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ppt235)-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忧的产品 ( 或服务 ) 视为有“ 品质 ” , 将品质低劣的产品 ( 或服务 )视为没有 “ 品质 ”。 • 品质 , 就是以最经济的方法 , 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2 品质管理 • ① 品质 , 就是符合客户的需求 • ②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 ③ 预防胜过救火 • ④ 提高品质 , 就是降低成本 • ⑤ 品质与效率 、 交期并不是矛盾的 • ⑥ 品质具有阶段性标准 , 同时又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 (二 ) 做好品质的十大要点 • 1 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 2 调整品管组织的功能 • 3 品质需要全员参与 、 团队合作 • 4 要有满意的员工 • 5 重视教育训练 • 6 品质要持续不断地改善 • 7 管理及方法制度化 、 标准化 • 8 推行 5S活动 , 创建良好的环境品质 • 9 要有品质好的供应厂商 • 10 要争取成功的客户 , 并建立密切的关系。 1 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 ① 最高主管对品质的重视与决心是提升品质 最重要的关键。 • ② 企业的竞争优势依靠产品 、 营销和形象。 而产品 , 尤其是产品的品质 , 是决定性的 关键。 • ③ 要提升品质需要付出代价 , 不提升品质代 价更高。 2 调整品管组织的功能 •① 建立现代的品管组织架构 , 强化品管组织的阵容。 •② 品管人员的角色定位 3 品质需要全员参与、团队合作 • ① 推行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② 改变工作习惯:做好了才叫做了 • ③ 将顾客的观念延伸至企业内部 , 下工序 就是上工序的顾客 • ④ 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援系统 • ⑤ 推行全员与品质管理的活动 , 如 5S、 QCC、 TPM等等 4 要有满意的员工 •① 控制品质变异要素 4MIE的核心 ——人 •② 精简组织 , 定期组织重整。 •③ 建立良好的组织人事系统 , 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劳资之间培养相互 “ 感恩的心 ” 5 重视教育训练 • 品管界有一句名言,即 “ 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 • 人的工作态度及方法是决定产品与服务品质的主要因素。 优质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不断的训练。 ① 企业内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训练制度,每年编制预算费用。 ② 从最基层的员工到中高阶干部都设定相应的训练时数。 品质管理的专业技术列为每个阶层应训练的项目。 6 品质要持续不断地改善 •① 遵循 PDCA的管理循环进行改进 •② 运用 QC—STORY的步骤与技巧 •③ 活用 SQC统计技术 通过全员参与来推动 7 管理及方法制度化、标准化 ① 管理方法制度化 ( 对象:人 ) ② 工作方法标准化 ( 对象:事 ) ③ 产品 、 材料标准化 ( 对象:物 ) 8 推行 5S活动,创建良好的环境品质 ① 脏乱的环境 , 不可能生产出好产品 ② 从企业环境面貌改变人的面貌 ③ 培养遵守制度、做事讲究的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 9 要有品质好的供应厂商 ① 建立供应商的甄选程序及做法 ② 与供应商发展共存共荣的关系 10 要争取成功的客户, 并建立密切的关系 • ① 顾客的要求是促进品质的动力 , 要积极应对客户诉怨 , 主动了解需求 , 提高顾客满意度。 • ② 与成功的顾客建立往来关系,不仅有 “ 钱途 ” ,更有前途。 想成功的企业要争取与成功的企业拉近关系。 (三 ) 品质管理的方法 • 1 掌握 4M1E的品质变异要素 • 2 PDCA的管理循环 ,运用 PDCA的管理循环解决品质问题 • 3 运用 QC— STORY解决品质问题 • 4 SQC统计技术的应用 • 5 新 QC七大手法 • 6 其他常用品质管理方法 1 掌握 4M1E的品质变异要素 5S区分标示工作面貌品质文化B O M检验代用自互检观念态度技能方法检验规范资料文件作业标准检验制度保养制度检验方式操作规范故障排除2 PDCA的管理循环 •运用 PDCA的管理循环解决品质问题 3 运用 QC— STORY解决品质问题 明确把握问题现状调查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实施对策 检 查 结 果 采 取 巩 固 措 施 找出遗留问题 QC— STORY的八个 步骤 4 SQC统计技术的应用 • 常见的统计技术被称为 QC七大手法 1)查检表 2)层别法 3)柏拉图 4)鱼骨图 5)散步图 6)直方图 7)管制图 5 新 QC七大手法 • 新 QC七大手法( New Seven Tools for TQM) 1)亲和图法 2)关连图法 3)矩阵图法 4)系统图法 5)箭头图法 6)PDPC法 7)矩阵数据解析法 亲和图法 关连图法 矩阵图法 系统图法 箭头图法 PDPC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 6 其他常用品质管理方法 1) 试验计划 2) 抽样计划 3) SPC统计制程品质管制 4) FMEA 5) 6 手法 二 运用 QC— STORY解决品质问题 (一)明确把握问题,调查现状 (二)原因分析 (三)要因确认 (四)制定对策 (五)实施对策 (六)检查效果 (七)采取巩固措施 —— 标准化 (八)找出遗留问题 (一 ) 明确把握问题,调查现状 •1 问题叙述 •2 问题把握的步骤 •3 数据配合观察与意见 1 问题叙述 ① 发生品质问题 , 应事先了解 “ 问题事什么 ” , 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② 对问题从 “ 多个角度 ” 进行分析 , 以 “ 事实 ” 说明清楚 , 使之真相大白。 2 问题把握的步骤 1) 收集数据 2) 数据整理 3) 结果如何解释 3 数据配合观察与意见 •现状把握不能只着重于数据整理分析,应注重 “ 三现 ” (现场、现人、现物)原则,实地了解问题发生的状况,避免配虚假数据迷惑,或者陷入理想化之境地。 (二 ) 原因分析 •1 缩小问题 , 掌握重点 •2 确认真正原因 1 缩小问题,掌握重点 ① 若可根据重点直接采取对策 , 则立即行动。 ② 若尚难采取对策 , 则考虑如下方法 l从重点中再找重点。 用柏拉图连续展开 ,寻找要因。 l 重点要因再作特性要因图分析。 2 确 认 真 正 原 因 ① 指认可能的原因 • 根据经验或历史事件判断 • 用层别法或柏拉图判断 • 用特性要因图脑力激荡法分析 ② 评估可能的原因 • 相关专业人员讨论 、 表决 • 手及相关数据 , 加以层别比较 • 模拟试验以确定 ③ 确认真正的原因 • 通过实践来验证 • 专家或众人认定 • 通过事实调查分析 ( 三 ) 要因确认 • 1 对圈选要因进行检讨 • 2 以柏拉图确认重要原因的影响度 • 3 要因明确且可采取对策者 , 立刻进行 • 4 影响度大的要因尚无法无确定对策时 1 对圈选要因进行检讨 ① 有无标准。 ② 是否依标准 ③ 标准是否合理。 2 以柏拉图确认重要原因的影响度 ① 必要时柏拉图可连续展开 ② 应用不同的层别角度追查焦点 ③ 模拟实验 3 要因明确且可采取对策者,立刻进行 ① 经验、专业判断 ② 历史事件启示 ③ 及时总结调整 影响度大的要因尚无法无确定对策时 ① 再作特性要因分析,并确认重要要因影响度。 ②用问题阻力因素和助力因素分析影响问题的各种要素,并选出其中的重点。 (四)制定对策 状况分析 ① 指认有关事项 ②设定优先顺 ③提出实施计划 ④指派工作 指出对策的注意要点 ① 指认有关事项 ②尽量是自己能力可解决的对策方案 ③活用创造性思考原则,运用改善技巧与方法 ④治本而非治标 ⑤经济效益大的对策 ⑥考虑风险 ⑦符合公司经营理念,企业文化 决策分析 ① 澄清目的 ②评估选择方案 ③评估风险 ④制定决策 (五)实施对策 教育训练 (对策实施前,应充分进行说明、训练。 ) ①应达成的目标; ②实施的方式;③注意事项。 实施执行 (对策要确实有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①制定执行办法; ②分段实施; ③容易做,效果大的先做;④实施过程要点检 问题的回馈 ①问题点查核,并回馈 ②当对策无效或有反(副)作用时,应讨论,并调整。 (六)检查效果 检查标准的设定(对策事实后应及时检讨其结果,并注意设定相关的标准) ①检查项目; ②时间点;③检查方法; ④负责人。 检查的重点 ①方法、规范遵守难易度; ②实施人员的了解程度; ③方法的合理性;④操作的便捷性。 查核时机 ①实施过程的查核 ②实施结果的查核 效果确认(进行效果确认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确认对策是否有效果 ② 分段确认,层别确认 ③ 确认时数据不可太少 ④ 确认时不可只比较平均值 ⑤ 可以用推移图、直方图、柏拉图等方法确认。 (七)采取巩固措施 —— 标准化 品质问题的改善效果要加以维持,需要标准 化的推动,只有将改进的方案列入作业标准, 或重新制定作业标准,才能使执行长期有效。 同时也可能要修改或重订检验规范与标准。 (八)找出遗留问题 指认潜在问题 (改善之后,应该寻求下一个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思考) ① 原问题是否已彻底解决。 ② 原问题解决后,依优先顺序解决其他问题 ③原已潜在问题是否凸现 ④ 是否产生新问题 指认可能原因(重新进入调查原因,把握现状的步骤) ① 现状调查 ②原因分析 ③要因确认 采取因应对策 ① 采取预防措施 ②拟定紧急应变措施 ③重新进入 QCSTORY的循环步骤 三 如何做好制程品质管制 •(一 )产生品质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二 )强化人员的管理以提升品质 •(三 )制度化、标准化、简单化、愚巧化 •(四 )建立品质历史档案 •(五 )制程能力分析 •(六 )全员参与活动 (一 ) 产生品质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1 产品出现品质不良的四大祸首 2 制程品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1 产品出现品质不良的四大祸首 出现品质不良的四大祸首 , 来自产品制作过程的四大环节 , 即: ( 1) 设计品质问题 ( 2) 工程技术品质问题 ( 3) 制程品质问题 ( 4) 管理支援品质问题 2 制程品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仅从制程的角度分析品质不良的原因 , 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来总结: ( 1) 员工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作业标准 ——不会。 ( 2) 干部对制程的管制能力不足 ——不能 ( 3) 制程品质稽核 、 检验不当 ——不当 ( 4) 缺乏品质意识与品质责任 ——不愿 (二 ) 强化人员的管理以提升品质 • 1 人员品质观念的强化 • 2 员工技能培训 • 3 操作者自主管理 1 人员品质观念的强化 • 灌输现场人员良好的品质观念 ( 1)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 2)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 3) 品质是最好的推销员 ( 4) 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 ( 5) 客户是上帝,而且是不懂得宽恕的上帝 2 员工技能培训 ( 1) 岗前训练 • 产品特点与基本知识 • 品质标准与不良辨识 • 作业流程与品质要求 ( 2) 岗位训练 • 如何正确操作设备 、 工具 • 如何自检。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ppt235)-管理培训(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