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审核要点doc15-质量审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员培训资料一 7 ● 是否对包装过程、标志过程作出了明确规定。 ● 包装使用的材料、标志是否符 合要求。 ● 现场查看包装、标志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 随机带的包装文件是否齐全。 ● 是否有产品贮存和保护的规定,是否包括防止产品损坏、变质的措施,是否作了恰当的入库验收、保管、出库的规定,贯彻情况如何。 ● 是否做到了按规定时间间隔检查产品库存状态 (如有规定的话 ) ● 贮存库房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安全措施是否适当。 ● 仓库贮存的产品是否有保护措施。 如防雨、防晒、防霉、防变质街坊措施,是否进行了适当隔离,这些措施是否能有效地保护产品质量。 ● 仓库是否有区域划分,比如不合格品区域,以防止不同状态物品的混淆 ● 是否采取 措施保证产品不损坏,不丢失地安全到达目的地。 向外发货时,是否做好了有关记录。 ● 现场抽查 35 种产品,检查帐、卡、物是否一致。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标准条款 ) ( 1)是否对测量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了识别。 是否配 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 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 3)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和检定。 其依据是否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 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 ( 4)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 ( 5)是否 规定了防止核准失效的调整方法。 ( 6)有否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 ( 7)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 8)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 检查方法: (1)询问质检组:有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管理的规定。 (2)监测器具使用前是否检查和校准,使用后是否按规定周期进行复检 (3)是否能提供资料证实测试设备的功能。 (4)查 23 份测试设备校准规程及按此规程及按此规程校准的记录。 (5)查“检测设备台帐”、“检测设备卡”以确认:是否所有设备都按要求检测 (6)抽查部份测试仪器,确认: ● 校准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 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校准 ● 是否有校准记录,记录是否清晰、完整 ● 不适合帖标签时,如何识别校准状态。 (7)当发现测试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如何处置,确认: ● 对以前的测量结果是否评定其有效性,如何评定,是否根据评定结果,采取了相应纠正措施。 ● 某计量器具本次校正不合格,为此需主祭至上次校验合格期间经此仪器检验 /测试结果的 正确,有无这方面的评估记录。 (8)询问计量员有无特殊环境的规定。 (9)查看测试设备贮存、保养、维修情况,确认: ● 测试设备贮存保养是否符合要求 ● 是否对测试设备定期检查,修理后是否重新校准。 2020731 内审员培训资料一 8 (10)现场抽查 23 名损伤者,看其是如何按规定调整测试设备,如何防止因调整不当引起校准失效。 确认: ● 是否有必要的调整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作业指导书 ● 是否按规定作业 五、 测量、分析和改进(标准条款: 8) 总则(标准条款 )。 ( 1)是否对所需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 行了策划和实施。 有哪些监视和测量活动。 这些活动是否能确保符合性和实施改进。 ( 2)对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方法和用途是否作了规定。 ( 3)使用了哪些统计技术。 其使用场合是否恰当。 是否有效果。 ( 4)应用统计技术的方法是否正确。 有无控制7 ( 5)是否对有关人员进行过统计技术培训。 顾客满意(标准条款821)。 ( 1)是否规定了收集和分析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的方法。 方法是否适当。 是否得到了执行。 ( 2)如果分析中发现顾客满意程度明显下降,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 检查方法: (1)查阅 1025 份“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及 相应的“顾客满意高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确认: ● 有无收集和分析顾客满意程序信息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否包括获取信息的时机、职责、方式、内容以及分析信息的方法, ● 这些规定是否保证客观、公正和可信。 (2)分析中发现顾客满意程度明显下降时,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内部审核(标准条款 )。 ( 1)是否制订并执行了内部审核文件化程序。 文件化程序是否包括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独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 2)是否进行了内部审核策划。 策划是否符合组织现状。 策划是否考虑受审核的 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是否规定了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 ( 3)是否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井按照实施。 ( 4)审核是否由非从事受审活动的人员进行。 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 审核员是否具备独立性, ( 5)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是否对纠正措施进行了验证并将验证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 ( 6)每次审核结论是否形成了书面报告,并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分发到有关部门。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标准条款 ) ( 1)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 效果如何。 采用 的方法是否能对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证实。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标准条款 ) ( 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哪些阶段实施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2)是否编制了验收的准则。 ( 3)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质量记录)。 记录是否指明授权负责产品放行的责任者。 ( 4)有无授权人员(或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 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 (1)到仓库查看是否所有进货都进行了检查 (2)询问对进行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置的,是否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 (3)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 (4)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检验的物料如何处置 (如何紧急放行。 若放行的物料不合格如何追回 ) 2020731 内审员培训资料一 9 (5)到质检部抽查 23 个最终检验过程,确认是否有作业指导书。 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 不合格品控制(标准条款 ) ( 1)是否制订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正确执行。 ( 2)是否对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进行了规定。 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些。 是否有效果。 ( 3)不合格品是否得到处置。 处置的方法有哪些。 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再次验证。 ( 4)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 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了措施。 是否有效实施。 ( 5)对让步处理是否作出了规定。 让步处理时是否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 ( 6)是否保存了返工、返修和重新验证的记录。 检查方法 : (1)询问质检部对不合格品是如何管理的,确认: ● 是否有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化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手册规定。 ● 程序文件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及有关部门是否作出了明确规定。 ●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 对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的情况,如何了解顾客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 (2)不合格品评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谁负责。 谁参加。 哪一级处理。 让步是否经一定审批程序,是否经过审批。 在什么情况下,应将让步处理的结果向顾客报告。 (3)抽查 35 项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确认 ● 记录准确真实情况,是否注。iso审核要点doc15-质量审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检查表的作用 ► 明确与审核有关的样本 ► 使审核程序规范化 ► 检查表列出了审核的要点,确保审核 覆盖面完整 ► 保持审核目标的明确清晰 ► 作为审核记录存档 ☛ 检查表的设计要点 ► 按照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 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 ► 抽样具有代表性 ► 时间要留有余地 ► 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 检查表要注意审核的全面性 ☛ 检查表的编制实例 (见检查表实例) 通知受审部门
公司(部) 企管部 主管副总经理 企管部 相关业务公司(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申
其活动 (如程序 ,过程规范 ,试验规范 )或产品如产品规范 ,图纸 ,技效规范 . ISO 9000系列标准只是间接的提到了规范的需要 ,在采购 ,工序控制 ,检验和试验这几个要素中 ,要求所有的活动确保符合规定的要求 .为此质量体系需包括含采购规范 ,成品规范及某些情况下的半成品规范等 质量记录 ISO9000:2020对记录定义如下 : 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之称,汽车制造业十分发达,底特律市以汽车城著称一世。 但是,日本的本田公司不仅将自己的 产品打进了美国的汽车市场,而且在美国的俄亥俄洲建立了一家汽车装配厂 ——简称 HAM,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制造日本小汽车的日本汽车制造商。 日、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很不相同,本田公司怎么能在美国市场上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呢。 这应该归于它的质量战略。 本田公司在打进美国市场之前
QMS 咨询师应当具备并能适当地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原则、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如: 质量保证原则 7 质量管理原则 改进过程 适宜的统计技术 审核方法和技巧 质量经济学 小组工作技术 PDCA(策划 实施 检查 处置)循环 方针的展开 过程图示 预防工具和技术 问题解决技巧 顾客满意的监视技术 头脑风暴技巧 法律和法规要求方面的知识 不应期望
询有限公司 张爱明 其在产品诞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保证这些内容能持续转化到主过程和辅助过程中去。 以设计评审方式,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跟踪已确定的阶段与定目标的落实。 偏差和更改需求往往也会造成目标的改变。 在产品诞生过程中坚持并正确地应用风险分析方法和数值评价方法可及时识别偏差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这是成本优化和控制成本极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