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s18000术语的理解(doc12)-iso18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部分的有关内容。 hazard() (1)定义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理解要点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情况。 根据 GB/ T13861— 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六类: 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③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文 件 名 OHSAS18000 术语 的理解 电子文件编码 JKZS002 页 码 126 ④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⑤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⑥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有关对危险源的进一步理解,可参见“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部分有关内容。 hazard identification() (1)定义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理解要点 危险源辨识是指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即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找出所有与组织的运行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由 于能量和物质的运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每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使用能量和物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组织内的危险源是必然存在的,但存在形式可能多种多样,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为此,组织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其所有运行活动进行严密的分析,根据因果关系确定危险源。 ②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即对所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确定其类别和特点(如:危险源会造成何种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谁会受到伤害;如何受到伤害等 )。 危险源辨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最基本的活动。 危险源辨识方法多种多样,例如:询问和交 谈、现场观察、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 (SCL)、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HAZOP)、事件树分析 (ETA)、故障树分析 (FTA)等。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文 件 名 OHSAS18000 术语的理解 电子文件编码 JKZS002 页 码 127 有关对危险源辨识的进一步理解,可参见“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部分的有关内容。 ●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术语 1.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1)定义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 ,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 组织强 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2)理解要点 持续改进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强化以便使其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得到改进,实现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承诺。 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许多要素。 持续改进活动可以针对整个体系,也可以针对某个要素。 interested parties() (1)定义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2)理解要点 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ohsas18000术语的理解(doc12)-iso18000(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6 提前期,生产量和产能 减少提前期可以间接影响生产能力: 直接和间接增加劳动生产率 尽量少在零件和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之间寻找、移动、工作 减少报废,返工和损失的零件 由于 ECO而荒废 掉落并破碎的零件 尽快找到坏的零件 提高安全性 (减少事故 ) 尽量少走来走去和跌倒以免造成混乱 产能只能通过增加工艺的生产能力来增加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4 页 共 8 页 运送,还是很多企业通用的方法。 在这种单批量送货模式下,不仅无法保障产品的质量,还直接导致物流市场的低价竞争。 ” 夏晖的一名物流经理对此颇有感触。 他认为,这种低价竞争将会给中国的物流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 而麦当劳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在食品供应中,除了基本的食品运输之外,麦当劳要求物流服务商提供其它服务
或关键岗 位都应得到现行有效的文件版本; ( 3)文件应方便阅读和获取。 运行控制 组织应确定与所识别的危险有关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和活动。 组织应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加以规划,以确保它们在下列特定的条件下进行: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0 页 共 26 页 ( 1) 对于那些没有程序指导就可能会偏离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目标的情况,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
计量型 大样法 (极差法 ) • 第 7步 – 用以下公式计算操作员变差: Re pr oduc ib ilt y O pe r a tor V a r ia tion ( O . V. )O. V. = ( X x K E. V) N x R) ] % O . V. = 100[(O . V. ) / ( TO L ) ]O. V. = ( x ) [ ( ) / ( 10 x 3) ] %
析之执行 : • 获取一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 如果不能得到 , 则选择一个落在产品测量中程数的产品零件 , 并指定它作为标准样本进行稳定性分析。 并追踪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不需要一个已知基准值。 可能需要具备测量的最低值 、 最高值及中程数的标准样本。 建议对各样本单独测量并做控制图。 86 • 定期 (天、周 )测量基准样品 3~ 5次。 样本容量和频率应基于对测量系统的了解。
极差 表 1 数据表 重复性 5 零件重复性极差控制图极差受控一测量过程是一致的 重复性极差控制图2 3 42名评 价人3次试 验5个 零件评价人115 2 3 4 5UCLR评价人2重复性 6 R图控制限: R=25/10= D3= D4=(见表 3) UCLR=R D4= LCLR= R D3= 重复性或量具变差的估计: 式中 d2*从表 2中查得,它是依赖于试验次数 (m=3)及零件数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