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标准-iso14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 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文件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 文件便于查找; b) 对文件进行 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 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 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 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标 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a)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 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 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 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侧和测量。 其中应包括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际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进行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 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完成。 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组织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的记录。 这些记录中还 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 对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 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 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用于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和一些程序,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 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的制定,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 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 的承诺,指出对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规范使用指南 本附录对“要求”作了进一步说明,以防止对“规范”的错误解释。 本附录仅涉及第 4章中所述的关于“要求”的内容。 A1 总要求 实施“规范”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改进环境表现(行为)。 “规范”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概念,即组织将定期评审与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寻求对它进行改进的可能性并予以实施。 而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为了实现环境表现(行为)的进一步改进。 环境管理体 系为持续改进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iso14000标准-iso14000(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化影响的土地中,水浇地有 2700 万公顷,旱地有 亿公顷,牧场有 亿公顷。 从荒漠化的扩展速度来看,全球每年约有 600 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 320万公顷是牧场, 250 万公顷是旱地, 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 2100 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
素; 需要立 项解决并可以实施的环境问题; 污染防治的承诺; 各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制定目标、指标应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目标和指标举例 目标 指标 1 减少废物、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11 2020 年至 2020 年每年节电依次为 10%、 8%、6%; 12 2020年至 2020年每年降低吨产品煤耗 6%、 4%、2%; 13 节约用纸,第一年节约 20%,第 2 年节约
需要改变的条件: 市场情况变化 生产过程、产品的变化 重大的资产重组 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公众与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管理评审中有改进的要求 对任何改变进行交流 24 环境因素( ISO14001 ) 应 建立和保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程序 应选择和确定适合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识别要充分 评价要合理 应及时进行更新 25 环境因素识别的重要性
广告 介绍性的培训课程 会议 环境方针的实施 建立更详细的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 行动计划应当: 确定优先项 确认员工的责任 分配资源 确定可测量的目标、指标 环境方针的修订与改进 需要改变的条件: 市场情况变化 生产过程、产品的变化 重大的资产重组 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公众与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在管理评审中包括对方针和评审 对任何改变进行交流 环境因素( ISO14001 )
a)对不符合进行处理和调查; b) 采取措施减少由于不符合引起的所有影响; c) 对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 2)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及其环境影响相适应。 ( 3)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的对程序文件的任何修改,均应记录变更内容。 ( 4)在调查不符合,查明不符合原因的同时,也要明确必要的纠正措施,并规定、保持纠正程序。 ( 5)应规定
记对象: 如一些服务业 , 其业务现场不固定 , 登记范围根据组织及所提供的服务来规定。 体系的运行状况可在一部分服务现场审核。 例如 , 搬家公司的实际工作现场是不固定的 , 可在其实际服务的部分现场进行审核。 广东博深质量管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管理方面 a) 申请注册的范围内 , 有关环境的所有责任和权限应明确; b) 在设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