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ppt82)-iso14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粉 尘 排 放 噪 声 排 放 尾 气 排 放 汽 油 消 耗 (能控制的) (可望施加影响的) (可望施加影响的) 32 理解要点 : 确定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的环境因素;在建立目标和指标 时考虑环境因素;及时更新有关信息。 : • 从组织的 活动 、 产品 或 服务 中识别环境因素; • 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可控制和希望施加影响的,体现生命周期思想; • 识别时应注意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个情况。 33 六种情况包括: 1)向大气排放 2)向水体排放 3)向土壤排放 4)废气物的管理 5)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6)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如噪声、光污染 34 案例:施工企业环境因素 • 一、噪声 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噪声,材料装卸等; • 二、废水排放 包括生活废水、生产废水 • 三、废气 工业粉尘、运输遗撒、材料装卸,有毒有害气体挥发等 • 四、固体废弃物 工业切屑、废料、废渣、包装物、废纸等; • 五、能源浪费 水、电、煤、气、油等 • 六、潜在的泄漏 化学品、油料、气体的泄漏等 • 七、潜在爆炸 35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6 一 . 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 : 1. 宪法 : 环境条款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2. 环境保护法律、国际环保公约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 ) :(由国务院制定 ) :(由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 如国家环保总局及有关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 (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城市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常委会、经济特区的人大及常委会等立法机构制定 ) 5. 地方性环境规章 :(由上述四个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人民代表大会所属的人民政府 ) 6. 环境标准 : 截止目前已发布国家环境标准 361项,环境行业标准 34项,共计 385项。 37 环境标准按内容分 : • 环境质量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方法标准 • 标准样品标准 • 基础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二 . 环保行政执法中的各项法律制度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许可证制度。 征收排污费制度。 限期整改制度。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等。 38 三、“其他要求”包括: • 产业实施规范 • 与官方机构的协定 • 非规范性指南 (如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规定、通知、标准、行业设计规范等) • 相关方的要求 39 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 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40 理解要点 目标和指标的基本要求 :。 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依据 :。 、经济、技术、经营状况;。 41 理解要点 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与方针的一致性 : 、降低资源、能量消耗。 、使用与处置中的环境影响; ;。 42 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包括: ( 1)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 职责 ; ( 2)实现目标和指标的 方法 和 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保持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43 理解要点 1.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 : (1)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各层次职责、方法和时间。 (2) 应根据组织生产、经营、环境管理的优先次序确定具体 措施。 2. 定期评审和修订 (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产时应考虑对方案的评审和修 订。 ( 2)方案修订的时机; ( 3)定期检查完成情况,作好记录,并由项目负责人向管 代或最高管理者报告。 44 某公司 1999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序号环境目标环境指标技术措施计划时间完成确认责任部门备注( 1 )统计公司所有 1 2 1 1灭火器数量及存放位置(公司在 1998 年底还有 130 具 1 2 1 1 灭火器)1 9 9 9 , 4( 2 )确定替换位置和替换数量,制定替换计划 (计划 2999 年更新 60具, 2020 年更新 70 具)1 9 9 9 , 411 2 1 1 灭火器全部替换到 2020年公司内所有的 1 2 1 1灭火器全部替换完毕( 3 )计划实施 ( 1999年消防器材年检时进行更新)1 9 9 9 , 1 1人事总务部45 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 管理者代表 ,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 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 ,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实施与运行 46 理解要点 ( 1)全员参与,各相关职能层次均有其环境职责; ( 2)管理者应确保体系实施所需的资源配置; ( 3)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化决定了机构和职责的 结构化; ( 4)机构和职责的设置应结合组织环境管理的现 状。 47 培训、意识和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 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讲解(ppt82)-iso14000(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