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产品结构、物料清单与定制物料单(doc9)-物料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物料文档的物料才允许进入物料清单。 从物料分类 ——物料码 ——物料文档 ——到物料清单依次编制,是一个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前道程序没有完成,后道程序不能进行。 建立物料清单是从 建立一个个反映 “单层结构 ”的单层物料单开始的,系统会根据各单层结构母件同子件的相互关系,自动逐层地把所有相关的单层结构挂接起来,最后形成整个产品。 在建立单层物料单时,子件的输入顺序必须同它们装配到母件的顺序一致,这与一般零件明细表按图纸上零件位置顺时针(或逆时针)标注序号是不同的。 物料清单必须反映实际的生产装配顺序,因为它是计划编制和跟踪工序的依据。 它还是供应部门采购和外协的依据,也是仓库向生产工位发料的依据。 如果把工艺装备也包括在物料清单中,就可以同步地生成生产准备计划,并按所加工的零件数量合理分摊消耗工 艺装备的 “间接 ”成本。 我们在第一期谈过, MRP II实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集成,首先是在正确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计算物料的成本,赋予每件物料以货币价值。 从产品结构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累计,计算出各加工件的成本,直到最顶层的产品成本。 因此,产品结构又是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 当遇到一个新产品要报价时,如果新产品同老产品是结构相似,工艺相近,负责报价的部门可以从各个老产品中,摘出相似的相关单层结构,重新 “拼凑 ”成一个结构近似的假想新产品,运用系统的成本累加功能计算出它的成本,作为迅速而比较准确的 报价依据。 这里,又一次用到了单层结构的概念。 我国有一些企业,如大连起重机厂的销售计划科就曾用拼凑单层产品结构的方法形成模拟产品迅速做做新产品的报价;也有一些企业,如哈尔滨汽车电器厂的财务科,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用自底向上累计的方法计算成本。 这些例子都发生在 20世纪 80年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