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中级教程(ppt29)-质量工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規格上線 規格下線 中心線 規格下線 (與管制下限重合 ) 規格上線 (與管制上限重合 ) 中心線 管制上線 規格上線 規格下線 管制下線 制程能力足夠,產品品質稍有變異也不會產生不良品 管制圖圖示法 制程能力還可以,但產品品質稍有變異即會產生不良品,應提高制程能力 制程之分散寬度太大,制程能力不足,此時須追查原因改善制程,進而做有效管制 16 制程能力調查 中心線 管制上限 管制下限 中心線 制程能力不足,因制程中心平均值偏上 管制圖圖示法 制程能力不足,因制程實績已完全脫離規格范圍 規格下限 規格上限 管制上限 管制下限 規格上限 17 18 兩個重要指標 I. 制程准确度 Ca(Capability of Accuracy) 衡量制程實際平均值與規格中心值之偏離程度 II. 制程精确度 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衡量制程之變異寬度与規格公差範圍相差之程度 制程能力調查 數值法 19 制程能力調查 制程准确度 Ca 1 . Ca之計算 Ca = 實際平均值 規格中心值 規格公差 / 2 X 100% = X μ T / 2 X 100% T = 規格上限 – 規格下限 * 單邊規格因沒有規格中心值故不能算 Ca 20 制程能力調查 制程准确度 Ca 2. Ca之等級判斷  Ca值越小,品質越佳  依 Ca值大小可分為四級 等級 Ca值 A ∣ Ca∣≦ % B %< ∣ Ca∣≦ % C %< ∣ Ca∣≦ % D %< ∣ Ca∣ 規格上限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