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金融风险案例(ppt165)-管理案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出不再保护大储户的信号是不明智的。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采取了 “ 大银行难以倒闭 ” 的政策。 1月 6日星期天晚上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开始介入 ,制止了银行的挤兑活动 , 并同意担保新英格兰银行所有的存款 、 包括那些超过 10万美元保险限额的存款。 为了确保储户不受损失 , 需要找一个买主来购买和接管该行 , 而在此之前 , 为了维持该银行的正常运行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立了 “ 过渡银行 ”。 在这种安排中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立了一个新公司负责银行运行 , 并立即注入资本金 ( 给新英格兰银行注入 )。 此后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该银行的购买者不断给银行注入新的资本 , 直到收购者全部买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份额。 这些交易活动的结果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花费 23亿美元保救了新英格兰银行。 这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历史上 , 是第三大成本昂贵的救保行动。 当然 , 当所有该说的 、 该做的 、 该花的都完毕之后 , 储户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在几个月之前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哈莱姆区无力偿债的一家小银行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 , 导致人们对公平问题的关注。 自由国民银行由棒球名将杰克 罗宾逊和其他有色种族投资家创建于 1964年。 尽管它规模比较小 ( 存款在 1亿美元以下 ) , 但却是最显赫的由黑人拥有的银行之一。 由于数量众多的用于投机的贷款无法收回 , 该银行在 1990年11月资不抵债。 鉴于银行的规模很小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并不担心它的倒闭会对银行体系产生严重的影响 , 所以 11月 9日决定运用偿付法关闭该行。 自由国民银行进行了破产清理 , 超过 10万美元的大储户只得到了一半存款。 该银行倒闭时 , 不仅私人大储户蒙受了损失 , 慈善机构储户 , 如联合黑人学院基金 、 国民都市联盟和几个教会组织也蒙受了重大损失。 正如赛德曼在向国会陈述自由国民银行的不公正待遇时所说的: “ 我上任后向国会第一次作证时说过:对大银行覆盖所有存款户而对小银行则不然 , 那是不公平的。 我承诺要尽我最大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但五年过去了 ,我只能说 , 我的努力还是不够。 ” (参见 [美 ]米什金 《 货币金融学 》 中译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8年 ) 二 、 原因分析 ( 一 ) 新英格兰银行和自由国民银行走向倒闭的直接原因 , 都是由于 20世纪 80年代它们都把数量众多的贷款用于房地产投资 , 到 80年代后期 , 由于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 , 银行贷款收不回来 , 变成了呆账坏账 , 经营亏损大增 , 资不抵债 , 引起存款人挤兑提现 , 银行走向倒闭。 ( 二 ) 联邦存款保险及其 “ 大银行难以倒闭 ” 的政策刺激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 , 加大倒闭的可能性。 1934年建立的联邦存款公司主要运用两种方法来处理银行倒闭问题。 第一种方法称偿付法 , 即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容许银行破产并在 10万美元的保险额度内偿付存款。 银行清理以后 ,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该银行的其他债权人一样 , 从清理的资产中获得它应得的份额。 在运用偿付法时 , 存款超过 10万美元的储户一般能收回其价值的 90%, 但这个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第二种方法称购买和接管法 , 即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找到一个愿意兼并银行的合作者来对银行进行重组 , 并由它接管倒闭银行的所有存款 , 这样 , 储户将丝毫无损。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补贴贷款或购买倒闭银行的较差的贷款来对兼并者提供帮助。 购买和接管法的实际结果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全部存款提供了保证 , 而不仅仅是那些在 10万美元限额以下的存款。 在1991年新的银行立法以前 , 购买和接管法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处理银行倒闭最惯用的程序。 由于有政府的存款保险制度 , 银行挤兑和由此诱发的银行恐慌被有效地抑制了。 但这种保险制度有利也有弊 , 存款保险最严重的弊端来源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亦即交易的一方从事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活动的动机。 一般说来 , 保险的存在增加了对冒险的刺激 , 这会导致赔付。 例如 , 保了汽车碰撞险的司机开起车来可能会更轻率鲁莽 , 因为如果他们发生事故 , 保险公司会支付大部分损失和修车的开支。 同时 , 由于存款保险 , 存款者也知道 , 一旦银行倒闭 , 他们并不会蒙受什么损失 , 因而当他们怀疑银行在经营上冒过大风险时 ,他们不会通过提款来对银行施加市场规则的约束。 结果 , 较之未投保而言 , 对存款投了保的银行会冒更大的风险。 逆向选择 , 亦即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后果 ( 银行倒闭 ) 的人正是那些想充分利用保险的人。 例如 , 与技术好的驾驶人相比 , 技术不好的驾驶人更愿意选择折扣率 ( 赔付额对保险额 ) 低的汽车碰撞保险。 由于受保的储户没有理由对银行施加约束 , 爱冒险的企业家发现银行业是最诱人进入的高风险行业 , 而且可以不受欺诈和贪污的制裁。 存款保险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防止银行倒闭的意图已经使银行监管者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由于大银行的倒闭就如同一场大的金融灾难 , 银行的监管者自然不愿意大银行倒闭 , 使得存款者蒙受损失。 而政府实行 “ 大银行难以倒闭 ” 政策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增加了大银行道德风险的动机。 如果存款保险公司采用偿付法来关闭银行 , 存款超过 10万美元以上的储户将遭受损失 , 这会促使大储户通过严密检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及表外业务来监督银行 , 如果他们认为银行经营风险过大 , 他们就会从银行提取存款。 为了避免储户提款造成的损失 , 银行会倾向于从事低风险的活动。 然而 , 当大储户知道银行不可能倒闭时 , 他们就失去监督银行的动力 , 当银行经营风险过大时 , 他们也不会去提取存款 , 因为不管银行经营如何 , 大储户都不会受损失。 这种政策的结果就是大银行更愿意从事高风险业务 , 走向倒闭的可能性也更大。 这也是新英格兰银行和自由国民银行走向倒闭的体制性原因。 但最终的结果是新英格兰由于是大银行 , 政府极力加以救助而未真的倒闭 ,而自由国民银行由于是小银行 , 又主要是黑人储户 , 政府不加挽救而真的倒闭了。 可见 “ 大银行难以倒闭 ” 政策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是不公平。 容许小银行倒闭 , 让小银行的储蓄大户蒙受损失;而大银行的大储户则可以免遭损失 , 这使小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三 、 启示 如上所述,与存款保险相联系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刺激了银行从事高风险活动。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亦即金融合约的不同当事人不能拥有相同信息的事实。 为此,需要政府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较传统的银行监管有四大基本类型:存款保险、对银行持有的资产进行限制和资本金要求、注册和银行检查以及银行业与证券业相分离。 银行与证券分业经营的办法随着美国 1999年底 《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 的实施已经不值得推广,存款保险既是防范银行风险的手段,如前所述,它也是银行风险加大甚至走向倒闭的刺激因素。 因此,在这里讲政府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只强调中间两种类型。 一是对银行持有资产进行限制和资本金要求。 限制银行持有风险资产如普通股票的规定是防范银行风险过大的直接手段。 这一规定也鼓励银行资产多元化,通过对银行各类贷款或单个借贷者的贷款数量的限制来降低风险。 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改变银行的动机使之从事低风险活动的另一个办法。 当银行被迫持有大量的股权资本,一旦失败了 ,银行就会损失惨重 ,于是更倾向于从事低风险的活动。 二是注册和银行检查。 常规的银行检查 , 使得监管者可以监督银行是否符合资本要求 , 限制资产持有的规定具备抑制道德风险的功能。 银行的检查者给银行一个所谓的 “ 骆驼 ” 评级 ( “ 骆驼 ” 评级包括五项内容:资本的充足率 、 资产质量 、 管理状况 、 收益和流动性 , “ 骆驼 ” 则是这五项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 )。 有了银行活动的这类信息 , 管理者可以进行监管了 , 如果一家银行的 “ 骆驼 ” 评级很低的话 , 监管者就可以关闭它。 通过防止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以降低道德风险的行为。 成立新银行需要批准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 这可以防止逆向选择 , 防止骗子和从事投机活动的企业家来控制银行。 为了获得营业执照 , 申办者必须要提交一份申请 , 说明经营计划。 评价计划时 , 银行监管机构通过检查银行未来管理质量 、 可能的收益和初始资本金等 , 来确定要成立的银行是否健全。 银行一经注册批准 , 需要按规定定期提交经营报告 , 披露银行的资产负债 , 收入及红利 、 产权结构 , 外汇经营状况和其他的详细情况。 同时 , 银行监管机构还要对银行进行至少一年一次的检查 , 以确定它的财务状况。 在完成检查之后 , 如果检查人员认为该银行没有充足的资本或有不诚实的行为 , 可以宣布它为 “ 有问题的银行 ” , 它将受到更频繁的检查。 同时,新英格兰银行和自由国民银行倒闭事件说明, “ 大银行难以倒闭 ” 的政策,会增大纳税人支付高昂成本的道德风险,而且对储蓄大户和小银行不公平,我国不应该实行这样的政策,原因是如果实行这样的政策,会对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更加不利。 案例 25 美国奥兰治县破产 1994年 12月 6日 ,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 ( 简称加州 ) 的奥兰治县 ( Orange County又译为橙县 ) , 根据联邦破产法第九章向圣地安那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近 60年来 , 美国的县级破产案将近 500件 ,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 , 奥兰治县破产涉及金额较之以前破产的县涉及的金额大得多 , 亏损额高达 , 是美国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县级地方政府破产案。 一 、 案例介绍 位于加利福尼亚洲南部的奥兰治县 , 是美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 平均每户年收入 ( 全加州平均年收入为 元 ) , 著名的迪斯尼乐园就位于该县境内。 为增加财政收入 , 弥补财政支出的不足 , 奥兰治县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筹集的巨额资金 、 县公共机构和镇政府的行政基金 、退休金及公积金等资金创建了县财政投资基金。 至 1994年 , 基金规模达 74亿美元 , 参与单位有 187个。 基金管理人罗伯特 西纯出生于 1925年 , 是奥兰治县一位资深的财政员 , 他通过竞选已连任县司库长达 24年之久。 西纯管理的基金 , 其投资绩效一直居加利福尼亚州同类基金的前列 , 投资年收益率高达 9%, 比加州州政府基金高出 50%。 仅从 1988—1994年的 7年间 , 他的投资基金就增近 8倍。 那么 , 奥兰治县财政基金的巨额亏损是如何造成的呢。 这必须从投资基金资产组合 ( Portfolio) 的构成说起。 实际上 , 该投资基金的资产组合包括两大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美国财政部和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 , 它与衍生金融产品投资无关。 这些债券的期限大部分在 5年或 5年以下 , 购买债券的资金最初来源于市政债券发行收入 , 但西纯采用了不断地以购入的债券作抵押借入短期贷款 , 并以之再购入债券的投资策略。 西纯以上述资产作为抵押 , 向华尔街经纪行借入 130亿美元 , 使投资基金账面金额高达 200亿美元。 在中长期债券利率高于短期贷款利率的情况下 , 这种高杠杆率的投资策略 , 能够产生巨额的盈利。 但是 , 如果利率走向与预期相反 , 就会使基金的短期借贷成本提高 , 一旦超过其持有的投资收益率 , 投资基金就会遭致亏损。 如 1993年 10月 , 西纯利用每 6个月滚转一次的短期贷款 , 购买了面值为 12480万美元的 5年期财政部债券 , 实际年收益率为 %, 由于当初 6个月期的短期贷款利率为 %, 如果持有期间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变 , 基金每年可以从这笔投资中获得%的盈利 , 也就是 160万美元。 但实际情况却是:到了 1994年底时 , 6个月期的贷款利率猛升至 6%左右 , 原预期的基金账面利润不但消失 , 反而仅此一项投资就使基金亏损 150多万美元。 奥兰治县财政基金投资组合的第二部分由各种所谓的组合证券( Structured Securities) 组成。 组合证券为衍生金融产品的一种新形式 , 它通常是由一些与政府有关的机构负责发行 , 然后由一些大投资银行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要进行裁剪之后 , 再出售给这些投资者。 组合证券的定价比较复杂。 如财政基金在 1994年 2月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首次提高短期利率之后 , 通过美林证券公司等投资银行购买了由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发行的 1亿美元的“ 分阶段逆向债券 ”。 根据合同 , 基金最初可以获得 7%的利率 , 直到 5月份为止。 此后的利率每 3个月变动一次 , 计算方式为用 10%减去当时的 3月期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从 1996年起 , 计息方式变为按 %减去同业拆借利率。 这一 “ 分阶段逆向债券 ” 将在 1999年到期 , 届时可将原来的投资本金 1亿美元收回。 但由于 1994年 5月份起 , 短期利率不断上升 , 持有这种证券的收益率便不断下降 , 5月份降为。外国的金融风险案例(ppt165)-管理案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