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品质成本(doc28)-成本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質成本的選擇依公司之要求而定,另外,下列項目也 預防及鑑定成本 失敗成本 - 12- 是需要考慮之因素: 是否受到生產計劃之影響。 是否受受到機械化或自動化之影響。 是否受季節性銷售之影響。 是否受到原料價格波動之影響。 品質成本分析之應用可歸納下列數項: 品質質本當作是一種量測工具:根據各分類之成本,比較各項品質活動之效益。 品質成本當作是製程品質之分析工具:根據各生產線或生產流程之成本,分析主要問題範圍。 品質成本當作是一種規劃改善行 動之工具:在有限的資源下,品質成本可以指出投入何種改善方案,可以帶來最高之效益。 品質成本當作是一種預算規劃之工具:規劃各項品質管制計畫之預算以達成公司之目標。 品質成本當作是預測性之工具:評估和保證各項與公司目標有關之活動的成效。 在分析品質成本時,最常見的問題是品質成本該控制在何處較為恰當。 當然,此一問題並沒有明確答案。 有些公司,品質成本佔銷售額之 4%或 5%,但另有些公司,品質成本可能佔額售額之 35%~ 40%。 很明顯地,品質成本的大小依產業別而定,高科技產業的品質成本顯然不同於百貨公司或旅- 13- 館等服務業。 品質成本之效用來自於槓桿效應。 換句話,我們希望藉由少量增加預防和鑑定成本來換取大量減少之失敗成本。 品質成本分析之要目的是要發掘改善之機會,並藉以降低成本(主要指失敗成本 )。 在降低成本之過程中,可能會伴隨著預防和鑑定成本之增加。 在初期,預防和鑑定成本甚至高過失敗成本,但一個組織如果有做好品質改善工作,則有可能將品質成本降低 50~ 60%。 在分析品質成本和規劃降低成本之計劃時,我們需了解預防和鑑定工作所扮演之角色。 在多數之組織中,鑑定工作之預算通常大於預防工作。 此為一常見之錯誤,此項不正確做法之主因在於鑑定工作 之預算通常包含在品質保證和製造範圍內。 一個正確的認知是預防成本之投入所能帶來之效益遠大於鑑定成本。 在品質成本之分析過程中,最感困擾的莫過於無法取得品質成本之正確數值。 此乃因為大多數之品質成本項目,並不會反應在公司的會計記錄上。 為解決成本資料之取得問題,一個可行之方法是利用估計或在研究期間,特別建立監視程序來收集成本資料。 如前所述,品質成本之大小並無一個絕對標準值。 一個較正確之做法是品質成本資料,做為比較不同時段之成效的相對比較基準。 當目前之績效與過去有所不同時,此項事實- 14- 將會反應在品質成本之差異上,並可以 用來提醒管理者該採取適當之措施。 並非所有的品質成本計畫都能成功。 失敗的原因在未能將品質成資本之情報,拿來做為發掘改善機會之工具。 如果只將品質成本資料做為一項記錄,而不去尋找改善機會,則品質成本計畫將永遠無法成功。 另一造成失敗的原因在於管理者太過於注重數字上完美。 將品質成本視為會計系統的一部份,而非管理上之工具,將造成嚴重之錯誤。 這種做法增加了許多建立和分析這些資料的時間,如此將使得管理更不耐煩,且不再相信品質成本計畫之有效性。 五、 A. V. Feigenbaum 之品質成本分析法 全面品質管制 (Total Quality Control)之作者─費根堡認為某些「改進產品品質」及「管制產品品質」而發生的成本,可以作為衡量全面品質管制活動及使之成為適宜的一種手段。 為求「達到與維持某種品質水準而支出的一切成本,以及因不能不達到該特定水準而發生的成本」,皆應加以合併,此種合併後的成本統稱為品質成本。 為便於分析及控制,品質成本可以分成如下四類: - 15-。 下表是依據費根堡之觀點而編製之品質成本結構及計算表。 品質成本結構及計算表 品質成本 主要分類 品質成本 項目 品質成本項目之定義及其說明 計算品質成項目所需使用之報表與方法 預 防 成 本 品質管制工程工作 1. 品質管製程負責品質的計劃,為公司的整個品質管制制度建立基本體制。 2. 品質管制人員計劃品質制度時所費之時間 作合理之分攤。 作固定比例之分攤。 製程管制工程工作 1. 製程管制工作包括檢驗及試驗,為監督工廠內部實施品質管制度,並由此逐漸取代原來事後糾舉式的檢驗工作。 2. 品質管制人員費於研究製程及分析製程的時間。 同上 品質管制部門以外的品質計劃 1. 與非直屬品質 管制經理人員費於品質計劃的時間。 2. 例如可靠性研究,生產前的品質分析,編寫有關試驗及製程管制的工作教導或作業程序。 有關可靠性研究等其他間接部門人員之薪資做合理之分攤。 品質資料、設備的設計及發展 1. 經辦設計保證品質的量測及管制設備所費的時間。 2. 參加設計的公司人員,不問其原隸屬單位皆包括於此項。 有關設計人員等間接部門人員之薪資作合理之分攤。 - 16- 預 防 成 本。709品质成本(doc28)-成本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清除出卖场 • 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 ,决定日常使用次数及放置位置 • 制订卖场商品管理办法 • 制订卖场物品管理办法 • 每日自我检查 整顿 对整理之后卖场的商品或顾客取走商品后排面的陈列空位应定时按规定添货并整理排面即:陈列的维护 检查标价签是否准确 杜绝乱堆乱放,标识不清,导致顾客找不到商品等现象发生。 目的 • 卖场商品及标识一目了然 • 整整齐齐的卖场环境 • 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
. 危險區標記和開關標記 機器停機 , 在修 , 待修之標志牌 危險處警告牌 . 管道 , 通道等方向標志及顏色 行人及運輸通道有標志 . 處理緊急情況 化學品事故應變措施 消防火警訓練 工傷事故應變措施及急救箱用品齊全 緊急聯絡員訓練 急救員訓練 5. 自律 . 所有東西都有一個清楚的名稱和位置 戶外指示牌統一規格 戶外無亂擺放 , 亂張貼之現象 . 分區 ,
level of performance approaching zerodefect in a process producing a product, service or transaction. 6 Sigma (6σ)是 一信心水平 ,作為評核產品製造 ,服务或其 它業務對迖到零次品之表現 2. It indicates achie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25 整理时时常会碰到一些物品难以确 定 “ 要 ” 与 “ 不要 ” ,建议可将这些物品放置 在一个 “ 暂放区 ” 搁置(做好标识)。 如 发现一个月内并没有动用,则应坚决把 它整理出去 疑难 解答 2020/9/19 陈良杰 26 至少有 50%的 资料可以废弃 2020/9/19 陈良杰 27 开展资料下架运动 现 有 资 料 清理标准 清理基准:保管 .保存 .废弃 清理方法 保管
场管理。 ( 4)整顿的目的: 把需要的事和物加以定量、定类、定位。 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工作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工作。 三、 什么是 6S现场管理。 清扫 ( 1)含义: 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三、 什么是 6S现场管理。 (
产品的制造,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造成产品的不良。 (四)、清洁的推行要领: 落实前 3S工作 制订目视管理的基准 制订 6S实施办法 制订稽核方法 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高阶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动全员重视 6S活动。 ● 6S活动一旦开始,不可在中途变得含糊不清。 如果不能贯彻到底,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也会造成公司内保守而僵化的气氛。 [我们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