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doc52)-审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审计报告后面附的会计报表是企业自己的会计报表 了。 这往往也是挺严重的事。 社会公众一般总认为,审计师是专业人士,他们的业务能力应该比企业会计要高。 企业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就得冒着社会公众不信任的风险。 “否定意见”的审计意见里会有这么一段话:“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上述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公允地反映了贵公司某年某月某日的财务状况以及某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保留意见”其实就是“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程度较轻的版本。 这个程度轻重,是有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在里面的。 它 的措词是这样的:“我们认为,除了某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外,上述会计报表符合 ⋯⋯,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 ⋯⋯” 如果审计意见不是“无保留意见”,而是上面三种的话,不仅相应的审计意见措词要改,同时,审计意见里还要简要地说明是什么样的事项造成了这样的审计意见以及涉及的金额。 具体怎么措词,我就不在这里写了,以免有凑字数的嫌疑。 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7 号 —— 审计报告》,在互联网上一搜索就行。 这四种审计意见,不要说一般社会公众往往不清楚,很多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也不清楚,甚至律师也搞不明白。 有一次,审计师审计一家企业,对于企业的一笔大额应付账款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不付款呢。 审计师做了各种检查和测试,还是对这笔应付账款不放心,最终,审计师认为,对于这个应付账款是否真实准确,无法取得足够证据,所以,审计师为此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企业的管理层可不管这是个什么意见,只要见到审计师签了字的审计报告,就满意了。 这也算是“无知才能无畏”吧。 拿着这样的审计报告去做企业的年度纳税申报,竟然也过关了。 不知为什么,税务局也不想想,要是这个应付账款不准确,与这个应付账款相联系的成本费用 不也有问题了。 利润不也就不准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恰恰在审计师出完审计报告几个月以后,那一个应付账款的债权人找到这家企业,要求付款,金额还比这家企业自己会计账上的大很多。 企业的管理层拿出审计报告说我们的会计账是经过审计的,我们只能按审计的数字付你钱。 债权人一怒之下,把企业告上了法庭,还要把审计师也当成共同被告。 代表债权人的律师先是很客气地给审计师打电话联系,解释了一下这个前因后果。 审计师一听是律师的电话,先是一紧张,你知道,审计师业内不成文的规矩是“千万不要和律师说话”的。 不过, 等审计师听完了律师介绍的背景后,就放心了:“想把我装进去。 没那么容易。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49 页 我早就把那个窟窿补上了。 ”于是,审计师很坦然地介绍了一下出具的审计报告里对于那个应付账款所做的“保留意见”。 通俗一点,就是说我审计师对别的数字都可以负责,就是不对这个应付账款负责。 这事我早就在审计意见里说了,只不过说的不是大白话,而是以专业术语的方式说的。 这些知识对于那个律师来说,是“大姑娘上花轿 —— 头一回”。 于是,律师在听完审计师的解说之后,诚恳地问,“可不可以将您给我讲的,写成一个书面的东西发给我。 ”审计师想,我们业内的规矩, 比“千万不要和律师说话”更厉害的,就是第二条“千万不要给律师留下文字证据”了。 当然,还有第三条,也称安达信法则,就是“千万不要销毁文字证据”。 我已经给你说了半天了,你还要让我写下来。 这不是让我犯了第一条“千万不要”,又犯第二条吗。 审计师微一沉吟,说,“写出来就不必了。 你可以自己看一下《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7 号 —— 审计报告》,或者注册会计师考试用的《审计》书。 我要是给你写的话,那属于写培训教材,是要另外收费的。 ” 不知道那个案子最后怎么结的,反正律师再也没找过审计师。 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上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是谁在看这个审计意见并根据这个审计意见和会计数字来做决策呢。 简而言之,谁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呢。 根据前面谈到的,审计是随着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而产生的,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就应该是企业所有者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一点是正确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如此。 除了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外,有些公司需要取得银行贷款,银行也会要求一份审计报告。 所以,银行也可能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在国内,另外一个最常要求审计报告的机构是税务局。 所以,一般 老百姓也经常认为,审计就是税务局的检查。 其实,税务局对于审计报告仅仅是要求而已,也就是核对一些数字,并不很看重审计报告,因为税务局征税的基础是根据税法的规定来的,税法上所讲的收入和利润与一般财务会计的收入和利润的口径并不一致。 另外,即使向税务局交了审计报告,税务机关仍然有权在几年内自己重新检查这家企业。 所以,独立审计和税务局的检查是两回事。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很多内资企业都要每年向财政、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提交审计报告。 这样说来,这些部门都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而每一个政府部门,对于审计报告都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按照上面的讨论,在中国,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有很多,每个使用者又都有些权力和有些要求,审计师的婆婆多了,工作就难做一些。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在这本书里还是会假设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 审计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老有人在讨论这个话题:审计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一门魔术。 其实,这个话题的意思就是,审计到底有没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和理论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如果有这种像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定律一样准确的东西,那审计就是一门以 精确著称的科学;反之,如果审计中的做法像做中国菜放盐一样,多点儿少点儿都可以,全凭厨师自己的口感和发挥来做,那么,审计就是一门总会带着作者个人色彩的艺术。 至于说审计或者会计是一门魔术,就完全是一种讽刺了。 其实这个话题没什么意思。 我们同意可以问:管理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 推而广之,面对几乎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我们都可以问出这样一个“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 我们还是拿做菜与审计对比着来谈一谈吧。 做菜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菜做得色香味俱佳,既有营养,又能调动用餐者的食欲;同样的,审计的终极目 标也是一个,就是证明会计报表的准确性。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49 页 事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尽管做菜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在长期的做菜过程中,厨师们还是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要让蔬菜炒得嫩一些就要大火快炒,做西红柿炒鸡蛋要先加糖后加盐,等等。 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背后,也都有其更基本的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的道理。 同样的,做审计的方法尽管也可以变化万千,但也有一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对抽样方法的研究,存货盘点要不重复不遗漏,等等。 这些东西同样是有其内在的数理逻辑的。 事实上,任何一门实践性的 学科,厨艺也好,审计也罢,都是以基础学科的一些知识作为基础,不断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并总结应用的技巧而形成了一门学科。 有人可能又会为“审计艺术论”提出新的佐证,就是那个略带神秘主义色彩的“专业判断”,英文叫做“ professional judgment”。 据说这种判断是只有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才会有的,而且越资深的审计师判断越准确。 这其实就是一种由经验升华而成的直觉:第一眼看到某个问题,脑海里马上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又暂时说不清楚产生这个思路的逻辑过程,只是觉得只有这样做才对。 这样的“专业判断”,其实 我国古代就有。 宋朝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不是说过嘛,“无他,惟手熟尔”。 审计意见有几种 最常见的审计意见是这么写的: “ ABC 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 ABC 公司某年某月某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某年度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些会计报表的编制是 ABC 公司管理当局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会计报表发表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 审计工作包括在抽查的基础上检查支持会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证 据,评价管理当局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以及评价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 我们相信,我们的审计工作为发表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我们认为,上述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贵公司某年某月某日的财务状况、某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对于公司的管理层来说,只要看到第三段就放心了:这是一个无保留意见的报告,或者说是个“干净”的意见。 审计意见一般分为四种: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 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无保留意见就是“干净”意见,我们刚才见过了。 那么,另外三种是什么意思呢。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里会有这么一段话:“由于上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我们无法对上述会计报表发表意见”。 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证据不足,审计师无法对审计报告后面附的会计报表做出一个整体判断。 不要以为这事听起来不严重,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管理没问题而且肯配合审计师的审计工作的话,审计师是不会说证据不足的。 这个意见几乎相当于是在说“我不能说这家伙干了错事,只因为我没有拿到足够的证据。 ” “否定意见”就是说审计师和企业对某些大的会计问题的处理意见不一致,而且企业坚持自己的意见。 当然,审计报告后面附的会计报表是企业自己的会计报表了。 这往往也是挺严重的事。 社会公众一般总认为,审计师是专业人士,他们的业务能力应该比企业会计要高。 企业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就得冒着社会公众不信任的风险。 “否定意见”的审计意见里会有这么一段话:“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上述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公允地反映了贵公司某年某月某日的财务状况以及 某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保留意见”其实就是“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程度较轻的版本。 这个程度轻重,是有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在里面的。 它的措词是这样的:“我们认为,除了某事项可能产生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49 页 的影响外,上述会计报表符合 ⋯⋯,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 ⋯⋯” 如果审计意见不是“无保留意见”,而是上面三种的话,不仅相应的审计意见措词要改,同时,审计意见里还要简要地说明是什么样的事项造成了这样的审计意见以及涉及的金额。 具体怎么措词,我就不在这里写了,以免有凑字数的嫌疑。 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7 号 —— 审计报告》,在互联网上一搜索就行。 这四种审计意见,不要说一般社会公众往往不清楚,很多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也不清楚,甚至律师也搞不明白。 有一次,审计师审计一家企业,对于企业的一笔大额应付账款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不付款呢。 审计师做了各种检查和测试,还是对这笔应付账款不放心,最终,审计师认为,对于这个应付账款是否真实准确,无法取得足够证据,所以,审计师为此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企业的管理层可不管这是个什么意见,只要见到审计师签了字的审计报告,就满意了。 这也算是“无知 才能无畏”吧。 拿着这样的审计报告去做企业的年度纳税申报,竟然也过关了。 不知为什么,税务局也不想想,要是这个应付账款不准确,与这个应付账款相联系的成本费用不也有问题了。 利润不也就不准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恰恰在审计师出完审计报告几个月以后,那一个应付账款的债权人找到这家企业,要求付款,金额还比这家企业自己会计账上的大很多。 企业的管理层拿出审计报告说我们的会计账是经过审计的,我们只能按审计的数字付你钱。 债权人一怒之下,把企业告上了法庭,还要把审计师也当成共同被告。 代表债权人的律师先是很客气地 给审计师打电话联系,解释了一下这个前因后果。 审计师一听是律师的电话,先是一紧张,你知道,审计师业内不成文的规矩是“千万不要和律师说话”的。 不过,等审计师听完了律师介绍的背景后,就放心了:“想把我装进去。 没那么容易。 我早就把那个窟窿补上了。 ”于是,审计师很坦然地介绍。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doc52)-审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