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护制度(doc20)-其它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这种制度也就虚有其形了。 从以上的分析看,不仅亲权具有权利义务双重性,监护也同样具有双重性。 因为这是制 度设计所必需的,只不过我们更加强调监护的义务性罢了。 而且从今天的立法上看,如德国民法典中关于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不再使用亲权的概念而使用了“父母照顾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亲权向强调义务方向倾斜。 至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都采用亲权和监护分立的模式,这根本就不能成为我国也采用这一模式的理由。 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在亲属法这一块,其地域性更强,不能仅仅因为其他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我们就一定也得采用。 但我们在立法时借鉴他们在二者关系上的处理方法是可取的。 因此,可以说监护和亲权的区别并非实质性的,换句话说, 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三、监护人 关于监护人的种类 监护制度在一开始的古罗马法中,有关监护人的规定就是多元化的。 它可分为遗嘱监护、法定监护、官选监护。 一直延续到今天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依然主要是这几种,只不过有时称遗嘱监护为指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7 页 监护,称官选监护为选任监护,或是基于特殊情况规定了委托监护。 而在我国《民法通则》中是没有遗嘱监护的,而其所谓的指定监护实为通常所指的选任监护。 但我们强调公共权力在监护中的渗透,只是加强监护的义务性,保障制度功能,而并不是否定监护的私法性。 监护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法的范畴,崇尚的是 私法自治。 基于未成年子女父母对其子女情况和亲属家庭情况的熟知,法律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不尊重其意思。 因此,承认遗嘱监护的有效性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为防止意外,法律可以在形式要件上加以限制。 同时 ,笔者认为也应该承认指定监护的存在,因为遗嘱监护是对父母已死亡的未成年人而言的。 若父母尚在但不能继续履行监护义务的,由其指定的监护人法律也是应予承认的。 而委托监护是在情势变更,父母暂时无法履行监护义务时出现的,但对委托监护应注意责任的分配问题。 关于选任问题关键在于谁对选任有决定权。 各国大致有两种立法例:( 1)、规定 专门拥有决定权的机构。 如,瑞士的监护官厅、日本的家庭法院、法国的亲属会议、德国的监护法院等。 日本《民法典》第 814条规定:“无前二条规定的(指定监护和法定监护)家庭法院因被监护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选任监护人。 监护人欠缺时,亦同。 ”( 2)、被监护人近亲属及被监护人所在地政府拥有决定权。 如越南民法典第 72 条规定选任监护人的顺序是:没有第 70 条规定的法定监护人时,从其近亲属中推举一人担任监护人;患有精神病或其他疾病不能辨别、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所在乡、坊、镇人民政府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17 页 有责任会同有关基层社会组织推举监护人或建议慈善 机构行使监护职责。 我国《民法通则》第 16条、第 17条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可见我国对选任监护人有决定权的有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法院,但最终决定权在法院。 在出现需要选任监护人的情况时,到底由单位决定还是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决定往往存在职权划分不清的问题,容易造成互相推诿的局面,而且即使选 任后还有一个“不服指定”的问题,最终需由法院裁决。 这意味着选任监护人历时长、环节多、程序杂,这对被监护人利益的保护是不利的。 固笔者认为拥有决定权的机构最好是单元的,这样利于缩短时间、减少成本。 因此,建议将来进行监护立法时借鉴瑞士、日本的做法,规定一个单独的拥有决定权的机构,以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 《民法通则》规定的几种监护人的合理性探讨 ( 1)、单位作为监护人。 关于这一点,学者们的理由是充分的。 当前我国的企业单位已不是以前计划体制下的企业单位,而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主体。 把本质上属于社会的义务硬推给作为经济 人的企业单位是不公平的和没有效率的,因为抽象的企业单位是不适合作监护人的,监护毕竟还是要有具体的个人来负责。 同时这也是没有效益的,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形下被监护人往往处于无人监护的境地。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17 页 ( 2)、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作为监护人。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二者是自治性组织,本身无资金也无专职人员,不适合作监护人。 我们说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社会基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那是一位老先生所说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怀有一颗仁慈的怜悯的心,村中的“鳏寡孤独者”往往由大家共同“出资”而由个别人来履行这 个义务的。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只是处于中间人或者说监护人的地位。 因此,其作为监护人的地位完全是空设的(特别是对精神病人)。 ( 3)、民政部门作为监护人。 我们说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公共机关(为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她有义务担负起这个责任,但其具体由其本身作为监护人的做法,值得探讨。 笔者认为,在没有其他人作监护人的情况下,应当设立特殊机构作监护。论监护制度(doc20)-其它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在实践中存在的机率会增加。 再次,确立双方违约制度,可为司法实践中正确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提供明确的指导。 在我国现实的司法中,存在过分夸大双方违约,过失相抵的现象,使一定程度上成为法官强令当事人接受的稀泥式调解或糊涂判决的工具。 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双方违约的制度价值。 在制度上确立双方违约规则,有利于强化对该规则使用范围、适用条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运用
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的结构正在朝网络化、扁平化甚至虚拟化方向改变。 这种改变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去 其既有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合理报告在客观上也需要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范围,因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先进性和价值需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资产相比较,才可以进行合理的衡量;企业还是社会中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失败可能引发“骨牌(多米诺)效应”而泱及相关企业
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财务杠杆系数则是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体现,那么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因素,也 必然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影响两者的三个主要因素: 息税前利润率: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
死刑的观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20 页 当人类社会进入 21 世纪,中国社会正在开展一些死刑存废的讨论,中国的法学界有不少学者呼吁废除死刑,而且,中国有关方面也强调死刑应当“限”字当头。 中国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日前也表示:中国从长远来看要废除死刑。 大幅度限制死刑乃至彻底废止死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时,废止死刑的争论在中国却异常的激烈。
但其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3.时间序列分析法 亦称为阶段序列分析法,这是以历史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数字方法使其向外延伸,借此预测成本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有本量利分析法、加权平均法、平滑指数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以已有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来进行预测的,优点是其预测结果人为的主观因素较少,简便易行,费用不大;缺点是其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由于受历史时间的限制
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生产办负责审核,并报生产经理批准。 设 备购置 扩建、新建和技改项目的设备由生产办组织合同评审、签订合同,报主管生产经理审批,严格按合同执行。 设备进公司后由生产办组织验收,检查设备数量、质量、型号、规格等是否齐全无误。 验收合格后的设备办理入库手续,由储运办保管。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做退回处理。 验收入库后生产办应尽快组织安装,以便在试用期内进行性能、相关指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