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桥建集团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及考核管理办法doc98-质量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8 93/95 90/92 80~ 150 93/95 90/92 87/90 150 87/90 87/90 87/90 挖 方 0~ 30 93/95 93/95 90/92 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64 页 ① 表中数字,最低压实度分子为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分母为轻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两者均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法求得最大干密度为 100%; ② 表列深度均由路床顶算起; ③ 填方高度小于 80cm 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 0~ 30cm 范围内, 土的压实度不低于表列挖方的要求。 17) 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应由击实试验确定; 18) 土基受地下水或地面水的影响,呈潮湿或过湿状态难以压实时,必须进行处理; 19) 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20) 土质路基的压实度必须满足规定,检验频率:每摊铺层每 1000 ㎡ 为一组,每组至少为三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加密; 21) 土、石路床必须用 12~ 15t 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 5mm; 22) 土质边坡必须平整、坚实、稳定,严禁贴坡; 23) 砌体的砂浆必须配比准确,填筑饱满密实;灰缝整齐均匀,缝宽符合要求,勾缝不得空鼓、脱 落;应分层砌筑,层间咬合紧密,必须错缝。 24) 沉降缝必须直顺,上下贯通; 25) 预埋构件、泄水孔、反滤层、防水设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垫层 1) 砂砾应具有一定粗细粒料级配,透水性良好,质地坚硬,不含杂质,标称尺寸 0~ 75( 80) mm;不得用同粒径碎石、山皮、风化石子、不稳定矿渣代用; 2) 摊铺砂砾应采用平地机或其他适用的机械,在人工整平或摊铺时,严禁用多齿耙,摊铺后的砂砾层应无明显粗细粒料分离现象; 3) 砂砾垫层压实验收后,宜及时铺筑基层;在尚未铺筑基层之处,应保持砂砾层完好; 4) 垫层用碎石应具有一定粗细粒料级配,不含杂质,标称 尺寸为 0~ 75( 80) mm;不得用粒径碎石、山皮、风化石子、不稳定矿渣代用; 5) 垫层表面应平整、无粗细粒料明显分离现象,用 8~ 10t 压路机辗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 10mm。 4. 基层 1) 集料的压碎值、抗压强度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规定;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64 页 2) 消解石灰、拌制混合料和混合料基层养生应采用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自来水及 pH值大于 6 的水; 3) 施工中,当混合料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应适当加水,并使加水后混合料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 4) 粉煤灰石灰类混合料的拌和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合料量少时,可采用人工拌和;对基层质量要求高、城市环境 保护严和下地管线较多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应采取机械厂拌和混合料; 5) 在装运混合料当粗、细有离析现象时,应用装载机翻拌均匀后,再运至工地摊铺。 混合料宜随拌和、随运输、随摊铺、随压实; 6) 混和料从拌和均匀到压实时间应根据不同温度混合料水化结硬速度而定,当气温在 20℃以上时,不宜超过 2~ 1d;当气温在 5~20℃时,不宜超过 4~ 2d。 用水泥取代部分石灰的混合料,从开始拌和至压实时间,应在 5~ 8h 内完成; 7) 人工拌和人工摊铺整型的混合料应先用 6~ 8t 两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或履带拖拉机在基层全宽内碾压。 直线段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 心碾压;平曲线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碾压 1~ 2 遍后,可再用 12~ 15t 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压实; 8) 当用振动压路机时,应先静压后再振动碾压; 9) 最后均应碾压至混合料基层表面无明显轮迹。 基层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快速路和主干路压实度,基层不得小于 97%; ② 底基层和垫层不得小于 95%; ③ 次干路和支路压实度,基层不得小于 95%; ④ 底基层和垫层不得小于 93%。 10) 在碾压中出现“弹簧现象”时,应即停止碾压,将混合料翻松晾干或加集料或加石灰,重新翻拌均匀,再行压实。 碾压时若出现松散 堆移现象,应适量洒水,再翻拌、整平、压实; 11) 混合料基层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 当分幅施工时,纵缝应垂直相接,不得斜接; 12) 不得用水管直接对基层表面冲水养生;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13) 雨季施工应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各段土基应在下雨前碾压密实。 对软土地段或低洼之处,应在下雨前先行施工。 路床应开挖临时排水沟; 14) 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材料试验、质量检查及工序间交接验收等项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均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凡检验不合格的作业段,均应进行补救或整修。 5. 沥青面层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64 页 1)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路面排水措施; 2)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采取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沥青而使身体受到损害的保护措施; 3) 当采改性沥青时应进行试验并应进行技术论证; 4) 粗集料应采用机轧碎石,应洁净无杂质,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有棱角;细集料应采用轧碎的 0~ 5mm 石灰石屑和天然砂;矿粉应为磨细的石灰石粉; 5) 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 集料; 6) 出厂混合料应有质保单,其外观应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油团或花白,沥青目测无明显过多,过少或烧枯,温度超过废弃温度者,拌和厂不得出厂,工地不得铺筑; 7) 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查: ① 用三渣作基层时,铺筑沥青层前应测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筑面层; ② 旧沥青路面作下承层时,表面应先凿毛、扫清、并洒沥青粘层; ③ 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下承层时,表面必须做毛,铺筑沥青层前应洒沥青粘层。 8) 铺筑多层混合料时,上下层的接缝应错开,纵缝不小于 15cm,横缝不小于 1m。 当先铺沥青混合料温度纵缝降至 100℃以下,横缝 降至 80℃以下时,续铺混合料应按冷接缝处理; 9) 施工遇雨应及时通知拌和厂停止供料。 已出厂与已铺好的中、粗粒混合料,应立即快铺快压,抢工铺筑完毕;细粒混合料除已铺筑的做齐施工缝,其余不得继续铺筑; 10) 对施工厚度进行控制时,除应在摊铺及压实时量取,并测量钻孔试件厚度外,还应校验由每一天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出的平均厚度; 11) 施工压实度的检查应以钻孔法为准; 12) 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项 目 压实度( %) 及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压实度 ≥ 95 2020 ㎡ 1 称质量检验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64 页 2 △厚度 +20 5 2020 ㎡ 1 用尺量 13) 竣工后的沥青铺筑层应平整、坚实、粗细均匀,不得有脱落、掉碴、裂缝、烂边等现象。 12t 压路机碾压后无明显轮迹,接缝衔接紧密平顺,烫缝整齐不枯焦,路面不得有明显渗入的石油斑迹。 沥青面层与各种井盖框、平缘石和其他构筑物衔接紧密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14) 在辗压成型后的新铺沥青混凝土层上不得行驶或停放车辆、以及各种施工机械和其他易滴漏机、柴油的设备; 15) 应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全部冷却到常温后方可开放交通。 压实成型后路面应进行早期养护, 并封闭交通 2~ 6h。 开放交通初期,应设专人指挥,车速不得超过 20km/h,并不得刹车或调头。 在不稳定成型的路段上,严禁兽力车和铁轮车通过。 当路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紧急工程提前开放交通时沥青混合料温度应低于 50℃;施工时,半幅开放交通的路段,应有充分的管制交通设施及人员,晚上设警示灯; 16) 严禁在各层沥青面层铺筑后开挖面层埋设路缘石; 17) 严禁在沥青面层铺筑后开挖面层,建造雨水口。 6. 水泥混凝土面层 1) 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分析,并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数据; 2) 路用商品混凝土的水泥应采用不低于 425 号 的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3) 混凝土板用的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 以上的粗、中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2%,云母含量不应大于 1%; 4) 路用商品混凝土必须采用机轧碎石,且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压碎值应小于 25%; ② 磨耗率应小于 30%(洛杉矶法); ③ 含泥量应小于 1%,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 15%。 5) 进厂的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严禁混杂; 6) 路用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混合料坍落度应为 6~ 8CM。 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合同要求设计;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64 页 7) 混凝土的净拌和时间不应少于 60S; 8) 严禁在运送混凝土前、中途和卸料时向搅拌车拌筒内任意加水; 9) 混凝土板用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10) 混凝土拌合物整平时,填补板面应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睡物,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 11) 抹面时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 混凝土抹面后应平整、密实、无抹痕、不露石子、无砂眼和气泡;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即 100%),并封缝完毕,才能开放交通。 在达到设计强度的 40%以后,方可允许 行人通行。 特殊情况需提前开放交通者,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90%以上,并限制车辆荷载; 13) 胀缝缝壁垂直,上下贯通,缝隙宽度一致,缝内无连浆和砂石等杂物;缩缝顺直,切缝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纵缝如加锯缝,应与施工界面吻合。 封缝料饱满平整,不得外溢,缝内不得有杂物。 传力杆应与板面和路中心线平行;纵缝拉杆应垂直于路中心线并与板面平行; 14) 填缝采用灌入式填缝的施工,灌注填缝料必须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 15) 混凝土板面外观,不应有露石、蜂窝、麻面、裂缝、脱皮、啃边、掉角、印痕和轮迹等现象。 接缝填缝应平实、粘结牢固和缝缘清洁整齐; 16) 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 围 点 数 1 △抗压强度 不低于设计规定 每台班 1 组 2 △抗折强度 试块强度平均值不低于 设计规定 每台班 1 组 2 △厚度 +20 5 每块 2 用尺量 7. 人行道和附属工程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64 页 1) 侧平石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相邻侧石接缝必须平齐,缝宽 1cm。 检查无误后及时坞膀; ② 平石施工,当道路纵坡在 3‰以下时,平石应铺筑成锯齿形街沟,平石和侧石应错缝对中相接 ,平石间缝宽 1cm。 平石与路面联接外接边线应平顺; ③ 侧平石灌缝用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0MPa。 灌缝必须饱满嵌实,侧石勾缝为凹缝,深度为 ;平石勾缝为平缝。 2) 侧平右排砌应整。武汉桥建集团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及考核管理办法doc98-质量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