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析(doc21)-组织结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制定和贯彻各项质量改进或预防措施,以达到提高 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水平而进行的活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例:某厂的机芯托盘压入工序,由于使用常规测量工具监测,托盘高度的控制不稳定,并且效率低,经研究分析后制定了改进计划,需增加一台激光高度自动测试仪,这笔费用也可列入此项目。 ( 8) 质量奖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职工的质量奖、提案奖、 QC小组奖、安全奖、节能奖等均可列入此项。 ( 9) 供货商质量保证费 对供货商提出质量保证要求而支付的外部质量保证费用。 例如:某企业有一个机芯马达供应商,原规定供货商出货检查是抽样检查,现在某企业提出要求全检出货,但供应商要求支付若干质量保证费,就属此类。 鉴 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用于检验和试验,以评定产品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要求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 1) 进货检验费 对购进的原材料、协作件、外购配套件的进厂验收检验费用和驻外协厂的监督检查、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审核费用。 ( 2) 工序检验费 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在制品的质量所进行的检验而支付的费用。 ( 3) 成品检验费 对完工产品鉴别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而进行检验或试验所发生的费用。 也包括产品方圆认证费(即产品质量审核费)。 ( 4)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费 包括以上设备的周期校准费以及日常维护所支出的费用。 ( 5) 试验材料费 破坏性试验所报废的产品 成本以及耗用材料和劳务费。 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交货前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如:返工、复检、报废等。 也就是说,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之和。 包括以下各项: ( 1) 废品损失 指因产品(包括半成品、成品、外购、外协产品),无法修复的缺陷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而报废所造成的损失。 也包括库存物资变质报废费用。 由于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报废也列入此项。 ( 2) 返工(含返修)损失 指返工或返修产品所发生的更换零部件费用和工时费用以及返工、返修后的检验费 用的总和。 ( 3) 复检费 指库存物资(含物料、半成品、成品)超过规定的贮存期的规定,在投放使用或出货前的复检费用。 ( 4) 停工损失费 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设备停工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不应包括不可抗力原因的停工或生产计划变更引起的停工,也不应包括设备加工参数调整或计划维修而造成的设备停工) ( 5) 质量故障处理费用 指由于处理内部故障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抽样检查不合格而进行筛选的费用。 ( 6) 产品降级损失费 指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而降低等级所造成的损失费。 外部损失成本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外部 损失成本是指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 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如保修、保换、保退、索赔、诉讼费等,也就是指产品在用户使用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它和内部质量损失成本的区别,在于产品质量问题是发生在发货之后。 包括以下各项: ( 1) 索赔费 指由于产品质量缺陷,经用户投诉,进行索赔处理所支出的一切费用。 ( 2) 退货损失费 指由于产品缺陷,而造成退货、换货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 3) 保修费 指在保修期间或根据合同规定对用户进行修理服务的一切费用。 ( 4) 降价损失 指由于产品低于标准,经与顾客协商同意折价出售的损失费。 ( 5) 诉讼费 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诉讼费用。 ( 6) 返修或挑选费 指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而退货后返工、返修或挑选的人工、材料、检验及有关设备的折旧费用之和。 5.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 1) 预防成本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设计开发部门、检验部门根据费用支付凭证统计。 ( 2) 鉴定成本数据由设计开发部门、检验、监测部门按费用支付凭证统计。 ( 3) 内部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生产车间、货仓统计员、根据废品报废单、生产工作票等原始凭证统计。 ( 4) 外部损失成本数据由售后服务部门,根据反馈信息凭证统计。 质量成本核算 在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应按 质量成本项目进行逐级核算汇总。 汇总表分两 种:一种是车间(科室)的质量成本统计表( — 1),另一种是整个企业的质量成本统计核算汇总表( — 2),也可以按产品、工序的质量成本核算汇总,以便对每种产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若干重要因素,以便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表 — 1 ( )月份质量成本统计表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项 目 计算单位 损 失 金 额 工 时 一、内部损失成本 1.废品损失 元、工时 2.返工损失 元、工时 3.复检费用 元、工时 „„„„ 元、工时 合计 元、工时 二、外部损失成本 (略) 三、鉴定成本 (略) 四、预防成本 五、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合计金额(元) 填报部门: 表 — 2 ( )月质量成本统计核算汇总表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项 目 计算单位 各部门质量成本汇总(见表 — 1) 合计 一车间 二车间 检验 售后 仓库 „„ 内 部 损 失 成 本 1.废品损失 千元 2.返工损失 千元 3.复检费用 千元 „„„„ 千元 合计 千元 外 部 损 失 成 本 1.索赔费 千元 2.退货损失 千元 3.保修 千元 „„„„ 千元 合计 千元 鉴定成本 略 千元 预防成本 略 千元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略 千元 合计 质量成本报告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质量成 本报告是提供企业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制订质量政策、目标和质量改进的依据,质量成本管理部门应定期向企业领导报告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报告的内容 ( 1) 提出报告期内质量成本总额及质量成本构成的主要项目。 ( 2) 提出报告期内质量损失率数据。 质量损失率( %) = 内部质量成本 +外部质量成本 100% 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 3) 对质量损失率进行对比分析,作出分析结论。 ( 4) 提出影响质量成本中有关问题及关键因素,确定对应的改进措施。 ( 5) 对一些典型的事项写出具体的分析结果。 ( 6) 预测下一报告期的质量成本控制目标,( 一般在新的一年到来时才重新确定控制目标)。 质量成本报告的形式 一般有报表式、图表式、陈述式和综合式。 至于运用哪些形式由企业自己选择。 6.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主要是通过质量损失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最终以达到降低成本为目的,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质量成本总额分析 从每个月度(或季度)的质量成本总额数据,分析比较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找出其发展趋势。 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 1) 分析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或报告期工业总产 值)的比率,即内部损失成本率。 内部损失成本率( %) =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100% 质量成本总额 或 内部损失成本率( %) =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100% 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注:以上用哪个公式要看上级公司具体填报要求的规定。 ( 2) 分析外部质量损失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或报告期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外部损失成本率( %) = 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100% 质量成本总额 或 外部损失成本率( %) = 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100% 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 3) 分析鉴定成本与预防成本率(参照以上) ( 4) 分析内外损失成本之和与总质量成本的比率(参照以上)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以上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能清楚地显示企业在报告期内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情况,以便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 质量成本科目与其它基数比较分析 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可以与销售收总额比较计算出百元销售额的质量损失率;质量损失成本也可以与利润相比较计算出百元利润、质量成本率等等。 7.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通过各种措施,达到质量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质量成本控制是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重 要手段,也是完成质量成本计划,实现降低成本目标的保证。 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包括各级人员的素质、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先进程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