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沙锅餐饮管理公司业绩合同管理办法(doc15)-人事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够测量或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量化分析; ( 3)受约人应有能力影响指标,并改进业绩; ( 4)指标必须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 5)尽可能使用财务报表中已存在的项目来设计关键业绩指标。 4. 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方法 4 ( 1)效益类指标选择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根本衡量,适用于对损益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经营管理人员,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公司高层管理者应加大该项指标的权重; 净利润与息税前利润考察创利能力,其中息税前利润剔除了融资成本和税收因素,副总经理不具有财务 管理权,所以对副总经理考察息税前利润,对公司总经理则考察净利润; ( 2)营运类指标选择方法:营运类指标反映岗位独特的工作成果,应尽量体现出主要年度目标,数量不应过多,其中经营收入总额是反映公司经营能力与规模最综合的指标。 ( 3)组织类指标选择方法: 员工满意度能体现对公司策略、文化和机制的认同,可分别考察公司和部门的员工满意度。 第十条 关键业绩指标的权重 对关键业绩指标权重的设计有以下要求: 1. 对公司战略重要性高的指标权重大; 2. 受约人影响直接且显著的指标权重大; 3. 综合性强的指标权重大,如负有损益责任的总经理的效益类 指标权重大; 4. 权重分配在同级别、同类型岗位之间应具有一致性,同时兼顾每个岗位的独特性,具有一定的浮动范围。 典型通用指标,如部门管理费用、员工满意度所占权重应保持统一; 5. 每一项指标的权重一般不小于 5%,否则对综合业绩的影响太微弱。 为体现各指标的轻重缓急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差异最好控制在 5%以上。 第十一条 关键业绩指标的目标值 确定关键业绩指标的目标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必须通过较大的努力完成指标; 2. 综合考察多方面的信息依据,如历史业绩、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业绩等; 3. 发约人和受约人共同商 讨而最终决定,当双方对目标设定无法达成一致时,发约人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4. 目标一经设定,原则上不再轻易改变。 5 第三章 业绩合同的签订 第十二条 业绩合同的签订流程: 1. 每年十二月上旬,总经理根据公司下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各直接下级关键业绩指标的定义、计分方式、目标值和权重等初步方案; 2. 每年十二月中旬,各高管人员对业绩合同的初步方案进行确认、修正并反馈; 3. 每年十二月下旬,综合办编制业绩合同初稿(详见附件); 4. 每年十二月下旬,总经理根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建议提出业绩考核办法,综合办负责组织实施; 5. 每年 一月份,综合办组织业绩合同双方讨论。 总经理 (发约人 )与公司其他高管人员(受约人)分别就合同条款进行面对面协商,达成共识并签署合同; 6. 综合办组织业绩合同的协商签订工作,并负责合同备案。 6 第四章。某沙锅餐饮管理公司业绩合同管理办法(doc15)-人事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