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doc)-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 否 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 ,工 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可行时 ,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1 如果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是否制定了工艺作业指导书。 是 否 2 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 是 否 对环境无要求 3 是否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可行时)。 是 否 4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是 否 5 是否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的一致性。 是 否 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 并应保存检验记录。 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执行。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 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1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是 否 如果有文件,请给出参考文件号: 4 / 6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是否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要求。 是 否 2 是否已按相应的文件正确实施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是 否 6. 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满足检验试验能力。 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 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 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 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 对自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 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 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 1 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是否与所要求的检验、试验能力一致。3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doc)-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6 页 共 13 页 procedures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7 页 共 13 页 由工厂完成的申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请提供生产流程图并填写附表 1:关键生产设备明细表 ) Indic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n the products applied for
法时可考虑以下因素: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 历史业绩 、 售后服务 质量保证能力 来自有关方面的信息 ( 如同行的评价 、 主管部门的推荐 、 第三方认证等 ) 满足法规或规章的要求 20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 /验证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 检验或验证 的 程序 及 定期确认检验 的 程序 , 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做為一天的工作完了 ,同時也是回家去的表示 ,對仍留下來工作的人們說 :“您受累了 ,您了辛苦了 ” 等問候 . 3回到公司的問候 外出回公司時 ,不要忘了說 :“我回來了 ” ,“現在我回來了 ” . *正確的握手方法 1邊微笑邊看著對方的眼睛 . 2背要伸直 . 3不要太過用力 ,緊握對方的手掌 23秒 . *握手的禁忌 : 1和男人握手 ,如果高於自己身份的人手沒伸出時 ,不要主動先伸手
OB是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Oversight Bureau(国际汽车监督机构 ) 国际标准 75% ISO 成员同意 ISO技术规范 (ISO/TS) 委员会 2/3 成员同意 (每隔三年进行评审 , 决定 其是否可转化为国际标准 ). TS16949 SQA PUR 01/21/03 Presentation • 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34. 产品已经获得 CCEE 证书,本做电磁兼容( EMC)测试,换证时是否需要补做 EMC 测试。 答:如果在相应的《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了 EMC 测试要求,则换证时需补做 EMC 测试。 35. 如果原获 CCEE 或 CCIB 证书的工厂 2020 年度的监督检查还没有进行,是否需要先接受监督检查才能换 CCC 证书。 答:如果工厂 的监督检查报告在有效期内
用 于 系 统 代 码 前 缀 号主 组 F 1组 F 2子 组 F 3系 统 编 号主 组 ( 设 备 级 ) A 1子 组 A 2设 备 单 元 编 号用 作 设 备 单 元 代 码 的 补 充 代 码主 组 ( 组 件 级 ) B 1子 组 B 2组 件 编 号1级: 用来标识系统分类。 其编码结构为“ 前缀 +主功能组(或系统)分类 +系统编号 ”,通常为 6位,即 NAA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