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法制(ppt30)-税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撤销等决定的活动。 • 特点: • ( 1)当事人不服为前提,具有行政救济的目的; • ( 2)不告不理; • ( 3)审理一般由原处理税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进行; • ( 4)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衔接: • ① 对于因 征税 及 滞纳金 问题引起的争议,税务行政复议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未经复议不能向法院起诉, 经复议仍不服的,才能起诉;(复议为前置程序,不可选择) • ②对于因 处罚 、 保全措施 及 强制执行 引起的争议,当事人 可以选择适用复议或起诉程序 ,如选择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复议非前置程序,复议和诉讼可选择。 ) •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P570 • 税务机关作出的 征税行为。 包括: ① 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 ② 税务机关委托扣缴义务人作出的代扣代收税款的行为。 • 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 纳税担保行为。 • 税务机关作出的 税收保全措施。 • 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 • 税务机关作出的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 税务机关作出的 行政处罚行为。 包括: • ① 罚款(含逾期交纳罚款的加罚行为); ② 没收非法所得; ③ 停止出口退税权; ④ 收缴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 • 税务机关 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 • 税务机关作出的 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行为。 • 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 阻止出境行为。 • 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 • 纳税人可以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为所依据的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但部、委规章一级的规范性文件不可以提请审查。 (三)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 P572 我国税务行政复议管辖的基本制度是实行一级税务机关管辖的 一级复议制度。 对 省级以下各级国家税务局 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 省级以下各级地方税务局 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 国家税务总局 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也可以。税务行政法制(ppt30)-税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税目 征收范围 计税单位 税率(税额) 汽缸容量在 10002200ml的(含 1000ml) 5% 汽缸容量在 1000ml以下的 3% (四轮驱动) 汽缸容量在 2400ml以上的(含 2400ml) 5% 汽缸容量在 2400ml以下的 3% (面包车) 22座以下 汽缸容量在 2020ml以上的(含 2020ml) 5% 汽缸容量在 2020ml以下的 3% 来自
度中心 技术支持中心 维修维护中心 安装培训中心 工作站 总调度 1 人。 接待中心 1 人。 安装培训中心 2~5 人。 技术支持中心 2~5 人。 维修维护中心 1~2 人。 ﹡供货 5000 台 ~10000 台: 总调度 1 人,调度助理 1 人。 接待中心 1~2 人。 安装培训中心 3~10 人。 技术支持中心 3~10 人。 维修维护中心 2~4 人。 ﹡供货 10000 台以上:
免。 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 已在境外缴税的 , 准予在汇总纳税时 , 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 其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按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境外所得税补扣。 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 , 低于按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 , 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据实扣除;超过扣除限额的 , 不得在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扣除 , 也不得列为费用支出。
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虽非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但其权利直接被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第三人,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不得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第十八条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
六、租赁费收入的纳税筹划 我国对出租房产的税收政策是除了要按租赁费交纳 5%的营业税外,还要交纳 12%的房产税。 合计 17%(还有其他小税种,在这里暂不提)。 在税负高的情况下,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多企业在帐面上、发票上做文章,虚开发票,长期挂应付款等办法。 结果都被税务部查处,补税、罚款。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解决高税负这一难题。 [例 ] 一家汽车交易广场,规模很大,主要业务是长期租赁展厅
(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的概念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是税务机关对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纳税人依照其遵守税收法律、 行政法规以及接受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的情况,评定纳税信用 等级,并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等级实施分类管理,以鼓励依法诚信纳税,提高纳税遵从度的一 项税务管理制度。 (二)评定内容 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依据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帐簿凭证管理、税款缴纳和违 反税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