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学--生产计划(ppt41)-管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满足顾客需求); – 最小库存费用 ; – 生产率稳定(变动最小); – 人员水平变动最小; – 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策略 是指一年之内的生产能力计划 短期生产能力调整方法:  1、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  2、变动劳动时间调节生产能力  3、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  4、推迟交货期,但会影响企业信誉  5、调动人的积极性 1、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 特点:具有季节性的产品,如空调、彩电等 缺点:增加库存费用 2、变动劳动时间调节生产能力 特点: 利用设备加工的产品,可通过增加工人、增加班次; 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加工作时间、招收临时工 缺点:要支付额外的加班费 3、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  特点:采用临时外协的方法、甚至外购的方法解决供需矛盾  缺点:外协或外购的成本往往高于自制 4、推迟交货期  特点:采用推迟交货期的方法来缓解供需矛盾  缺点:影响企业信誉 5、调动人的积极性  特点: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可平衡10%的能力缺口  方法:通过制度教育、企业文化手段,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三、综合生产计划的影响因素 1 . 生产能力 2 . 物资供应 3 . 劳动力 第三节 综合计划的制定  一 、 编制生产计划的前期准备 1 . 需求预测 2 . 生产能力的核定 二、制定综合计划所需主要信息和来源  技术部门:新产品开发情况、主要产品 和工艺改变、工作标准等  财务部门:成本数据、财务状况等  人力资源部门:劳动力状况、培训能力等  制造生产部门:设备能力、劳动生产率、 人员技能水平等  市场销售部门:需求预测、经济形势等  物料供应部门:原材料供应情况、现有 库存水平等 三、 综合计划的制定程序  1 确定计划期内每一单位计划期的生产需求  2 确定初步候选方案(约束条件、成本)  3 初步计划(计划编制与进度安排)  4 可行否。 不可行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