的条件: A. 生产过程是稳定的 B. 不合格品的 分布是均匀 164。 不合格的分类: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格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重要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164。 不合格品的分类: A类不合格: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A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 B类不合格和 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B类不合格: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B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 C类不合格,但没有 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C类不合格,但没有 B类不合格,也没有 A类不合格的单位的产品。 164。 抽样检验的方式: A.一次抽检:从批量中只抽取一个样本,检验这个样本之后,就能做出批合格与否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