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船师培训课程电气部分(ppt63)-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酸性蓄电池,电解液浓度为 2737%的稀硫酸溶液。 再一类是碱性蓄电池,电解液浓度为 20%的氢氧化钾溶液。 2020/9/18 26  1)作用 :作为柴油机 、 挂桨机的启动电源及全船电器设备的电源。  2)分类 :根据电解液的不同可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  3)构造 :主要由容器 、 极板和隔板三部分组成。  //容器用塑料槽或硬橡胶槽做成 , 用来储盛电解液和支撑极板 , 具有防漏 、 耐腐 、坚固和耐高温等特性。 2020/9/18 27  //极板由铅锑合金制成的栅格式 ,栅格制成多片压入 PbO2或 Pb的活性物质 , 分别构成蓄电池的两极。  //隔板用木版 、 硬橡皮或塑料制成 ,作用是使蓄电池的正负极板互相绝缘。 2020/9/18 28 4)工作原理 :  酸性蓄电池的两组极板插入稀硫酸溶液里发生化学变化就产生电压。 通入直流电时 ( 充电 ) , 在正极板上的氧化铅变成了棕褐色的二氧化铅 , 在负极板上的氧化铅变成了灰色的海绵状铅。 放电时 , 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都吸收硫酸起了化学变化 , 逐渐变成了硫酸铅。 蓄电池中产生的化学变化是可逆的: 2020/9/18 29   放电 PbO2( 正 ) +2H2SO4+Pb( 负 ) == PbSO4( 正 ) +2H2O+ PbSO4 负 )  充电 2020/9/18 30  5)主要参数 :  //容量: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 它表示储蓄电能的能力。  如:额定容量 140Ah(安时)表示当以电流为 140/10=14安放电时,能连续放电 10小时,而电压仍能保证在。 2020/9/18 31  //电压:与电解液的比重有关 , 经验公式 电压值 =+比重值。  如 , 当蓄电池充电完毕 , 将外电路断开 , 测得比重为 , 蓄电池的电压就为 +=。 单个蓄电池的端电压 , 正常情况下一般认为等于 2V。 2020/9/18 32 6)蓄电池的型号 :  按部颁标准设置 , 其安排和含义如下  串联的单格电池数 电池的类型和特征 额定容量  如 6JC182,表示 6个单格电池组成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 12V,额定容量为 182Ah的船用酸性蓄电池。 2020/9/18 33 7)酸性蓄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  A、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 4种 , 恒流充电 、恒压充电 、 分段恒流充电及浮充电。  1) 恒流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始终保持不变。 由于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电压不断上升 , 所以要及时提高电源电压。 此种方法好处是充电时间可以缩短 , 缺点是充电末期电流仍不变 , 大部分电流用于分解水 , 容易造成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并使极板弯曲。 2020/9/18 34  2) 恒压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始终保持不变。 此种方法刚开始充电时的充电电流较大 , 超过正常的充电电流。 但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上升 , 充电电流逐渐减小 , 当蓄电池电压等于充电电压时 , 充电电流基本为零。 此种方法好处是能避免过充电 , 缺点是开始充电时的充大电流易使极板弯曲 , 活性物质脱落。 2020/9/18 35  3) 分段恒流充电法:充电初期 , 蓄电池用较大的电流充电 , 当蓄电池发生冒气泡 , 电压上升到 , 改用小电流充电 ( 这两阶段的充电电流及时间可参照蓄电池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 这是目前船舶蓄电池常用的充电方法。 2020/9/18 36  4) 浮充电:充电用的直流发电机或整流器与蓄电池及其他负载并联 , 电源一方面向电池充电 , 一方面向其他负载供电。 当外负载减小时 , 电源电压略升高 , 充电电流自动增加 , 反之自动减小。 由于充电电流是浮动的 , 故称为浮充电。 此种方法好处是蓄电池寿命较长 , 缺点是电流中有脉动交流分量 , 电路中需装滤波器。 2020/9/18 37 B、 充电充满和放电放完的标志  1) 充电充满的标志  a. 电解液比重为 , 继续充电不再增高。  b. 电压升到 , 保持平稳不再上升。  C. 在正负极板附近有强烈的小气泡  2) 放电放完的标志  a. 电解液比重降为。  b. 电压降至。 2020/9/18 38 第三节 渔船电气检验的主要内容 一 ) 船舶电气装置  船舶电气装置包括电力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推进系统、照明系统、无线电系统、船内通信和报警系统以及船舶的导航和助渔系统。 2020/9/18 39  电力系统:即供电系统 , 由发电设备 ( 柴油发电机组 , 蓄电池等 ) ,配电设备 (主配电板 , 应急配电板等 ) ,连接导线 ( 电缆 ) 以及用电设备 ( 负载 ) 组成。  电力推进: ( 在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