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企业成本控制制度(doc15)-成本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以固定费用预算、生产费预算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为重点。 2.季度成本计划,应以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分厂、车间、部门的成本计划为重点。 3.成本计划的编制工作,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以财务部门为主,销售、技术、生产、计划、供应、劳资等部门密切配合参加制定。 4.年度和季度的成本计划草案,应由总会计师审查后,提交厂务会议批准,然后通知全厂执行。 (三)成本计划的程序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中的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及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预测进行平衡,确定计划期内产品成本的控制数字。 2.制定计划期内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包括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及改进经营管理等所节约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的措施。 3.以成本计划控制数字范围和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制当期的固定费用计划 拟订压缩主要产品的工、料消耗的计划指标,并据以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预算 (四)成本计划的内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7 页 共 14 页 1.降低成本措施方案或增产节约的措施规划,包括技术革新、改进技术、节约消耗、修旧利废、改制利用、提高工效、降低废品、包于协作、增加销售、改进管理等增收节支措施。 2.固定费用预算,包括基本固定费用和半固定费用。 按照销售目标和目标利润,进行“本量利分析”,确定 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控制数字。 对半固定费用与产值变动的关系,应积累资料,统计分析,确定相关比例。 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主要产品包括商品产品和自制自用的产品成本。 工、料消耗,以原有的定额为基础,依据降低成本措施加以压缩。 4.按主要产品和成本项目分别编制产品成本计划。 5.生产费预算,根据固定费用预算和按产值确定的变动费用为基础,控制生产费用总额。 调整计划期内在产品等的增减数额后,即反映当期商品产品计划成本。 6.制造费用预算,按照规定的项目,考虑计划期内产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出一套能适 应多种产量的制造费用的弹性预算。 五、定额标准成本 (一)定额标准成本,是以材料技术消耗定额、劳动工时定额、费用预算定额为定额标准用量,以材料计划价格、每工时计划工资率、每工时计划变动费用分配率为计划标准价格,所计算的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 (二)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四个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4 页 成本项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其计算公式: 1.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定额用量计划价格 2.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资率 3.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费用分配率 4.固定 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5.产品定额成本= 1 十 2+3+4 6.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177。 成本差异177。 定额变更 (三)以定额成本为依据,按毛坯、加工、装配等车间;分厂计算各生产步骤的分步成本,据以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 具体计算如下: 毛坯包括铸、锻、板、原材料件,加工包括重大件、中小件和加工件,装配包括各种产品的装配。 其计算公式: 1.原材料定额成本=∑定额用量计划价格 2.毛坯件加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费率 3.毛坯件全部定额成本=原材料定额成本 +毛坯件加工 定额成本 4.加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费率 5.加工件全部定额成本=毛坯件全部定额成本 +机加工定额成本 6.装配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资率 7.装配全部定额成本=加工件全部定额成本 +装配定额成本 +外购配套件定额成本 +包装和其他材料定额成本 8.产品定额成本=装配全部定额成本 (四)按成本类型,选择适用的控制制度。 成本类型 适用的控制制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