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化方案书-平衡记分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oc11)-供应链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柔性、成本等等。 1)供应链订单完成的总周期 供应链订单完成的总周期是评价整个供应链对于客户订单的总体的反应时间。 其中包括了接受订单、从投料到生产、从生产到发运、从发运到客户签单、从客户签单到客户收到产品的时间等等。 快速的响应周期不但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的价值,同时反映供应链内部响应的便捷和流畅。 因此 , 尽可能降低订单的完成周期,有利于发现并消除供应链内 部的时间冗余。 2)客户保有率 供应链利润持久的来源是核心客户。 若想通过特定的客户群体保持或增加市场分额,最为方便的就是保有现有的客户。 努力保持和客户的关系,按照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并允许客户积极参与产品的合作开发设计,使客户能够成为自己的持久利润来源。 除了留住客户之外,供应链管理还要从与现有客户交易量的分析上衡量客户的忠诚度。 当然,企业要扩大利润源,就还要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制定不断扩大客户范围的战略。 3)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同 该指标用于评价客户对供应链提供服务的客户化以及响应速度的满意度。 这个指标 有两个方面的用途。 首先,反映客户是否能自由地就订单的包装、产品性能等提出客户化的要求,其次,客户是否感到这种客户化的要求能够及时得以实现。 也就是说它反映了客户对客户化要求的自由度以及服务及时性的要求。 4)客户价值率 客户价值率是客户对供应链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后,所得到的价值比。 与前面在时间、质量、柔性方面进行评价不同,该指标主要偏重于导致客户发生的成本上面。 一般公式是: 客户价值率=调查评价值247。 每份订单的成本 其中的调查评价值可以通过评价服务的满意值(如通过标杆法得到比较值) 得到。 客户绩效指标很重要,但必须在将其目标转化为内部流程指标后才能得以实现。 优秀的客户绩效来自于组织的流程决策和运作。 供应链内部运作角度就是回答如何经营才能满足或超越客户需求的问题。 供应链哲学的本质是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功能进行集成、共享和协调,达到减少浪费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目的。 由于供应链流程牵涉到供应链成员的生产运作,这样的指标就将不同成员的绩效联系成为供应链的整体效果。 这一联系使得供应链成员企业对于各自的运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其所做的改进也将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改进。 就供应链 运作角度而言,实现此目标主要有四个目的:减少提前期、提高响应性、减少单位成本、构成敏捷企业。 为此,设计有如下几个指标。 1)供应链有效提前期率 供应链有效提前期率反映了供应链在完成客户订单过程中有效的增值活动时间在运作总时间中的比率。 其中包括两个指标:供应链响应时间和供应链增值活动总时间。 前者的计算如下: 供应链响应时间=客户需求及预测时间+预测需求信息传递到内部制造部门时间+采购、制造时间+制造终结点运输到最终客户的平均提前期(或者定单完成提前期) 后者的计算则是供应链运作的相关部门增值活动的时间加合。 所以供应链有效循环期率为: 供应链有效循环期率 =供应链增值活动总时间247。 供应链响应时间 该指标体现了减少供应链内部运作的非增值时间和流程浪费的空间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传递空间和时间很大部分为非增值活动所占用,很多资源被大大地浪费了。 达到精益的供应链必须保证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合作机制的完备,达到流畅的无缝连接,减少无谓的时间和空间的浪费。 同种性质的指标还包括库存闲置率,即供应链中库存闲置的时间和库存移动时间的比率。 其中,闲置时间包含以物料、在制品、产品库存等不同形式在供应链运作中的总停滞和缓 冲时间。 库存移动时间则是指库存在加工、运输、发运中的总时间。 该指标表现了库存在整体运作中时间占用,提供了库存经营效率的提高空间。 2)供应链生产时间柔性 该指标定义为由市场需求变动导致非计划产量增加一定比例后供应链内部重新组织、计划、生产的时间。 据国外研究者对某行业的调查,其最优秀的制造商已经将整体时间柔性绩效降低到2个星期以下。 3)供应链持有成本 供应链持有成本考察的是物流系统运作的有效性和成本的集约性。 它包括了采购、库存、质量、以及交货失误等方面的内容。 供应链采购成本的评价包括订货、发运、进货质量控制 的总和。 供应链库存成本包括供应链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在制品、完工产品库存成本以及滞销和在途库存成本等。 供应链质量成本是指在运作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成本,包括产品残缺成本、维修成本和质量保证成本。 4)供应链目标成本达到比率 该指标从单一产品和流程的角度分析其在质量、时间和柔性上的流程改进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成本。 非财务指标很难达到准确分析业务改进的幅度,只有在量化指标得到相应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 供应链未来发展性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价值。 平衡记分法中客户角度和内部运作角度的评价分析了供 应链成功的竞争力,但是成功的目标是不断变化的。 严峻的全球竞争要求供应链必须不。e化方案书-平衡记分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oc11)-供应链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