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与推行实务(doc17)-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件管制规定 )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区分“要”与“不要”:根据所订基准加以区分。 处理:执行“要”与“不要”的基准。 改善:将造成“不要”东西的来源加以检讨,并研拟相关对策加以改善。 维持:维持处理或改善后的结果。 (二 )整理应考虑与工厂布置 (Plant layout)共同加以考虑。 生产系统一般如下: (依生产特性而定 ) 在考虑工作布置时,所考虑到的是作业流程、材料、在制品、机器设备、成品、搬运工具、储存方式„等生产系统,当决定布置方式后,就应该将各个项目的空间订定,且在此空间内应该摆置何种物品,多少物品等加以规定,则“要”与“不要”的东西大至上就可确定了。 (三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东西 整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少必要东西,对于生产系统内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物品、动作、工作均应视为不需要的东西加以删除或改善,例; 不合理:无意义的搬运、动作、空间规划、物料摆放„等。 不均一:流程安排有的太忙、有的太闲„等。 不平衡:负荷过重,没有产能分析„等。 第二节 整顿: (Seiton) 一、意义 今年来,只要有提到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大家似乎都心有余悸,交通部门也在饱受各方的评击下,着手于交通上的整顿,取缔啦。 处罚啦。 „ 其实,在工厂内的管理上也是一样,整顿不善的工厂,除了意外事故多外,另工作效率也无法有效的提升。 所谓整顿,就是将整理后所留下的需要品或所腾出的空间作一整体性的规划 (定位、标示 ),一方面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则是消除无谓的寻找,缩短前置作业时间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使文件、物品或工具随时保持在立即可取的状态。 因此,整顿的目的就是将所需要的东西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当你需要它时, 能不假思索的在最短时间内取出来用,试想,如果今天不幸在作业场所发生火警,而我们还需花时间去寻找灭火器、消防栓,或者灭火器、消防栓被物品挡住而无法立即取出来使用时,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我曾经在某一家工厂发现一个情形,某日下班时,有位小弟拉着拖板车在通道上行走,适巧下班铃声响,他突然煞车并往前跑准备下班,从后面跑过来的一位小姐走避不及,翻了个大跟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如果我们事先能对拖板车规划出放置的位置,这位小弟能养成规位的习惯,就不致于把它停在通道上后即拔腿就跑,自然意外事故也就可以有效的减少了。 在 工厂内,整顿不良最易发生的状况为 意外事故特别多。 生产效率无法有效的提升 (前置作业时间加长 )。 品质常呈现 (不稳定 )的状况。 我们将分别说明如下: (一 )意外事故; 发生的根源 生产系统 大部规则 (空间、流程 ):工厂布置 (plant layout) 细部规则 (材料、在制品„ ):整理、整顿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没有划分作业区、通道区、以致物品、工具、„等任意摆放。 (2)在通道上作业,造成人员与物品或运输工具相互碰撞。 (3)放置物品时,没有防止倒下的措施。 (4)物品没有归位的习惯,致易燃物或模具之类的东西引起意外。 改善对策 (1)区域规划 (通道、作业区、物品区,„ )。 (2)安全意识之教育训练。 (3)定 期巡视,逮捕现行犯 (安全堪虑者 )。 (二 )生产效率: 整理不良的部门或工作区域,常因需花费时间在寻找物品、工具、模具、报表资料,因此延误了工作的时效,降低了工作或生产效率,譬如:一条 10 人的生产线,原先只需花10分钟就可完成换线,若因寻找或其他因素而延长到 15分钟,则其所换线的工时损失为 (1510)分 /人 10人 =150分 若这条生产线一天需换 4个机种,则其总损失工时为 4 150=600(分 ) 因此,一些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努力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有效的降低这些浪费,才能提高生产效率,这些状况包括 生产线 (或工作站 )在换线时,不是只有干部了望物品、工具、资料、„等东西放在那里。 不要只有班、组、课长等干部在准备换线的东西,而是大家一起来。 换线所需的东西是不是在换线前就已到位,而不是换线时才一项一项慢慢的拿过来。 (4)有没有订定换线的时间,作为降低换线工时的努力目标。 只要整顿良好的工作场所才能有效的缩短作业的前置时间,因此,应该说整顿为生产效率之父吧。 (三 )品质: [什么样的环境,生产出什么样的品质 ],为绝对是不容存疑的,试想一个污垢丛生、脏乱的环境可以生产精密、高科技的产品吗。 如果是 这样,那么生产 IC 的工作场所也就不需要打鼠、穿拖鞋、换穿洁净的衣服了。 事实上,产品所要求的精密度愈高,愈不容许灰尘、污垢的存在,才能做出高品质的产品,一个品质不稳定的部门,大致存在以下的问题: 不良品 (待修品或报废品 )没有妥善的划分区域也没有任何标识在上面。 使用之治 (工 )具、模具没有妥善的保管,碰伤、损坏造成精密度不够而仍然在使用。 配件掉落地上或放置于地上。 半成品之移动没有规划造成碰撞或损坏。 闲置过久的库存零配件在需要时,没经确认就予以使用。 工作环境脏乱而没有人在意。 如此 的作业场所,无论干部如何呼吁,也只不过是喊口号罢了,谈品质,必须从最根本的地方做起,要像显微镜一样,把足以影响产品品质的事、地、物彻底的先做一次整顿。 规划出适当的场所。 完备 (标示 )出适当的场所。 规则相关的管理规定使大家遵守。 (1)模具管理 (2)库存零配件管理 (3)治 (工 )具的使用与保管 (4)半成品管理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5)良品、不良品管理 在班、组、课长彻底的执行以上规定后,再进一步推行品质改善活动 (首件检查、自主检查„ )则发生品质不良的原因即可从根拔起,使品质水准进一步提升与维持稳定。 如前所 述,整顿的主要意义就是将整理后所留下的东西标示、定位、归位,各部门在执行时应注意下列项目: (一 )制造部门 地面: (1)区域是否规划。 (2)区域是否标示。 (3)物品是否定位。 架子、柜子或工具箱: (1)架子、柜子、工具箱是否标示。 (2)摆设内容是否有标示。 (3)是否有其它不该摆放的物品。 办公桌、事务柜: (1)文件、资料、电话机„等是否摆放在最适当的位置。 (2)设定报表、资料、书籍摆放区域。 (3)档案夹是否一目了然。 (4) 资料、文件是否能于 30秒 60秒内取出。 (5) 周 围是否有没有标示的东西。 (6) 有无建立文件管制作业流程。 模具、治具架: (1)是否有固定的区域。 (2)是否有编号管理。 (3)当需要时,是否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取出。 (二 )事务部门 文件、资料: (1)是否区分为待办、传阅、归档„等。 (2)管理性文件是否有特殊储存。 办公桌、事务框 (如制造部门 ) 样品、测试品 (1)有无标示。 (2)有无定位。 (三 )仓储部门 进料区域 (1)进料区域是否有规划暂存区、合格区、退料区。 (2)是否在材料上有标示料号、数量。 (3)是否可使用颜色或 日期标签来显示进料日期及允许、拒收状况。 (4)搬运工具是否有固定的位置。 储存区域 (1)储存区域是否有储位区域规划。 (2)各储存区域是否有标示储材料的名称。 (3)呆滞 (废 )材料是否与有效材料区隔。 (4)是否有效执行先进先出。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四 )维修部门 预防保养。5s管理与推行实务(doc17)-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d)提高劳动生产率 透过推行 5S管理,可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 分析工厂内工 人的劳动,他们的劳动包括: ﹡ 寻找 ﹡ 搬运 ﹡ 商量 ﹡ 等待材料 ﹡ 等待指示 这些都是创造价值低的多余 动作,如果减少这些多余动 作,就可以提高生产率。 重点提示 (e)减少搬运时间 透过推行 5S管理,可以减 少搬运时间。 观察后发现工 厂里有: ﹡ 物品直接堆放在地板上 ﹡ 物品散乱堆放 ﹡
與維持穩定〃 222作法: : 為使現場的整頓工作易于進行,因此,應要求各 部門首先對自已的責任范圍作一整體規劃,其內容為: 第二章 5S精義 〃 〃 一般而言,使用黃線來劃分通道,代表著警示作用,希望能暢通其流,不要在通道區工作或置放物品,至于作業區內的半成品、機器設備、材料存放,可使用白線來劃分〃 第二章 5S精義 (一 )、區域標示 :
自然就没有任何不 2 做的借口了。 2 要有“继功”、“恒心”、“没有回头路”。 做了 5S 活动, 2 是不 2 能走回头路, 2 必须要不 2 停的进行检查、检讨和改善, 耐心地教诲每一个人养成习惯。 第七章 5S 推动办法 掌握了适当的时机,将是踏上成功的第一步,推行 5S 运动须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34 页 有八个步骤和四个原则渐次进行。 (步骤一)经营
作战。 素养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培养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 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如: 1. 应遵守出勤、作息时间; 2. 工作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不可以随意谈天说笑、离开工作岗位、看小说、打瞌睡、吃零食等); 3. 服装整齐,待好识别卡; 4. 待人接物诚恳有礼貌; 5. 爱护公物,用完归位; 6. 保持清洁; 7. 乐于助人; 二、
個人辦公桌抽屜 ﹐ 工具箱 ﹐ 置物架等 . 2﹑ 規划放置場所及位置 例如 ﹔ 文件檔案分類 ﹑ 編號及顏色管理等 ﹒ 3﹑ 規划放置方法 4﹑ 放置指示 例如 ﹔ 原材料 ﹑ 零件 ﹑ 半成品 ﹑ 成品之堆放及指示 ﹒ 5﹑ 擺放整齊 ﹑ 明确 例如 ﹔ 消耗性用品(抹布 ﹑ 手套 ﹑ 掃把)定位擺放 ﹒ (二) ﹑ 整 頓 好處 ﹔
活动 发现的问题 此資料來自 , 大量管理資料下 載 1. 肯定物 品名称 1. 贮存地点不明确 2. 前往贮存处 2. 距离太远 3. 寻找物品 3. 要来回走动 4. 取出物品 4. 重复性高 5. 放回物品 5. 经常忘记 注意: 这些问题并不需要一个系统工程师来解决。 只要留意每位员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做的事,记下问题所在,将资料绘成图表,问题和解决办法就会显而易见。 ② 决定贮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