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介绍(ppt69)-iso14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目标和指标  环境管理方案 30 ISO14001主要涵盖哪些内容。  实施与运行  组织机构和职责  培训、意识和能力  信息交流 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文件控制  运行控制  应急准备和响应 31 ISO14001主要涵盖哪些内容。  检查和纠正措施  监测和测量 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 记录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管理评审 32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33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适合于组织活动 、 产品或服务的性质 、 规模与环境影响;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 、 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形成文件 , 付诸实施 , 予以保持 , 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可为公众所获取。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3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策划 原则:组织应对如何实现环境方针作出明确规化。 这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启动阶段。 需考虑的因素有: 识别环境因素 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识别企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建立内部表现 ( 绩效 ) 的标准 ( 水准 ) 建立目标 、 指标和测量参数 建立行动方案。 3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 , 用来确定其活动 、 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 , 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 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 , 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 , 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3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要求: ①建立程序,明确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和途径。 其范围是: a、 能够控制和可以期望施加影响; b、 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遗留环境问题;原材料的来源及生产问题; 现在: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要求;产品出厂后的环境问题。 37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C、 七种类型: 大气排放 水体排放 废物管理 土地污染 对社区的影响(噪声、灰尘、恶臭、光污染、景观破坏等)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 38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②考虑相关方面的影响 ③建立程序、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分析影响、列出清单、确定优先项 ④保持最新信息 —如工艺变更、新产品开发、业务发展、扩大规模和新的建设项目,对环境因素实行动态管理。 ⑤和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协调一致。 39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 , 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 , 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 , 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40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针对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 , 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 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 , 应考虑法律与其它要求 , 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 可选技术方案 、 财务 、 运行和经营要求 , 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 , 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4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目标和指标要形成文件 目标分解,针对每一职能和层次落实目标、指标体系。 凡属可行目标、指标要具体量化,指标应明确并可测量,为此应设立参数。 目标应体现环境方针的要求,一脉相承,特别应包含对预防污染承诺。 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重要环境因素、财务因素和可选技术方案,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EMAS: “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最佳技术 ”。 ISO14001: “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考虑采用实用技术 ”。 42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 , 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 、 产品或服务 , 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 , 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43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原则: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行动计划。 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