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合理避税(doc10)-税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明显此资料来自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区别: (1)两者的概念不同。 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 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缴纳税款的目的的行为,其后果是造成国家收入的直接损失,扩大了利用外资的代价,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使得国家和社会的收入和分配发生扭曲;逃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遵守税法规定,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 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 (2)适用的法律不同,避税适用涉外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后者仅适用国内的税法规范。 (3)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后者仅为国内的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 (4)各自行为方式不同。 前者是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后者则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纳税到期前,有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其他财产及收入的行为,达到逃避纳税的义务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采用暴力等手段拒交税款的可构成抗税罪。 六、合理避税的重要意义 企业为了合理避税,必须进行详细的税务筹划,这对企业,对社会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企业 合理避税为企业减轻了沉重的税负,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的话,利润越大则企业越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剩余资金,从而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或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 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毋庸置疑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收入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收入已经达到了极限或上升的空间已经很小,那该如何做。 这就需要企业从税收方面动脑筋了,在会计中有如下的公式: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期间费用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补贴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 业外支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所得税 从以上公式分析,不难看出要想加大净利润,只有两种可能,即加大利润总额和减少所得税,前面已提到收入的上升已几乎不可能,所以要加大利润总额,只能靠减少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而企业的许多税务支出大部分(所得税除外)都记入了这两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只要能减少企业的税务支出,就可以更大限度的使其净利润增加,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增值税是生产类企业所要交纳的主要税种之一,对增值税的缴纳进行税务筹划,往往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我们从下面的 例子可以看出: 某企业年应税销售额 300 万元,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 17%增值税率。 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只占销项税额的 10%。 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 300 17%300 17% 10% = 万元。 如果将该企业设两个批发企业,各自独立核算,则一分为二后的两个单位年应税销售额分别为 160 万元和140 万元,属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6%征收率。 则应纳税额分别为: 160 6% = 万元、 140 6% = 万元,合计 18万元,比原来作为一般纳税人减轻税负 万元。 此资料来自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假如这 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500万元,则我们可以看出,减轻的税负占资产总额的 %( 100%),比例是相当的大的,企业避开了 万元的税费,但是其中所需要做的只是设两个批发企业,支出相当的少,这就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 ,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 消费税的合理避税,可以从以下两个例子看出: 例 1.某纳税人 2月 5日取得 10 万美元销售额。 如果采用当天汇率 (假设为 1美元= 8. 70 元人民币 ),则折合人民币为 87 万元;如果采用 2 月 1日汇率 (假设 l美元= 8. 5元人民币 ),则折合成人民币为 85 万元。 因此,当税率 为 30%时,后者比前者避税 [(2 万 30% )= 6000 元 ]6 千元整。 例 2.企业销售 1000 个汽车轮胎,每个价值 2020 元,其中含包装物价值 200 元,如采取连同包装物一并销售,销售额为 2200 1000= 2202000 元,消费税税率为10%,因此应纳汽车轮胎消费税税额为 220 万 10%= 22 万元。 如果企业采用收取包装物押金,将 1000 个汽车轮胎的包装物单独收取“押金”,则避税 2 万。 营业税的合理避税,可以从下面的例子看出: 例 . 某歌舞厅二月份取得门票收入为 50000 元,出售饮料、烟、酒收入为 100000元,收取献花费为 10000 元,收取卡拉 OK 点歌费为 150000 元,则该月应纳营业税为: (50000 十 100000 十 10000 十 150000) 10%= 31000(元 ) 50000 元门票消失在营业额之中,由此一项避税 5000 元。 以上的几个非常简单的税务筹划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合理避税的重要性,只要进行相当小的投入,进行缜密的税务筹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节约大量的资金,是完全可能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详细的税务筹划, 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需要企业管理层从更高的企业战略管理角度上进行更为详细的布置,特别是在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上,这一点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合理避税也使企业的领导层的工作更加完善,使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更为合理有效,以下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加拿大 A 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冶金的企业, 1993 年在北京投资与当地某公司合资设立一铜冶炼厂 B,在上海投资与当地某公司合资设立一铝加工厂 C。 B、 C两企业均从 1994 年开始营业,申报生产经营期均为 12年。 从 1994 年至 2020年, B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 - 60、 1 150、 200 万元(负号表示亏损), C 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30,- - 60、 1 1 180 万元。 故 7 年来 B企业的总利润为:- 30+20- 40+60+120+150+220=500 万元。 C企业的总利润为: 30- 20- 10+60+110+150+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