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ppt23)-创新决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结构的变动 例如:尼龙 ( 3)技术系统的变革( change of technology system) 创新集群的出现 伴随新产业的出现 ( 4)技术 经济范式变革( change in technoeconomic paradigm) 几乎影响到经济的各个部门 导致经济周期出现 例如:信息技术与信息经济 工艺创新类型及其特性 • 工艺创新类型 (1) 以产品可制造性为导向的; (2) 以提高生产效率 、 扩大生产规模为导向的; (3) 以降低产品成本为导向的; (4) 以提高产品性能为导向的; (5) 对加速工艺开发过程 、 提高工艺开发效率的工具和方法的开发。 • 工艺创新特性 ( 1) 相对产品创新而言 , 工艺创新由于 “ 沉淀成本 ” 和 “ 重置成本 ” 而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途径依赖性。 ( 2) 企业工艺创新过程经常涉及到产品开发部门 、 制造部门 、 工艺开发部门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流 , 因而企业内部界面效率对工艺创新成本影响较大。 ( 3) 企业产品核心技术和工艺核心技术之间存在技术上的交互作用 , 并且这种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存在着产业差异性。 ( 4) 与产品创新相比 , 工艺创新更依赖于开发环境的可代表性与使用成本。 工艺创新的开发环境与制造环境越相似 , 则创新导入制造环节后的有效程度越高。 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经济意义 一些学者对渐近创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重大创新 (radical innovation)对组织的经济意义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 Rosnberg( 1982) 技术中小的改进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累计效应 , 从而使得这种微小改进总的作用可能超过相对大的创新。 • J. Z. Yin(1993) 提出现值指数模型对美国石油精炼工业 1900年至 1960年间五个重要工艺创新的经济效果进行定量考察。 结果表明: 渐进性创新在经济收益上要大于根本性创新。 • Dewar amp。 Dutton (1986)。 Tushman amp。 Anderson (1986) 渐近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业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 VS小企业 • J. A. Schumpeter的观点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 》 ( 1947年) ( 1)“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低劣的,它没有权利被树立为理想效率的典范”。 ( 2)大企业“已经成为经济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尤其已成为总产量长期扩张最有力的发动机”。 技术创新是内生的,将导致市场集中度的增加:产业垄断 技术创新动力来源( 1) 技术推动 vs 市场拉动 • J. A. Schumpeter的观点 ( 《 经济发展理论 》 中译本第 73页 ) “ 经济体系的创新一般并不是按下面的这种方式发生的 , 那就是 , 首先新的需要在消费者方面自发地产生 , 然后生产工具通过它们的压力转 动起来。 我们并不否认存在这种联系的方式。 可是 , 一般是生产者发动经济的变化 , 而消费者只是在必要时受到生产者的启发。 消费者好象 被教导去需要新的东西。 ” • J. Schmookler的 “ 市场拉动 ” 观点 (1966年 ) J. Schmookler(1966)对美国炼油 、 造纸 、 铁路和农业这四个产业的投资 、 产出与这些产业的专利数量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 FINDINGS: ( 1) 这些产业产出变化领先于专利数量的变化 ( 《 技术创新经济学 》 第 30页附图 ) ( 2) 1939年 、 1947年的 20多家产业投资对数值与随后 3年的资本品专利数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CONCLUSION: 专利活动 ( 即发明活动 ) , 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 , 受到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 资料来源: J. Schmookler,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技术创新动力来源( 2) 技术推动 vs 市场拉动 • Mayers amp。 Marquis(1969) 考察了 5个产业的 567项创新 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新产品而言,其成功更多地来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技术机会。 NOTE: Rosenberg指出,他们所选择的产业是消费者主导型。 • [英 ]Langrish等人( 1972) 对 19661967年间获得 the Queen’s Award winner的 84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 结论:“也许,关于技术创新稳妥也是最高程度的概括是:它必须是特定需要和特定技术可能性的综合”。 • J. Utterback( 1974) 6080%的重要创新是需求拉动的。 技术创新的来源 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ppt23)-创新决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顾客资产 是企业对市场影响力的传感器”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给顾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迈向成功把握顾客的第一步 印象深刻的产品 体贴周到的服务 触动心灵的宣传 训练有素的员工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重视顾客需求是把握顾客的关键 注意细节 主动关心 置换体验 及时反馈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 收集整理 回应顾客 重视沟通
tjjjttjjtjtttiN C FiiN C FiFP0**0 **1 111 01,2,1 0**iPntiPnt (三)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 ( Pay back period , Pb) 是兼顾项目获利能力和项目风险的评价指标。 • 静态投资回收期 不考虑现金流折现,从项目投资之日算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入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元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万元 • 2 . 存货100万元 • 存货跌价准备34万元 •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18 . 7万元 • 3 . 应收账款600万元 • 坏账准备240万元 • 4 . 应付帐款400万元 • 共计716万元 • 华兴公司在收到出资证明后 , 作如下会计处理: 15 借: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5000000 累计折旧890000
机会观念法 每 1元研发费所产生的机会价值 步骤: 估计潜在市场大小 与市场现有最佳产品比较 , 估计顾客所需花费 成本 依据上条 , 推算顾客所能接受价格 计算整个市场所能带来的每年盈利 下载 第五节 研发的绩效衡量 专案价值法 潜在的年度利润 可商品化的概率 技术的竞争状况 研发的范围 下载 第五节 研发的绩效衡量 下载 第六节 新设想的产生 系统分析或直觉 对问题的感知
6名登记自然人股东以小型计算机、系统软件、联机工作站等实物资产按 1: 1比例进行增资 ,作价 900万元。 该次出资已验资,但作价是由股东协商确定,并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1999年 1月 ~11月, 6名自然人股东分 16笔向公司投入了 900万元货币资金对原投入的实物资产进行了置换。 15 2020年度投资银行入职强化培训 IPO被否案例 —— 大连华信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 费资源共享 ) 第 4 页 共 8 页 企业会计实践而制定的会计准则 来计算产品成本,就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竟争优势。 高新技术企业对物耗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需求,更多地是出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方面制度创新的考虑。 这个意义是很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