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最常用的文件架构(doc151)-iso9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特定含义的概念,在其定义前的角括号〈 〉中标出其适用领域。 例如:技术专家〈审核〉 () 3. 1. 1 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 () 注 1 注 2:“固有的”就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 注 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 ()的惯例或一般习惯,即考虑其顾客 ()和其他相关方 () 注 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 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 () 注 4 等级 grade 对功能用处相同但质量要求 ()不同的产品 ()、过程 ()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顾客满意 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要求 () 注 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 注 2 能力 capability 组织 ()、体系 ()或过程 ()实现产品( )并使其满足要求 () 注: ISO35342 体系 (系统 ) system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 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注:一个组织 ()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 () 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指导和控制组织 ()的关于质量 ()的管理体系 () 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由组织 ()的最高管理者 ()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 ()意图和 注 1: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 ()提供框 注 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见 )。 质 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关于质量 ()的所追求的目的 注 1:质量目标通常建立在组织的质量方针 () 注 2:通常对组织 () 管理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组织 () 注:在英语中,术语“ management”有时指人,即具有领导和控制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当“ management”以这样的意义使用时,均应附有某些修饰 词以避免与上述定义所确定的概念“ management”相混淆。 例如:不赞成使用“ management shall„„,”而应使用“ top management() shall 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 ()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组织( )的关于质量 () 注:关于质量的指导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 量方针 ()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和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 quality planning 质量管理 ()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 ()并规定必要作业过程() 注:编制质量计划 ()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 ()的一 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管理 ()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能满足质量要求 ()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质量管理 ()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 () 注: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 ()、效率 ()或可追溯性 ()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增强满足要求 () 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 ()是一个通过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 ()、数据分析、管理评审 ()或其他方法并通常导致纠正措施 ()或预防措施 () 有效性 effectiveness 效率 efficiency 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 3 .3 组织 anization 示例: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 注 1 注 2 注 3:本定义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 术语“组织”在 ISO/IEC 指南 2 组织结构 anizational structure 注 1 注 2:组织结构的正式表述通常在质量手册 ()或项目 ()的质量计划() 注 3:组织结构的范围可包括有关与外部组织 ()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组织〉组织 () 工作环境 work environment 注 :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 (如温度、承认制度、人体工效和大气成分 ) 顾客 customer 接受产品 ()的组织 () 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供方 supplier 提供产品 ()的组织 () 注 1: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 注 2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组织 () 示例:顾客 ()、所有者、员工、供方 ()、银行、协会、合作伙伴或 GB/T190042020 发表日期: 2020 年 /11 月 /07 日 自动滚屏 (右键暂停 )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 ISO9004: 2020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本标准是 GB/T19000 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 shall)表示要求,“应当”( 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对 GB/ 作了技术性修订,本标准发布时,取代GB/。 本标准的附录 A 和附录 B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 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康达信质量认证咨询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艳君、李铁男、熊大田、赵宜正、吴兴辉、张伟、蒲伦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昌、朱小莉、乔向红。 GB/T190042020 ISO 前 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 ISO 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 ISO 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 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 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 ISO/ IEC 导则第 3 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 国际标准草案需取得至少 75%参加表决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 ISO 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国际标准 ISO9004 由 ISO/TC176/SC2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取代 ISO90041: 1994(因对其作了技术性修订)。 本标准的题目已作了修改,以反映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由于 ISO9000 族许多现有标准的条款内容已纳入本标准,因而也将对这些标准进行评审,以便决定是将其撤销还是作为技术报告重新发布。 与以前的版本相比, ISO9001 和 ISO9004 现在是一对协调的质量管理标准。 ISO9001 旨在给出产品的质量保证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而 ISO9004 则通过使用更广泛的质量 管理的观点,提供业绩改进的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 A 和 B 仅是提示的附录。 GB/T190042020 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0 引言 0. 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决策。 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本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 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组织的目的是: —— 识别并满足其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组织内人员、供方、所有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以获得竞争收益,并 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实现; —— 实现、保持并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和能力。 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为组织带来直接利益,而且也对成本和风险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的管理对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都很重要,关于组织整体业绩的这些考虑可影响: —— 顾客的忠诚; —— 业务的保持和扩展; —— 营运结果,如收入和市场份额; —— 对市场机会的灵活与快速反应; —— 成本和周转期(通过有效和高效地利用资源达到); —— 对最好地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的整合; —— 通过提高组织能力获得的 竞争优势; —— 员工了解并推动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参与持续改进; —— 相关方对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信心,这可由该组织的业绩、产品寿命周期以及信誉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证实; 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 通过优化成本和资源以及灵活快速地共同适应市场的变化,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0. 2 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增强相关方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和高效地运作,组织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 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 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由诸过程所组成的系统的应用,以及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地控制。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 理解并满足要求; b) 需要从增值角度考虑过程; 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 基于客观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图 1 所反映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 式展示了第 4- 8 章中提出的过程联系。 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相关方起着重要作用;对相关方满意的监视要求对相关方有关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 图 1的模式并没有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图 1——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0. 3 与 GB/T19001 的关系 GB/T19001 和 GB/T19004 已制定为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们此資料來自企业 ()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既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单独使用。 虽然这两项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但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助于它们作为一对协调一致的标准使用。 GB/T19001 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 GB/T19001 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与 GB/T19001 相比, GB/T19004 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除了有效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 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 GB/T19001 要求的那些组织,GB/T19004 推荐了指南。 然而, 用于认证和合同不是 GB/T19004 的目的。 为进一步方便使用,本标准将 GB/T19001 要求的 基本内容置于方框内,并附在相应的条款后。 “注”为理解和说明本标准提供了指南。 0. 4 与其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它管理体系的指南,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