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50)-管理案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动的单位  统计内容:企业的基本情况;各类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伤亡程度、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报表种类、填报单位  基层表 A1《 伤亡事故报表》、 A2《 伤亡事故伤亡人员报表》 —— 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 A3《 从业人员、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 ——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A4《 煤矿从业人员、产量及国内生产总值》 ——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1B6《 伤亡事故情况》 ——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C1C3《 煤矿伤亡事故情况》 ——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D1《 消防火灾事故》 —— 公安部消防局  D2《 道路交通事故》 ——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  D3《 水上交通事故》 —— 交通部海事局  D4《 铁路运输事故》 —— 铁道部安监司  D5《 民航飞行事故》 —— 民航总局安全办公室  D6《 农业机械事故》 —— 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  D7《 渔业事故》 —— 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  地区 E1《 综合报表》、行业 E2《 综合报表》 ——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报表的报送程序及时间  伤亡事故统计实行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 遵守《统计法》 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每月 10日前报送上月事故统计报表( B1B6表) 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未设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省(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每月 10日前报送上月事故统计报表  相关行业伤亡事故统计部门每月 15前报送上月事故统计报表 D1D7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11987) 经济损失 5个方面:用于伤亡者的费用;物资损失;生产成果的减少;因劳动时间的丧失而引起劳动价值的损失;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  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 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经济损失统计范围 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少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E=Ed+Ei  2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 :Vw=DLM/(SD)  3固定资产损失: 1损失价值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残值; 2 损坏的固定资产 =修复费用  4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1=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帐面值 残值 2=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实际成本 残值  5千人经济损失率 RS( ‰ )= E/S 1000  6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RV (%)=E/V 100  7经济损失程度分级: 一般损失事故<1万元; 1万元 ≤较大损失事故<10万元;10 ≤重大损失事故<100万元;特大损失事故>100万元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 8千人死亡率  9千人重伤率  10伤害频率: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百万工时)  11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百万工时)  12伤害平均严重率=伤害严重率/百万工时伤害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 产量死亡率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警钟长鸣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95.10.1 机能部位 工 作 日 拇 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指 远端指骨 300 100 75 60 50 中间指骨 200 150 120 105 近端指骨 600 400 300 240 200 手 掌骨 900 600 500 450 400 腕部截肢 1300 拇 趾 二 趾 中 趾 无名趾 小 趾 远端趾骨 150 35 35 35 35 中间趾骨 75 75 75 75 近端趾骨 300 150 150 150 150 脚 骨(包括舟骨、距骨 ) 600 350 350 350 350 踝部 2400 肘部以上任一部位(包括肩关节) 4500 上肢 腕以上任一部位,且在肘关节或低于肘关节 3600 膝关节以上任一部位(包括髋关节) 4500 下肢 踝部以上,且在膝关节或低于膝关节 3000 表1 截肢或完全失去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