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实施与纳税处理技巧ppt247-税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差异 类型 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差异 收入差异: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确认和计量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和计量的收入所形成的差异。 两者差异: ( 1)确认时间不一致;( 2)计算口径不一致;( 3)减免税。 实例 1: A公司预收劳务收入款项 200万元,会计按预收帐款处理。 实例 2: B公司将一批产品对外捐赠,该产品售价 100万元,成本价 80万元。 实例 3: C公司购买国债取得利息收入 5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 会计利润:即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确认和计量的税前利润。 会计利润=收入-费用 应税所得:即按照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确认和计量的收益。 应税所得 =应税收入-准扣项目金额 或=会计利润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金额: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永久性差异: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计量的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四种类型: A. 会计作为收入确认,而在税法中不作为应税收入,如国债利息收入等。 B. 会计作为费用确认,而在税法中不作为准扣项目,如罚没支出、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等。 C. 会计不作为收入确认,而在税法中作为应税收入,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等。 D. 会计不作为费用确认,而在税法中可以作为准扣项目,如盈利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 10%以上的,其实际发生额的50%,如大于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可以就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予以抵扣。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时间性差异: 即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四种类型: A. 某项收入会计在本期确认,而在税法中却不确认,而将其确认为以后某期的收益,如权益法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自己享有的份额确认的投资收益。 (未来应纳税) B. 某项费用会计确认为当期费用,但税法却不允许当期扣除,而留待以后扣除,如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和保修费用等。 (未来可抵扣) C. 某项收入会计应于以后期间确认,但按税法规定计入当期应税所得,如包装物押金收入等。 (未来可抵扣) D. 某项费用会计应于以后期间确认,但税法允许当期扣除。 ( 未来应纳税)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实例 1: A公司某年被罚没支出 120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支 40万元,由于违约支付赔偿款项 10万元,当年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1 30万元。 永久性差异= 120+ 40= 160万元 时间性差异= 130万元 实例 2: B公司 2020年末购买设备一台原值为 120万元,无净残值。 会计规定按 6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为 8年(均为直线法)。 1 2 3 4 5 6 7 8 会计 20 20 20 20 20 20 税法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差异 5 5 5 5 5 5 — 15 — 15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纳税 调整 程序 会计与税法 差异分析 会计制度 税务规定 逐项分析和 计算调整额 汇总纳税调整额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应纳税所得税 备案或审批 请示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纳税 调整 方法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 《 关于执行 〈 企业会计制度 〉 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 》(财会 [2020]29号): 近年来,随着 《 企业会计制度 》 及相关会计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 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 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帐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 ( 2020年 5月 16日) 第六条 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以外,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贿赂等非法支出; (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 (三)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四)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 第七条 纳税人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纳税人发生合并、分立和资本结构调整等改组活动,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在税收上已确认实现的,可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确定有关资产的成本。 不得 扣除 规定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纳税 调整 实例 业务事项 自产、委托加工 购买的 会计处理 用于非应税项目 视同销售 不予抵扣 计入成本或进项税转出 用于集体福利或 个人消费 视同销售 不予抵扣 计入应付福利费或进项税额转出 对外投资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投资成本 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销售收入 无偿赠送他人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营业外支出 交付他人代销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销售收入 销售代销货物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销售收入 异地用于销售的 货物移送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内部货物转移 用于换入 非货币性资产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非货币性交易 用于抵偿债务 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 债务重组业务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实例 1: A公司 以存货 一批对外投资,该 存货 计税价格 500万元,成本价 400万元 ,公允价值 480万元, 增值税率为 17%。 计算销项税额和所得税。 借:长期股权投资 565( 480+ 8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贷:库存商品 400 贷:投资收益 80 实例 2: B公司将 产 品一批用于集体福利,该产品计税价格 300万元,成本价 240万元。 增值税率为 17%。 计算销项税额和所得税。 借:应付福利费 291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贷:库存商品 240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实例 3: 甲公司 5月 1日将成本 8万元,售价 10万元的产品发出给乙公司,并于当日办妥托收。 5月 3日,甲得知乙因重大诉讼败诉,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无法支付货款。 则甲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而只能做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发出商品 8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借:应收帐款 17000 贷: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实例 4: 甲企业销售乙产品 117万元(价税合计)给丙企业,商品成本 80万元,同时获得银行支票一张,发票、提货单已交付客户丙,客户丙已经提货。 这时,甲企业得知由于客户丙违法经营被政府处罚,银行账户已被冻结,收到的支票无法兑现。 因此,甲企业就不能确认该笔销售的收入。 账务处理如下: 借:发出商品 8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借:应收账款 170000 贷: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实例 5: 甲公司向乙商场销售电视机 200台,不含税单价 2020元,为了尽快收回货款,向商场提出的现金折扣条件为 4/10, 2/20, N/30。 (现金折扣不含增值税)。 ①销售实现时,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46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 ② 如果买方 10天内付款,享受 4%的折扣 —— 16000元。 借:银行存款 452020 财务费用 16000 贷:应收账款 468000 实例 6: 某商场采取“买一赠一”方式,销售新型彩电 100台,每台不含税售价 5000元。 同时免费赠送黑白电视机 100台,账面成本每台 300元,无同类商品销售价格。 借:应收账款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借:营业外支出 3561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610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处理 来自 料库下载 实例 7: 某股份公司 2020年 7月份开始生产经营,前期发生的开办费总额 96万元, 7月份摊销开办费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 开办费摊销 96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 开办费 960000 本年度允许税前扣除额 =96万元 247。 5247。 12 5=8(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96— 8=88(万元) 2020年至 2020年每年应调减所得额 =96247。 5=(万元) 2020年应调减所得额 =96247。 5247。 12 7=(万元)。 实例 8: A公司 2020年将一批产品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灾区,该产品计税价格 1000万元,成本价 800万元,增值税率 17%,所得税率 33%。 该公司当年利润为 2020万元 , 营业外支出 970万元。 ( 1)调整所得额 =2020+970=2970万元 ( 2)扣除额 =2970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