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推行实务--清扫的推进重点(ppt81)-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载 44 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 10倍的时间去改正 贯彻和推动 5S 推行透明管理 运用激励的办法,目的是要让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每天都对本公司正在进行 5S评价活动持有饱满的热情。 载 45 推进要领 ● 落实前 3S的工作 ● 制订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基准 ● 制订稽核方法 ● 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 维持 5S的意识 ● 高层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头重视。 载 46 一个企业,从开始奋斗也好,继续努力也好,小有成绩也好,合格也好,甚至是优秀的,去看一看其它的企业,他们是怎么做的,当你认为自己的企业正在推动的 5S是合格的,也不妨去看看其它优秀的企业,他们是怎么做的。 你只有不断地去效仿其它优秀的企业,然后力求改进,你的公司、企业在推动 5S时才会有所进步。 一旦开始了实施 5S就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很快地退回到原来的状态。 载 47 很多企业在推行 5S的过程中,刚开始时都很热,全体员工、领导都非常地重视,集会、宣传、海报、办演讲、比赛等都在具体化地实施 5S。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多企业又逐渐地退回到原来的状态。 载 48 推动 5S并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要持续不断,坚持不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长时间养成的坏习惯,必须长时间地坚持进行改正。 载 49 【 案例 】 一个企业要不断地成长,本企业的产品长久地保持质量优异、交际顺利、顾客满意,这一切都来自于这个企业的土壤 —— 5S的根基。 5S推动不好,你将来再导入 ISO、 TQM、TPM或ZIP管理,都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 5S强调的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如果企业的全体成员习惯于每天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而且每个员工都知道整理、整顿的重要性,同时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责任区里应如何及时地发现、处理、改善故障,养成了一种好习惯,企业就会直接地成长,将来再导入更深层次的管理,这种企业必然只会进步,绝对不可能会后退,所以要深刻地领会整理、整顿、清扫的深刻意义。 载 50 假设没有进行整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一定是混淆的如果说没有进行整顿的话,就会找不到必需品;如果没有进行清扫的话,工作的场所到处很肮脏、有污垢。 如果把整顿进行到制度化以后,物品取放方便,东西在哪里,怎么拿,用完以后,放回什么地方。 把清扫进行到制度化以后,办公场地,工厂,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所以要深刻地去领会整理、整顿,从没有进行到习惯化,经过不断地努力,认真地开展整理、整顿活动,并且长久地坚持下去,直至真正做到了制度化。 它的过程是一步步地不断提升的。 载 51 推进了 5S以后,它可以造成一种透明的管理。 清洁虽然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但它是 5S活动中推动透明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很多公司喜欢将物品放在有锁的柜子内,或者是密封的架子上,这样以来,人们不打开就看不到里面放的是什么。 而这些地方,经常乱七八糟地搁置一些 1物品。 这是一种眼不见为净的自欺欺人的行为。 如果要杜绝这种状况就必须推动或推进透明管理。 即拆除那些不透明的金属板、锁头,改为安装玻璃,或安装一个透明的检查窗口。 载 52 推进清洁的步骤 对推进的组织进行培训或教育 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而忽略了对员工的教育,往往就是因为很简单,因此所有的人都认为理所当然。 这样一来,最终会因为不同人的不同理解而得到不同的结果,造成无法贯彻实施,又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5S从此夭折的后果。 所以整理、整顿、清扫的下一个步骤就是清洁,就是要对员工进行教育。 人的思想是复杂而多变的,必须统一思想,才能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去奋斗,所以必须要把 5S的基本思想向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长期而耐心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载 53 整理,区分工作区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整理,就是区分工作区的必需和非必需品,经过了必要的教育后,就应该带领组织成员到现场,将目前所有的物品整理一遍,并调查它们的使用周期,将这些物品记录起来,再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 进行教育以后,要进行现场实际操作。 带领他们一起去整理所有的物品,然后区分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非必需品。 载 54 作业者就是岗位的主人,现场的作业者就是指岗位上的主人,是这个机器的操作人,或者这个责任区的负责人,他可以做好该岗位的工作,也能使该岗位的工作出现问题。 因此,只有使岗位的作业者清楚他的岗位需求,让他们知道,哪些是不完善,或不适用的。 所以在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时,应该先向那个保管人或作业人进行询问,并确认清楚,说明一些相关的事情。 这样,在进行清洁时,就能得到更高的效率。 向作业者进行确认、说明 载 55 清洁是贯彻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化的一个流程,所以应将非必需品从岗位上全部撤走,而且要迅速地撤下来,绝不能以明天的心态来对待。 在日本企业里,所谓及时处理,就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撤走各个岗位的非必需品 载 56 只要是用不着的,或要很长时间才能用一次的,都称之为非必需品,非必需品没有必要留在现场,必须全部撤走,绝对不能用推托的心态来对待 载 57 整顿,规定必需品的摆放场所 整顿的目的就是把东西特别是必需品,摆在应该放的地方。 撤走了非必需品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 现场的必需品应该怎样来摆放,是否防碍了交通的通道、防碍操作者或作业者的操作,拿取是不是方便,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必须根据实际的条件,作业者的作业习惯,以及作业的合理规定来摆放必需品的位置。 载 58 确认一下摆放的高度及数量,以便于管理。 摆放的高度、数量、宽度,并将这些规定最终形成文件,便于日后的改进,更好地推进和总结。 规定摆放的方法 载。5s推行实务--清扫的推进重点(ppt81)-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工位的最近处; 特殊物品、危险品设置专门场所进行保管; 物品放置 100%定位。 ( 3) 规定摆放方法 产品按机能或按种类区分放置; 摆放方法各种各样,例如:架式、箱内、工具柜、悬吊式,各个岗位提出各自的想法; 尽量立 体放置,充分利用空间; 便于拿取和先进先出; 平行、直角、在规定区域放置; 堆放高度应有限制,一般不超过 米;
検査前、検査後 的放 置場 所已 明確 化 . • 右 邊是外觀檢 査工程 的照片 . • 從 5S的觀點來看,應如何改善。 3.演 練 (4)外 觀 検査( 漏檢 防止) 改善前 改善後 3.改善例(4)外 觀檢 查 (漏檢 防止) 由於 検査前、検査後 的放置場所不明確。 有可能會發生 検査前 的 製品 被出貨。 改善例 検査前、検査後 的放置場所以黃色膠帶明確劃定,並標示放置場所。 • 右
4 零件放置场所的标识表示应完备 4 塑胶箱、捆包材料上应标明品名 4 作业工具的放置位置不能走路或弯腰才能放置 4 应下工夫大概在放置位置放手就能放置作业工具 4 作业工具放置处应有余量 4 治具、工具架上应有编码 4 在架子前应能清楚辩明上面的编码 50、 治具、工具架应导入用不同颜色标识区分 5 治具是否按使用频率放置,使用频率越高的放置越近 5 治具、工具应按成品类别成套放置 5
做一件事情,有时非常顺利,然而有时却非常棘手,这就需要 5S来帮助我们分析、判断、处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实施 5S,能为我们的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改善企业的品质,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确保准时交货,同时还能确保安全生产并能保持并不断增强员工们高昂的士气。 载 40 1.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 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容易吸引顾客,让顾客心情舒畅;同时,由于口碑的相传
载 44 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 10倍的时间去改正 贯彻和推动 5S 推行透明管理 运用激励的办法,目的是要让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每天都对本公司正在进行 5S评价活动持有饱满的热情。 载 45 推进要领 ● 落实前 3S的工作 ● 制订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基准 ● 制订稽核方法 ● 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 维持 5S的意识 ● 高层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头重视。 载 46
查、只是纠正而没有跟踪的话,那只能导致”行百里,绊脚石”,所以跟踪的目的就是促使受审核方采取有效地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还有督促受审核方实施纠正、预防,促使受审核方不断地进行改进。 同时还要向管理层报告,向审核组长, 5S推进委员会的执行长反馈受审核方纠正的状况。 下载 19 3.跟踪工作的作用 ( 1)促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