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doc18)-资产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复利现值系数,下同。 ( 2)产量法 每年折旧额=每年实际产量/合计产量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第一年折旧额为 : 1000/ 4660 ( 180000- 10000)= 36480(元) 利润额为: 100000- 36480= 6352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352033 %=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900/ 4660 ( 180000- 10000)= 32832(元) 利润额为: 90000- 32832= 57168(元) 应纳所得税为: 5716833 %=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1200/ 4660 ( 180000- 10000)= 43776(元) 利润额为: 120200- 43776= 76224(元) 应纳所得税为: 7622433 %= (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800/ 4660 ( 180000- 10000)= 29184(元) 此資料來自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利润额为: 80000- 29184= 50816(元) 应纳所得税为: 5018633 %= (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760/ 4660 ( 180000- 10000)= 27725(元) 利润额为: 76000- 27725= 48275(元) 应纳所得税为: 4827533 %=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为: + + + + = (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 (元) (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1 /估计使用年限 100 %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双倍直线折旧率 会计制度规定,在计算最后两年折旧额时,应将原采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用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估计残值,将其余额在使用的年限中平均摊销。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1 / 5100 %= 40% 第一年折旧额为: 18000040 %= 72020(元) 利润额为: 10000- 72020= 28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2800033 %= 9240(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180000- 72020) 40 %= 43200(元) 利润额为: 90000- 43200= 468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80033 %= 15444(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180000- 72020- 43200) 40 %= 25920(元) 此資料來自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利润额为: 120200- 25920= 94080(元) 应纳所得税为: 9408033 %= (元) 第四年后,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额: 第四、第五 年的折旧额 =( 180000- 72020- 432020- 25920- 10000)/ 2= 14440(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 14440= 6556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556033 %= (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 14440= 6156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156033 %=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9240+ 15444+ + + = 97680(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9240+15444+++ =(元) ( 4)年数总和法: 每年折旧额=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和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本例中,使用年数总和为: 1+ 2+ 3+ 4+ 5= 15 第一年折旧额为: 5/ 15 ( 180000- 10000)= 56666(元) 利润额为: 100000- 56666= 43334(元) 应纳所 得税: 4333433 %=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4/ 15 ( 180000- 10000)= 45333(元) 利润额为: 90000- 45333= 44667(元) 应纳所得税: 4466733 %=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3/ 15 ( 180000- 10000)= 34000(元) 此資料來自 , 大量管理資料下載 利润额为: 120200- 34000= 86000(元) 应纳所得税: 8600033 %= 28380(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2/ 15 ( 180000- 10000)= 22666(元) 利润额为: 80000- 22666= 57334(元) 应纳所得税: 5733433 %= (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1/ 15 ( 180000- 10000)= 11333(元) 利润额为: 76000- 11333= 64667(元) 应纳所得税: 6466733 %=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 + 28380+ + = (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28380++0.621= (元) 如果将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进来,将应纳税额折算成现值,结果 下表所示: 表 1- 2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应纳税额及现值 单位:元 年限 直线法 产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 21780 9240 第二年 18480 1544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