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审计指南(doc10)-审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追踪检查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产成品)、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各账户之间的原始记录、记账凭证、账户记载,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产品销售成本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 3)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并与上年同期比较,发现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当查明原因作必要调整或适当处置。 ,如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及其它资产、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等账户,提前进行实质性测试。 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 [2020]46号《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将当年度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坏帐损失,以及遭受自然灾害、民事诉讼等意外事故造成的非常损失(以下统称:财产损失),及时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审查批准。 为以后在审计年度会计报表时有关财产损失的所得税前扣除,可以有税务机关的批准意见或审核同意的估计数,以便能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 将各会计科目的审计准备表(又称 PBC 表)提交被审计单位,要求随年度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后,及时填制各会计科目审计准备表,实施审计时作为审计底稿附件。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5。 当被审计单位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后,应当及时再次进入审计现场,在上述预审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检查、观察、查询、函询、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各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审定数额,形成审计结论。 ,进行补审和完整工作底稿。 收集预审时提交被审计单位的各科目审计准备表,对应当进行实质性 测试的项目(会计科目),按照审计程序的规定实施实质性测试。 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不加附“审计程序(具体审计计划)表”,但规定的审计程序应当执行不允许省略。 取得的各科目审计准备表应与会计报表相应项目核对一致,然后作为各项目的明细附件,附于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后。 ,以被审计单位的账簿记录金额或未审计报表数,列为未审数。 然后填写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需要调整或重分类的借方或贷方金额,从而计算出审定数。 ,库存现金如由业主亲自保管,并 与其私人现金混淆,对实地盘存数难以确认,或者难执行实地盘存程序的,应由业主出具证明,并在工作底稿予以说明,如其库存现金余额超过资产总额百分一的,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对实施实质性测试过程中所采用的如抽查、验证、监盘、函询、计算、分析等审计方法、确认依据、测算过程、调整或重分类原因及分录等必须记录并说明清楚。 最后要明确表述审计结论。 “索引号”。 “索引号”以项目(或会计科目)别编号,单个项目如有多页审计工作底稿或附 件的,应在该项索引号之后加编子号,子号以分式列示,分子代表页次,分母代表该底稿或附件的合计页数。 、方便阅读,本所统一规定“审计标识”代表某种审计的含义,在每项审计工作底稿的有关数字或说明旁边,应当标记适当的审计标识。 实施实质性测试应当关注已进行的符合性测试,对符合性测试已查证了的项目或内容,应当避免重复测试。 ,并经该单位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签名认可。 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同意调整,应根据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出具 审计报告时,应随附经整理有序的审计调整分录和重分类调整分录明细表,以便被审计单位据以调账,使审计后会计账能与会计报表审定数一致。 每类审计工作底稿之前应有目录页。 实质性测试工作底稿按会计科目类别分类整理,各类底稿之前加附本所统一格式的目录页(见附件 3),登记各科目(或查账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索引号、页数、执行人及复核人签名等内容。 分析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工作底稿的目录页可以参考统一格式自制,分析性测索引号统一规定以“ S”为头,符合性测试索引号此资料来自 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