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品质成本(doc28)-成本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質成本的選擇依公司之要求而定,另外,下列項目也 預防及鑑定成本 失敗成本 - 12- 是需要考慮之因素: 是否受到生產計劃之影響。 是否受受到機械化或自動化之影響。 是否受季節性銷售之影響。 是否受到原料價格波動之影響。 品質成本分析之應用可歸納下列數項: 品質質本當作是一種量測工具:根據各分類之成本,比較各項品質活動之效益。 品質成本當作是製程品質之分析工具:根據各生產線或生產流程之成本,分析主要問題範圍。 品質成本當作是一種規劃改善行 動之工具:在有限的資源下,品質成本可以指出投入何種改善方案,可以帶來最高之效益。 品質成本當作是一種預算規劃之工具:規劃各項品質管制計畫之預算以達成公司之目標。 品質成本當作是預測性之工具:評估和保證各項與公司目標有關之活動的成效。 在分析品質成本時,最常見的問題是品質成本該控制在何處較為恰當。 當然,此一問題並沒有明確答案。 有些公司,品質成本佔銷售額之 4%或 5%,但另有些公司,品質成本可能佔額售額之 35%~ 40%。 很明顯地,品質成本的大小依產業別而定,高科技產業的品質成本顯然不同於百貨公司或旅- 13- 館等服務業。 品質成本之效用來自於槓桿效應。 換句話,我們希望藉由少量增加預防和鑑定成本來換取大量減少之失敗成本。 品質成本分析之要目的是要發掘改善之機會,並藉以降低成本(主要指失敗成本 )。 在降低成本之過程中,可能會伴隨著預防和鑑定成本之增加。 在初期,預防和鑑定成本甚至高過失敗成本,但一個組織如果有做好品質改善工作,則有可能將品質成本降低 50~ 60%。 在分析品質成本和規劃降低成本之計劃時,我們需了解預防和鑑定工作所扮演之角色。 在多數之組織中,鑑定工作之預算通常大於預防工作。 此為一常見之錯誤,此項不正確做法之主因在於鑑定工作 之預算通常包含在品質保證和製造範圍內。 一個正確的認知是預防成本之投入所能帶來之效益遠大於鑑定成本。 在品質成本之分析過程中,最感困擾的莫過於無法取得品質成本之正確數值。 此乃因為大多數之品質成本項目,並不會反應在公司的會計記錄上。 為解決成本資料之取得問題,一個可行之方法是利用估計或在研究期間,特別建立監視程序來收集成本資料。 如前所述,品質成本之大小並無一個絕對標準值。 一個較正確之做法是品質成本資料,做為比較不同時段之成效的相對比較基準。 當目前之績效與過去有所不同時,此項事實- 14- 將會反應在品質成本之差異上,並可以 用來提醒管理者該採取適當之措施。 並非所有的品質成本計畫都能成功。 失敗的原因在未能將品質成資本之情報,拿來做為發掘改善機會之工具。 如果只將品質成本資料做為一項記錄,而不去尋找改善機會,則品質成本計畫將永遠無法成功。 另一造成失敗的原因在於管理者太過於注重數字上完美。 將品質成本視為會計系統的一部份,而非管理上之工具,將造成嚴重之錯誤。 這種做法增加了許多建立和分析這些資料的時間,如此將使得管理更不耐煩,且不再相信品質成本計畫之有效性。 五、 A. V. Feigenbaum 之品質成本分析法 全面品質管制 (Total Quality Control)之作者─費根堡認為某些「改進產品品質」及「管制產品品質」而發生的成本,可以作為衡量全面品質管制活動及使之成為適宜的一種手段。 為求「達到與維持某種品質水準而支出的一切成本,以及因不能不達到該特定水準而發生的成本」,皆應加以合併,此種合併後的成本統稱為品質成本。 為便於分析及控制,品質成本可以分成如下四類: - 15-。 下表是依據費根堡之觀點而編製之品質成本結構及計算表。 品質成本結構及計算表 品質成本 主要分類 品質成本 項目 品質成本項目之定義及其說明 計算品質成項目所需使用之報表與方法 預 防 成 本 品質管制工程工作 1. 品質管製程負責品質的計劃,為公司的整個品質管制制度建立基本體制。 2. 品質管制人員計劃品質制度時所費之時間 作合理之分攤。 作固定比例之分攤。 製程管制工程工作 1. 製程管制工作包括檢驗及試驗,為監督工廠內部實施品質管制度,並由此逐漸取代原來事後糾舉式的檢驗工作。 2. 品質管制人員費於研究製程及分析製程的時間。 同上 品質管制部門以外的品質計劃 1. 與非直屬品質 管制經理人員費於品質計劃的時間。 2. 例如可靠性研究,生產前的品質分析,編寫有關試驗及製程管制的工作教導或作業程序。 有關可靠性研究等其他間接部門人員之薪資做合理之分攤。 品質資料、設備的設計及發展 1. 經辦設計保證品質的量測及管制設備所費的時間。 2. 參加設計的公司人員,不問其原隸屬單位皆包括於此項。 有關設計人員等間接部門人員之薪資作合理之分攤。 - 16- 預 防 成 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