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标准理解与实施(ppt290)-ts16949(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针 策划 职责、权限与 沟通 管理评审 1 64 管理承诺 目的 确保管理者对 QMS的承诺 相当于 ISO/TS16949: 1999的 1 65 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 , 对其建立 、 实施质量管 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资源的获得。 管理承诺 1 66 过程效率 要求 最高管理层应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 这些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1 67 实施要点 与最高管理者就有关 QMS的交流 由最高管理者制定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及相关评审记录 对资源的分配和提供 优胜方法 QMS是最高管理者管理组织优先采用的方法 管理承诺 1 68 以顾客为中心 目的 确保高层管理者始终关注顾客的要求 ISO/TS16949: 2020的新要求 顾客需求 和期望 跟要求有关 的产品 转化为要求 设计和开发 过程 跟要求有关 的业务 转化为要求 跟要求有关 的业务实现 产品 业务 1 69 要求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顾客的要求已明确并得到满足 ,以 此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见 )。 贵公司是否有符合 这个要求的程序。 以顾客为中心 1 70 实施要点 顾客的种类和名称 顾客期望收集的过程、频率 顾客要求识别 顾客要求优先排列以采取进一步措施 优胜方法 顾客需求管理系统化 以顾客为中心 1 71 质量方针 目的 确保高层管理者确定与质量有关的总体方向 ISO/TS16949: 1999的 1 72 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 承诺;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对质量方针有何变化。 质量方针 1 73 实施要点 质量方针 ● 适用于组织 ● 包括对符合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 质量目标的框架 ● 受控 高层管理者确定方针和周期评审 质量方针在组织内交流的证据 优胜方法 一个激发整个组织前进的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 1 74 质量目标 目的 确保为组织策划了可测量的质量目标 扩展了 ISO/TS16949: 1999的 1 75 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 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见 )。 质量目标 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相一致。 你的公司是否存在可测量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1 76 质量目标 — 补充要求 要求 最高管理层应规定质量目标和测量方法 , 将其包括 在经营计划中 , 并用这些质量目标和测量方法部署 质量方针。 注:质量目标应当体现顾客期望,且在规定的时间 内是可以达到的。 1 77 实施要点 质量目标确定 确定目标时有高层管理者参与 与顾客相关的目标一致,包括产品要 求及质量方针 可测量的 优胜方法 质量目标包括所有的利益方 质量目标 1 78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目的 组织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满足质量目标要求 ISO/TS16949: 2020的要求 1 79 要求 最高管理者确保 QMS策划应: a) 满足质量体系的总体要求,且与质量目标一致 b) 体系的更改应经加以评审,保持完整性 c) 鼓励管理体系与质量体系相融合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 80 实施要点 QMS策划过程(包括高层管理者) 确定 QMS过程(满足 )的实施计划 实施质量目标的计划(包括持续改进计划) 实施计划所需的资源 优胜方法 达到包括其他利益方目标的业务计划 过程流程的应用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 81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与权限 管理者代表 顾客代表 内部沟通 1 82 职责与权限 目的 职责与权限的确定 相当于 ISO/TS16949: 1999版的 扩大了范围 1 83 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补充要求 a) 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或过程应立即通知给具有 职责和权限采取纠正措施的管理人员。 b) 负责质量的人员为纠正质量问题有权停止生产活动。 c) 所有的生产班次都应配备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或委派 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 职责与权限 1 84 实施要点 岗位职责汇编 岗位资格技能 顶岗计划 不合格的处臵权限 优胜方法 职责与权限 1 85 管理者代表 目的 负责 QMS的高层管理者的成员 相当于 ISO/TS16949: 1999中的 增加了 “ 促进对顾客要求的认识 ” 的要求 1 86 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 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 、 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 求; 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 外部联络。 管理者代表 1 87 顾客代表 要求 最高管理层应指定具有职责和授权的人 员确保顾客的要求得以满足。 ● 包括特殊特性的选择; ● 设计质量目标以及相关的培训; ● 纠正和预防措施; ● 产品设计和开发。 1 88 管理者代表 实施要点 管理者代表名字与职务 管理者代表职责: ● 建立和维护 QMS过程 ● 报告 QMS和改进情况 ● 促进对顾客要求的认识 在组织结构图及工作职责描述标明顾客需求的责任人 矩阵图 优胜方法 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 QMS 1 89 内部沟通 目的 维护有关 QMS的内部沟通和交流 ISO/TS16949: 1999的新要求 要求 确保 QMS过程及其有效性在 “ 不同层次和职能 ” 之间的 沟通 1 90 内部沟通 实施要点 有关 MQS的沟通与效率 优胜方法 在公司内部局域网上公布 QMS的业绩指标 1 91 管理评审 目的 高层管理者定期评审 QMS 扩展了 ISO/TS16949: 1999中的 ,增加了输 入与输出的内容 1 92 管理评审 — 总则 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 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 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 要 , 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 )。 1 93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 要求 评审应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及其业绩趋势, 将其作为持续改善过程的一个基本部分。 管理评审的一部分应是对质量目标的监视 , 有规律的报 告和对品质不良成本的评估 ( 见 )。 应记录这些结果 ,将其作为至少是实现以下业绩的证据: ● 实现经营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 ● 顾客对所提供产品的满意度。 1 94 评审输入 要求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审核结果; b) 顾客反馈;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 改进的建议。 你有输入的清单吗。 1 95 评审输入 — 补充内容 要求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对实际的和潜在的失误领域 的分析,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冲击。 公司的管理评审有考虑以上方面的要求吗。 1 96 评审输出 要求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内容有关的任何决定 和措施: a) 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 资源需求。 输出清单呢。 管理评审报告的结果有区分作为要求的纠正和改进措施吗。 1 97 实施要点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输出措施计划 a) QMS的改进 b) 产品和过程的改进 c) 资源计划 管理评审 1 98 执行日期 a) 内部审核 b) 顾客抱怨 c) 过程表现 d) 纠正与预防措施 优胜方法 对公司组织所有的活动的过程进行管理评 审 管理评审 1 99 第四章 资源管理 目的 理解资源管理的要求 理解具体的标准要求,实施要点和优胜方法 理解对现有文件和实施的影响 内容 资源管理 1 100 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测量、分析 和改进 资源管理 产品 实现 产品 顾客 顾客 要求 满意 输入 输出 增值活动 信息流 图释 资源提供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 工作环境 1 101 资源提供 目的 确定和提供 QMS所需的资源 将 ISO/TS16949: 1999中的 个 QMS的所需资源 1 102 要求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资源充分吗。 资源提供 1 103 实施要点 资源计划 QMS的资源 a) 合适的工厂规划和设备 b) 足够的人员 c) 适用的技术方法 优胜方法 覆盖组织所有活动的资源计划 纳入经营计划中 资源提供 1 104 人力资源 目的 为 QMS提供合适的有能力的人员 要求 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适当的教育、 培训、技能和。ts16949标准理解与实施(ppt290)-ts16949(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 (错判批 +误判 批)247。 季度产品总批数 质检科247。 检验 抽样检验 次月 工序检验错、误检率 1% (错判批 +漏检批)247。 季度产品总批数 质检科247。 检验 抽样检验 次月 最终检验错、漏检率 2% (错判数 +漏检数)247。 季度产品总数 质检科247。 检验 全检 次月 过程监视和测量 主要过程监视和测量覆盖率 100% 主要过程的能力满足要求率 90%
作业指导书由单位领导审核。 体系管理文件的编号: 体系管理文件文号的编制按Q/《企业标准编号管理制度》执行;发行编号由档案部门顺序编写。 NO YES 体系管理文件的批准、颁布: 质量手册由总经理批准; 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作业指导书由单位领导批准。 体系管理文件批准后颁布。 注:四阶文件随一、二、 三阶文件审批、颁布。 文件的修订重复。 体系管理文件分发、回收和销毁 A.分发
之 性 质。 n 是 否 较 大。 数 据是 不 合 格 数。 n 是 否一 定。 单 位 大 小是 否 一 定。 s 图 R 图 M e R 图 X R s 图计 量 值 计 数 值n ≥ 2n = 1M eX1 0 n 2 5N ≤ 9n P 图 P 图C 图 U 图不 合 格不 合 格数 一 定 不 一 定一 定 不 一 定xxTS16949核心工具 SPC篇 常规计量控制图公式汇总
• 要求 /说明 • 对需开发的产品必须了解其所有的顾客要求,并使其转化到开发工作中去。 • 需考虑要点,例如: • —图纸,标准,规范,产品建议书 • —物流运输方案 • —技术供货条件( TL), 检验规范 质量重庆 • —质量协议,目标协议 • —重要的产品特性 /过程特性 • —订货文件(包括零件清单和进度表) • —法规 /规定 • —用后处置计划,环保要求。 • 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
使公司未能按顾客的要求进行 100%按期发货时,各分厂及运输部门应与顾客及时沟通,以取得顾客的谅解,并按顾客的要求进行处理,同时财务部应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检讨,要求相关部门针对其作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和改善措施;对产品交付因公司原因所造成的发货超额运费,由财务部将其记录于“产品交付监控统计表”中。 ,建立与顾客内部联网的电子通讯网络。 ,建立与顾客内部联网的装运通知 产品交付监控统计表
当不合格品或待处理可疑品为 总成时或不合格品数量构 成批量时由 品保部 部长 负责评审处置,填写《不合格品 处置 单》。 库存品的不合格品由 品保部 与 资材部共同评审处置。 A 不 合格品的评审 B 不 合格品的索赔 JSKZ/QP2172020 5 资材部 品保部 生产车间主任 /组长 /品保部 责任部门、生产部 品保部 不合格品的处置 外购、外协件: 外购外协件的退货及报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