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物流中心操作系统(doc48)-物流运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结清 (2) 盘点时间的决定 (a) 财务决算前夕 ── 因便利决算损益以及表达财务状况。 (b) 淡季进行 ── 因淡季储货量少盘点容易,人力的损失相对降低,且调动人力较为便利。 (3) 决定盘点方法 (4) 盘点人员之组训 (a) 针对所有人员进行盘点方法训练。 其中对盘点的精神程序、表格的填写必须充份了解,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b) 针对复盘与监盘人员进行认识货品之训练。 因为复盘与监盘人员对货品大多数并不熟悉,故而应加强货品的认识,以利盘点工作之进行。 (5) 储存场所之清理 (a) 在盘点前,对厂商交来 的物料必须明确其所有数,如已验收完成属本中心,应实时整理归库,若尚未完成验收程序属厂商,应划分清楚避免混淆。 (b) 储存场所在关闭前应通知各需求部门预领所需之物项。 (c) 储存场所整理整顿完成,以便计数盘点。 (d) 预先鉴定呆料、废品、不良品,以便盘点时之鉴定。 (e) 帐卡、单据、资料均应整理后加以结清。 (f) 储存场所的管理人员在盘点前应自行预盘,以便提早发现问题并加以预防。 (6) 盘点工作 (7) 差异因素追查 当盘点结束后,发现所得数据与帐簿资料不符时,应追查差异的主因。 其着手的方向有: (a) 是否因记帐员素质不足,致使货品数目无法表达。 (b) 是否因料帐处理制度的缺点,导致货品数目无法表达。 (c) 是否因盘点制度的缺点导致货帐不符。 (d) 盘点所得的数据与帐簿的资料,差异是否在容许误差内。 (e) 盘点人员是否尽责,产生盈亏时应由谁负责, (f) 是否产生漏盘、重盘、错盘等状况。 (g) 盘点的差异是否可事先预防,是否可以降低料帐差异的程度。 (8) 盘盈、盘亏之处理 差异原因追查后,应针对主因适切的调整与处理,至于呆废品、不良品减价的部份需与盘亏一并处理。 三 .盘点的种类与方法 (a) 帐面盘点 : 又称为「永续盘点」,就是把每天入库及出库货品的数量及单价,记录在计算机或帐簿上,而后不断地累计加总算出帐面上的库存量及库存金额。 (b) 现货盘点 : 亦称为「实地盘点」或「实盘」,也就是实际去点数调查仓库内的库存数,再依货品单价计算出实际库存金额的方法。 (1) 帐面盘点法 帐面盘点的方法系将每一种货品分别设帐,然后将每一种货品之入库与出库情况详加记载,不必实地盘点即能随时从计算机或帐册上查悉货品之存量。 (2) 现货盘点 (实地盘点 )法 现货盘点依其盘 点时间频度的不同又分为「期末盘点」及「循环盘点」。 期末盘点系指在期末一起清点所有货品数量的方法,而循环盘点则是在每天、每周即作少种少量的盘点,到了月末或期末则每项货品至少完成一次盘点的方法。 四 .盘点结果评估检讨 藉由盘点欲了解的问题即在: ‧ 在这次盘点中,实际存量与帐面存量的差异是多少。 ‧ 这些差异是发生于那些品项。 ‧ 平均每一差异量对公司损益造成多大影响。 ‧ 每次循环盘点中,有几次确实存在误差。 ‧ 平均每品项货品发生误差的次数又为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由以下六项指针来找到答案: (1) 盘点数量误 差 = 实际库存数-帐面库存数 (2) 盘点数量误差率 = 盘点数量误差 / 实际库存数 (3) 盘点品项误差率 = 盘点误差品项数 / 盘点实施品项数 (4) 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 = 盘差误差金额 / 盘差误差量 (5) 盘差次数比例 = 盘点误差次数 / 盘点执行次数 (6) 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 = 盘差次数 / 盘差品项数伍、订单处理 一 .接受订货的方式 (a) 厂商铺货 (b) 厂商巡货、隔日送货 (c) 电话口头订货 (d) 传真订货 (e) 邮寄订单 (f) 客户自行取货 (g) 业务员跑单接单 电子订货系统 (EOSElectronic Order System):采用电子资料交换方式取代传统商业下单/接单动作的自动化订货系统。 其作法可分为三种: (a) 订货簿或货架卷标配合手持终端机( Terminal )及扫瞄器 (b) P0S( Point of Sale 销售时点管理系统) (c) 订货应用系统 二 .需求品项数量及日期的确认 三 .客户信用的确认 四 .订单型态确认 ‧ 交易型态: 正常、一般的交易订单。 接单后按正常的 作业程序拣货、出货、配送、收款结案的订单。 ‧ 处理方式: 接单后,将资料输入订单处理系统,按正常的订单处理程序处理,数据处理完后进行拣货、出货、配送、收款结案等作业。 ‧ 交易型态: 与客户当场直接交易、直接给货的交易订单。 如业务员至客户处巡货、铺销所得的交易订单或客户直接至物流中心取货的交易订单。 ‧ 处理方式: 订单资料输入后,因其货品已交予客户,故订单资料不需再参与拣货、出货、配送等作业,只需记录交易资料,以便收取应收款项。 ‧ 交易型态: 客户向物流中心订货,但由供货商直接配 送给客户的交易订单。 ‧ 处理方式: 接单后,将客户的出货资料传给供货商由其代配。 此方式需注意客户的送货单是自行制作或委由供货商制作,以及出货资料 (送货单回联 )的核对确认。 ‧ 交易型态: 与客户签订配送契约的交易。 如签订某期间内定时配送某数量商品。 ‧ 处理方式: 约定的送货日来临时,需将该配送的资料输入系统处理以便出货配送;或一开始便输入合约内容的订货资料并设定各批次送货时间,以便在约定日期来临时系统自动产生需送货的订单资料。 ‧ 交易型态: 客户因促销、降价等市场因素而先行订购某数量商品,往后视需要再要求出货的交易。 ‧ 处理方式: 当客户要求配送寄库商品时,系统应检核客户是否确实有此项寄库商品,若有,则出此项商品,并且扣除此项商品的寄库量。 需注意此项商品的交易价格是依据客户当初订购时的单价计算。 ‧ 交易型态: 客户兑换券所兑换商品的配送出货。 ‧ 处理方式: 将客户兑换券所兑换的商品配送给客户时,系统应查核客户是否确实有此兑换券回收资料,若有,依据兑换券兑换的商品及兑换条件予以出货,并应扣除客户的兑换券回收资料。 五 .订货价格确认 六 .加工包装确认 七 .设定订单号码 八 .建立客户主檔 九 .存货查询及依订单分配存货 (1) 存货查询 此程序在于确认是否有效库存能够满足客户需求,通常称为「事先拣货( Prepicking the order)」。 (2) 分配存货 存货的分配模式可分为单一订单分配及批次分配二种。 (a) 单一订单分配 此种情形多为线上实时分配,亦即在输入订单资料时,就将存货分配给该订单。 (b) 批次分配 累积汇总数笔的已输入订单资料后,再一次分配库存。 若以批次分配选定参与分配的订单后,若这些订单的某商品总出货量大于可分配的库存量,则应如何取舍来分配这 有限的库存。 可依以下四原则来决定客户订购的优先性: ˙ 具特殊优先权者先分配 ˙ 依客户等级来取舍将客户重要性程度高的作优先分配 (可参考本书在储存作业所介绍之客户别 ABC 分类 )。 ˙ 依订单交易量或交易金额来取舍,将对公司贡献度大的订单作优先处理。 ˙ 依客户信用状况将信用较好的客户订单作优先处理。 十 .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 十一 .依订单排定出货时程及拣货顺序 十二 .分配后存货不足之异动处理 若现有存货数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且客户又不愿以替代品替代时,则应依客户意愿与公司政策来决定对应方式。 (1) 依客户意愿 而言 (a) 客户不允许过期交货 (BackOrder),则删除订单上不足额之订货,甚或取消订单。 (b) 客户允许不足额之订货,等待有货时再予以补送。 (c) 客户允许不足额之订货,留待下一次订单一齐配送。 (d) 客户希望所有订货一齐配达。 (2) 依公司政策而言 一些公司允许过期分批补货,但一些公司了解分批出货的额外成本不愿意分批补货,则可能宁愿客户取消订单,或要求客户延后交货日期。 配合上述客户意愿与公司政策,对于缺货订单的处理方式归纳如下: (1) 重新调拨: (2) 补送: (3) 删除不足额订 单: (4) 延迟交货: (5) 取消订单 十三 .订单数据处理输出 订单资料经由上述的处理后,即可开始打印一些出货单据,以展开后续的物流作业。 (1) 拣货单 (出库单) 拣货单据的产生,在于提供商品出库指示资料,作为拣货的依据。 (2) 送货单 物品交货配送时,通常需附上送货单据给客户清点签收。 (3) 缺货资料 库存分配后,对于缺货的商品或缺货的订单资料,系统应提供查询或报表打印功能,以便人员处理。 陆、拣货作业 一 .拣货作业的目的及功能 目的 : 正确且迅速地集合顾客所订购的商品。 二 .拣货单位 (1) 单品:拣货的最小单位,单品可由箱中取出,可以用人手单手拣取者。 (2) 箱: 由单品所组成,可由栈板上取出,人手必须用双手拣取者。 (3) 栈板:由箱叠栈而成,无法用人手直接搬运必须利用堆高机或拖板车等机械设备。 (4) 特殊品:体积大形状特殊,无法按栈板、箱归类,或必须在特殊条件下作业者,如大型家俱、桶装油料、长杆形货物、冷冻货品等等,都属于具有特殊的商品特性,拣货系统的设计将严格受限于此。 三 .拣货的要点、策略 (1) 不要等待 ── 零闲置时间 (2) 不要拿取 ── 零搬运 (多利用输送带、无人搬运车 ) (3) 不要走动 ── 动线的缩短 (4) 不要思考 ── 零判断业务 (不依赖熟练工 ) (5) 不要寻找 ── 储位管理 (6) 不要书写 ── 免纸张 (paperless) (7) 不要检查 ── 利用条形码由计算机检查 (1) 订单别拣取 (SingleOrderPick) 优点: (a) 作业方法单纯 (b) 前置时间短 (c) 导入容易且弹性大 (d) 作业员责任明确,派工容易、公平 (e) 拣货后不用再进行分类作业,适用于大量订单的处理 缺点: (a) 商品品项多时,拣货行走路径加长,拣取效率降低 (b) 拣货区域大时,搬运系统设计困难 (2) 批量拣取 (Batch pick) 优点: (a) 适合订单数量庞大的系统。 (b) 可以缩短拣取时行走搬运的距离,增加单位时间的拣货量。 缺点: 对订单的到来无法做即刻的反应,必须等订单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之处理,因此会有停滞的时间产生。 ( 只有根据订单到达的状况做等候分析,决定出适当的批量大小,才能将停滞时间减到最低 )。 批量拣取有四种方式可做为订单分批的原则: (a) 合计量分批原则 优点:一次拣出商品总 量,可使平均拣货距离最短。bpm-物流中心操作系统(doc48)-物流运作(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