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理论与实务1--税收基础知识(ppt54)-税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改革方向: 自行申报,重点稽查,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三、税收制度 (三 )税收管理体制 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 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等。 我国 税收管理权限基本属于中央。 税务部门只是税法的执行机构,无管理权限。 四、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和加征、违章处理。 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最基本的税制要素。 四、税制要素 (一)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课税的客体,指每个税种征税的标的物 是税收制度的首要要素 , 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是税收分类的主要依据 体现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 四、税制要素 ㈡纳税人 纳税人是指课税主体 几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纳税义务人 ,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 税款的实际负担者。 税负转嫁使得纳税义务人与实际负税人不一致。 代收 ( 扣 ) 代缴义务人 代征人 四、税制要素 ㈡纳税人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种种途径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 后转 散转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税率是对一定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分为: 1. 比率税率 2. 累进税率 3. 定额税率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比率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都使用相同征收比例的税率。 分为: 单一比例税率 , 一种税只设一个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 , 一种税设两个或以上的比例税率。 产品差别比率税率 , 如消费税 行业差别比率税率 , 如营业税 幅度差别比率税率,如以前娱乐业营业税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累进税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增加而提高征收比例的税率。 即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将计税依据分为若干档次,不同档次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 其形式有: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当计税依据达到某一档次时,计税依据总额全部适用与之相应的最高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按税法规定将计税依据分为若干部分,各部分由低到高适用不同的相应的边际税率,所有部分的税额之和就是应纳税额。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单 , 但税负随税基加大而累进过急。 例如:如果规定 100以下税率为 10%, 超过100时税率为 20%, 则 , 100 10% = 10 收入净额为 90; 110 20% = 22 收入净额为 88。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更为合理,所以现在一般都使用超额累进税率。 四、税制要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