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技术与实务教材系列-期中审计(ppt55)-审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否对审计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增加审计程序和取证工作 期中审计 — 客户概况调查 重要性水平估计 重要性水平:指可能会改变或影响阅读或依赖财务报表的理性使用者作出决策的差错或遗漏的总和。 需要运用执业判断、执业经验进行最终确定 重要性水平估计的好坏: 体现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和经验 影响审计工作效率(人员安排、样本量的确定等) 影响对实际审计风险的控制 期中审计 — 客户概况调查 重要性水平估计的一般方法: 比率计算:以一定的报表项目为基数,选定特定的比率,计算求得 经验估计:参考以前年度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依据自己的专业经验主观判定 综合估计:在比率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审计情况,注册会计师进行执业判断(包括选用比率、计算结果修正)确定重要性水平。 期中审计 — 客户概况调查 重要性水平估计的基数 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 主营收入 销售毛利 亦可以考虑将按上述基数计算的结果平均,作为供修正用的重要性水平计算结果。 期中审计 — 客户概况调查 重要性水平估计的比率选取 存在不同的适用比率区间,协会推荐比率区间是参考标准,各个事务所应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推荐本所使用的区间标准 低比率的选取 风险大的项目 基数金额大的项目 审计质量要求高的项目 社会公众关注的项目 牵涉公共利益的项目 可能存在舞弊的项目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内部控制。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内部控制的定义: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内部控制系统包括组织体制的设计和经济实体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就其实用方面而论,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有程序和有效率地进行经营活动。 COSO: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影响。 设计这个过程,系在为下列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的保证: 1. 营运的效果和效率 2. 财务报告的可靠 3. 相关法令的遵循 其它: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当局制定和维护的政策和程序组成的,用于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实用地、有秩序地和有效率地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内部控制要素 一般分类: 控制环境 控制(会计)系统 控制程序 COSO的分类: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措施 信息与沟通 监督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内部控制与审计 正是基于内部控制受董事会、管理当局的控制,以及它是用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有效率和有程序地运行的政策、方法和程序,并且可以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有效的内控制有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降低审计风险。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内部控制复核程序的制定: • 完整性 • 实用性 • 适用性 提倡结合审计客户的具体特点选用有效程序,切忌“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使用审计程序,不但不利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可能带来审计风险。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内部控制的调查是按三要素分别进行的: 控制环境的调查 控制系统的调查 控制程序的调查 内部控制的调查方法: 询问 审阅 分析复核 抽查核对 期中审计 — 内部控制复核 控制环境调查。审计技术与实务教材系列-期中审计(ppt55)-审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