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00标准的理解与实施(ppt216)部分标准-iso9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序 , 形成文件 , 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 注 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 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 注 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73 来自 总则 理解要点:  应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手册; c. 程序 ( 本标准要求的 6个程序 ) ; d. 其他文件 ( 策划 、 运行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 ; e. 质量记录 ( 本标准要求的记录 )。  文件可多可少 , 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74 来自 质量手册 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 , 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 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 理性 ( 见 ) ;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 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75 来自 质量手册 理解要点:  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 质量手册的内容: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 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说明; c. 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引用; d.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相互作用的表述。 76 来自 文件控制 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 , 应依据。 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 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 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 , 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77 来自 文件控制 ( 续 )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 、 易于识别;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 , 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 若因任何原因而保 留作废文件时 , 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78 来自 文件控制 理解要点:  文件控制:指对文件的编写 、 评审 、 发放 、 使用 、 更新 、再次批准 、 标识 、 回收和作废全过程活动的管理;  目的:确保在文件的使用现场得到最新版本的文件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 文件控制范围: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 b. 质量记录属于特殊类型的文件; c. 外来文件。 79 来自 文件控制 理解要点 ( 续 ) :  标识: :文件名称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标识 、 ( 有效 /受控文件 、 作废文件 、 保留文件 ) 、 生效日期 、 审批; :版本标识 、 修改状态; :易于识别 、 使于追溯 、 承载媒体不同识 别方法不同。  批准:发放 、 文件保存 、 作废文件的处理 、 外来文  件的控制 、 表格的控制。 80 来自 记录控制 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 , 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 效运行的证据。 记录应保持清晰 、 易于识别和检索。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 以规定记录的标识 、 贮存 、 检索 、 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81 来自 记录控制 理解要点:  质量记录的作用 a. 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据; b. 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 质量记录的范围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全部记录 ( 书面记录 、 媒体记 录 、 其他形式的记录 ) ; b. 标准有 21处明确提出了对记录的要求。 82 来自 记录控制 理解要点 ( 续 ) :  记录的要求:保持清晰 、 字迹清楚 、 编号如一 、 易于 识别和检索;  记录的控制:标识 、 贮存 、 防止损坏或丢失保护 、 检 索保存期限 、 处置。 83 来自 5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84 来自 管理承诺 理解要点:  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或一组人;  对最高管理者的 “ 要求 ” :对建立、实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85 来自 管理承诺  理解要点 ( 续 ) :  基本活动: a、 关注并传达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b、 制定并贯彻质量方针; c、 确定并实现质量目标; d、 开展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86 来自 管理承诺 理解要点 ( 续 ) :  证据: a. “ 要求 ” 的了解 , 考虑和确定  转化  传达 /沟通  实现  测量  产品交付  反馈  改进; b. 制定质量方针  组织内沟通  贯彻  监视 /测量  评审  改进; c. 确定质量目标  组织内沟通  展开  实施  测量 反馈  改进; 87 来自 管理承诺 理解要点 ( 续 ) : d. 管理评审计划  实施  评审后改进; e. 资源策划  提供  维护 /保护 /更新  评审  改进;  管理承诺是建立 、 实施 、 保持和改进质量管 理体系的基本保证。 88 来自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 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 )。 89 来自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理解要点:  八项管理原则应用;  ISO9001: 2020的核心理念和理论基础;  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顾客;  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顾客要求并不断提高顾客满足程度作为组织的追求。 90 来自 质量方针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的承诺;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91 来自 质量方针 理解要点:  质量方针的作用: a. 为组织提供关注的焦点; b. 作为管理承诺的证据;  规定质量宗旨和方向 a. 宗旨:质量价值观 、 实现途径和保证; b. 方向:质量战略目标;  表述质量承诺 a. 对满足要求的承诺; b. 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92 来自 质量方针 理解要点 ( 续 ) :  “ 框架 ” a. 内容框架:质量目标的内容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 质量目标在各职能层次上展开; b. 评审框架:评审的时机 、 评审的方式 、 评审后改进。  质量方针的沟通和理解 a. 沟通:参与制订和评审 、 传达 、 学习; b. 理解:内涵 、 价值观 、 与质量目标的关系 、 与自身职责的关系。 93 来自 质量方针 理解要点 ( 续 ) :  评价质量方针适应性的因素: a. 要求; b. 体系效果; c. 战略的考虑; d. 改进的需要等。 94 来自 策划 质量目标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 质量目标 , 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 见 )。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 并与质量方 针保持一致。 95 来自 质量目标 理解要点:  质量目标包括: a. 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展开 ( 总目标  相关职能 /层次的质量目标  过程目标 ) ; b. 满足产品要求; c. 持续改进的内容; d. 可测量的 、 便于理解和沟通 、 与方针保持一致。 96 来自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 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 的要求; b)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 ,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97 来自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理解要点: 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对一个组织属于战略决策式的策划;  以确保组织已制订的全部质量目标;  标准 结果;  与。 98 来自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理解要点 ( 续 ) : 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与实施: a. 各种原因可以导致更改; b. 更改常常会影响局部的运作; c. 更改应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完整条件下进行 即策划  评审  批准  实施; d. 通常以质量计划形式体现。 99 来自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 、 权限得到规定 和沟通。 100 来自 职责和权限 理解要点:  规定和沟通职责和权限的目的;  明确组织内各部门和岗位的设置;  根据过程需要确定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 对职责 、 权限和工作关系的认识度和执行度需要沟通;  适时的调整 、 沟通是需要的。  文件规定: a. 职位说明书; b. 组织机构。 101 来自 管理者代表 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 , 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 的职责如何 , 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 、 实施和保 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 的需求; 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102 来自 管理者代表 理解要点:  设置的目的: a. 代表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日常管理; b. 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得到改进。  管理层中的一个成员 , 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 职责: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 、 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事宜的外部沟通 、 联络。 103 来自 内部沟通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 , 并确 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104 来自 内部沟通 理解要点: 本条款的责任者:最高管理者; 目的:促进人员的充分参与 , 促进持续改进; 沟通的内容 : 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要求; c. 过程结果; d. 建议和意见。 沟通的方式:质量例会 、 小组简报 、 会议 、 布告栏 、 内部刊物 、 内部网等。 105 来自 管理评审 总则 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 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 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 ( 见 )。 106 来自 总则 理解要点:  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