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风管设计问题的案例(doc27)-管理案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隙太小。 出图前,综合校对不严。 施工安装单位,各抢各的进度,不从整体考虑。 对策: 1)对于比较复杂的民用建筑,在设计阶段,各工种(暖通、给水排水,供电照明与建筑专业)首先应协商好空间分隔,定出每种管道的标高范围。 一般情况下不 得越出给自己规定的界限。 遇有个别管段要越界时应与其他工程协商。 2)解决各种管道相碰及协调的原则,一般为:“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 例如,自来水管与风管相撞,则应当自来水管拐弯。 冷、热水管与下水管相碰,则应改变冷、热水管道。 3)施工前应设备总管的工程师,将各工种的管线,单线画在一张平面图上。 每种管道用一种彩色笔。 在各交点处综合其标高,看是否有矛盾之处,及时发现,将问题解决在安装之前。 4)为了减少投资,节省空间,降低层高,有些敷设无坡度要求的管道,可以穿梁敷设(如自来水管道,消防喷洒干管等)。 5)管道 敷设的基本做法 ①输送易燃、可燃气体的管道不得和其他管道同沟敷设。 ②冷、热水管道,蒸汽管道必须进行保温。 ③管道外壁(或保温层的外表面)距墙面或沟壁的距离不应小于 ,距柱、梁之间的距离可为 ,各种管道外壁(或保温层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 ④风道的外壁距墙之间的距离宜为 ~。 断面小的用小距离,断面大的用大距离。 ⑤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冷,热闹水管应在上面给排水管应在下边,且给水管应在下边,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边。 ⑥风管、水管穿楼板,穿墙时,留孔尺寸的大小如下 :不保温风管的洞为风管尺寸加 100mm,保温风管为风管尺寸加 150mm;不保温水管的洞一般比管径大两号,而保温水管的留洞尺寸为管径加 150mm。 十、回风口不装过滤器不行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3 页 共 25 页 现象:许多宾馆客房的风机盘管第一、二年效果好,三年以后就冷量下降很多,室温不下来。 原因:风机盘管回风口未装空气过滤器,不少单 位在前几年设计的卧式风机盘管上未回回风过滤网,用了一、二年就积满灰尘,而且越是铺地毯的房间积尘越严重。 更困难的是因为我们设计的风机盘管系统多数为湿工况运行。 空所中的灰尘遇上潮湿的盘管系统多数为湿工况运行。 空气中的灰尘遇上潮湿的盘管表面就粘在上面,很难清理掉。 对策:凡是设计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应一律一加空气过滤器或过滤网,如图。 十一、进风、排风百叶、管井等问题 现象:送、回风口和排风百叶产生风噪声。 某工程集中空调,均匀送、回风。 回风口用建筑装修,回风口处嘶嘶噪声令人难以忍受。 原因:建筑处理 后的回风口,其通风净面积还不到其外框面积的 50%,使回风口处风速接近 5m/s,且风口百叶用铝片,刚度又差,致使风口产生附加噪声。 对策:将百叶的净空加大一倍,问题就解决了。 现象:排风口噪声,影响周围环境。 某工程排风系统,离心风机排风,吸入端设有消声小室,排出段由建筑百叶从墙上排出,排出口处噪声大。 原因:排风百叶净面积太小,排风口风速超过 10m/s,产生噪声。 对策:将百叶风口改大,使风速小于 6m/s,问题得到解决。 现象 :管井问题。 某合资饭店空调及给排水管道均设在管井中,管井为封死型。 冷热水管全为 铜管,现在常有漏水现象,一漏水总是从一层发现,但不知哪层的管子发生问题。 每当有一间房子的管子漏水,要从一层开始拆管井墙,一层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4 页 共 25 页 一层往上找,有一次直找到九层才找到。 从投产以来,三个水暖工天天拆墙补漏,是个大问题。 原因:铜管的焊口在靠墙侧易出问题,因设计的管井太小,安装十分困难,而且还全部封死,无法维修。 对策:本工程已无法可改,只有在今后的工程中作为教训,定管井尺寸时一定要考虑安装维修,不能只算节省投资一笔帐。 某饭店客房管井尺寸为 ,内装空调管道 6 根,给水排水管道 6 根,设计、使用都认为满意,可供参考。 十二、空调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配合 现象:某办公楼空调效果不好。 室温高,降不下来,以大略测定: 1)当室外温度为 ℃时,室内为 29℃; 当室外温度为 ℃时,室内为 ℃。 即在室外参数未达到设计条件的情况下,许多南向房间的室温已超过设计参数值 27℃。 2)北冷厂的 LF30 冷风机组的实际产冷量低于其额定值。 第一次实测进风温度为 ℃,产冷量为 )(额定为 );第二次测定进风湿球温度为 ℃,产 冷量为 23kW(额定为 )。 3)经核算,设计所需的机组冷负荷为 ,而选用的两台 LF30 机组的名牌产冷量应为 2 =,约少 14%。 按上述同次测定数定分析,设计所需的机组冷负荷与空调机的实际产冷量相比,总计少 20%左右。 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影响使用效果的。 而该办公楼的空调降温效果不好,必定还有其他原因,应当深入地从设计和施工、运行上去进行全面分析。 建筑物空调筑物剖面图见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5 页 共 25 页 原因及分析: 1)回风不能按设计风量回至机房,而新风到处漏入机房,致使空调机的进风温度提高。 机房内回风管道未接到机组上,而靠机房的 负压与新风一并吸入空调机。 经测定回风量只占 60%左右。 机房内有门有窗,均不严密。 首层的吊顶与室外贯通。 二层的回风管经室外吊顶穿外墙至室内吊顶吸上一层的回风而回风而回到机房。 因回风支管距顶板太近,外墙洞在穿风管后无法堵严,而回风干管上壁距顶板不足 150mm。 风管上部的法兰螺丝均未拧上,室外空气大量被吸入回风管中。 二层的地面回风口浮放在混凝土楼板孔洞上,而楼板下的风管又未与孔沿连接。 首层空调房间的回风口设在顶棚内,吊顶为回风静压箱。 而本工程内墙为轻质隔墙,均未到顶,致使空调房间与其他非空调房间的顶棚相通, 导致首层的空调房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6 页 共 25 页 间几乎没有回风。 二层的回风量也很少,回风口处的风速为 ~(设计值为 ),见图。 2)分体式风给的风冷冷凝布置不利,它正好放在新风入口下边,而且冷凝器的间距及距墙尺寸太小,且周围砌了砖墙圈围。 这样一来提高了新风的温度,二来冷凝器本身的空气循环不畅,使机组产冷量下降。 改造办法: 1)将二层的回风口逐个进行堵漏处理,尽量减少无组织的新风渗入量。 2)将系统的回风管接到机组上,以减少设备散热和机房本身冷负荷引起的回风温升。 3)增设首层空调房间的回风管。 4)在送、回风总管之间,设可调节的旁通风管用以调节风量,以免回风口噪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