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运用ppt40-成本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兼职成本员、财务人员及作业长等,他们的工作各有其责。 对于分厂厂长来说,一个分厂下面有几个作业区,分厂厂长除了要抓产量、质量、安全外,还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处理,因而对现场成本不可能抓得很细很深。 分厂厂长可以做到的是部署各作业区成本管理的方案,检查作业区降低成本的措施及效果。 对于兼职成本员来说,因为是兼职,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自己的岗位职责上,而且由于岗位的局限,使得他们不可能去指挥班组长。 工程师及具体的岗位操作工,他们能做到的,一是做领料计划、收集成本数据、核对成本数据、反馈成本数据;二是作为成本网络的成员,成为联系作业区与成本工作小组的桥梁。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他们在成本网络里是成本工作小组的日常管理机构,是全厂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负责制定成本管理推进的进度、计划,培训作业长成本知识、树立成本意识,审核作业区成本程序文件,做出月度成本计划,揭示作业区标准成本差异,召集作业长进行作业区成本分析,考核作业区及作业长成本业绩。 他们对成本管理起的作用是通过作业长传递下去的,而并非直接参与降低现场成本。 而作业长相当于作业区的管家,即 “ 小厂长 ” ,直接管作业区的产量、质量,并且还管理班组长、岗位职工,作业长有奖金的分配权。 这样使作业长可以把成本指令传递到工程师、物资部、备件处、设备管理室。 作业长对作业区的成本工作可以做得 “ 细 ” ,可以把岗位指标做得“ 准 ” 、成本程序文件编制得 “ 实 ” ,并且直接贯彻到岗位、个人,以实行现场成本的过程控制。 作业长还可以直接掌握各机组的成本降低实绩,并且与班组、个人的奖金挂钩,以体现成本考核的 “ 严 ” ,真正做到现场成本管理的 “ 实准细严 ”。 因此,作业长比分厂厂长、车间主任更清楚、更关心、更直接、更深入地降低现场成本。 (二)作业长如何真正成为降低现场成本的责任者 根据宝钢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的经验,作业长要真正成为降低现场成本的责任者,应做好以下工作: 应该知道成本中心成本标准的设定。 作业长必须对作业区成本中心各产品的各成本项目标准设定的方法、状况、修订标准等作到心中有数,把成本标准与计划值有机结合,按成本标准、计划值控制各项消耗。 必须看懂成本中心成本差异报表及数据来源。 首先应该了解成本核算中本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明细成本项目。 不同的区域所包含的明细成本项目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包括以下五大类:直接原材料、直接辅料、直接燃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其次,标准成本报表主要有工序差异报表、分厂差异报表、在制品报表等,作业长应了解自己所管工序的差异报表的来龙去脉,并进行事后分析。 应该了解物料领用、生产备件领用的途径并作到核对帐实。 从物资部领用的物料,按财务部门预先设定的规则,有些计入直接辅料,有些计入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 作业长必须知道哪些物料该进什么成本项目,并且月终及时核对领料单,发现错转、漏转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纠正。 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制定降低消耗的计划,并把指标分解到岗位。 年度成本预算下达后,作业长应根据作业区具体情况制定降低消耗的年计划,并以文件形式把指标分解下发到班组、岗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之得以实现。 每月终了,财务部门把作业区的成本标准配上生产计划得出下月的成本计划,作业长再根据作业区具体情况制定月度降低消耗的计划,并贯彻落实。 在成本的事中控制方面,作业长应开展有效的降低成本活动,将降低成本的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作业区、班组及操作工,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人人挑。 如精整区结合现场成立试点,在直接辅料、机物料、低耗品三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