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广州发展太平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临时供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址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环评单位于 2020 年 2 月 23~24 日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时段为昼间 10: 00~ 12: 00、夜间 22: 00~ 24: 00,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33。 表 33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dB(A) 测点编号及位置 监测结果 Leq[dB(A)]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东 厂界外 1m 13 南 厂界外 1m 西 厂界外 1m 北 厂界外 1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65 55 65 55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级值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即昼间 ≤65dB( A),夜间 ≤55dB( A)。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HJ964—201812)中 “:根据行业特征、工艺特点或规模大小等将建设项目类别分为 Ⅰ 类、 Ⅱ 类、 Ⅲ 类、 Ⅳ 类,见附录 A,其中 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HJ9642018)中 “附录 A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中的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中的“其他” ,因此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判定为 Ⅳ 类。 按照土壤导则要求, Ⅳ 类项目不需开展土壤环境评价。 本项目所在建筑物内不存在居民居住场所,不存在垃圾填埋、核电等项目,本项目所在区域前身为 空地 ,本项目附近不存在医院、学校等,不需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生态环境 该项目地块处于 广州市从化区高技术产业园高湖路西侧 , 周边多为工厂, 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主要保护目标如下: 环境空气保护 目标 项目所在地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 2018 年第 29 号)。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确保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在项目运营后不受明显影响。 水环境保护目标 金溪河和流溪河(太平段) 的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标准。 水环境保护目标是 落实污水处理措施,使项目附近水体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产生明显影响。 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为评价区的声环境质量,本项目保护级别为《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 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建设项目建设后其周围的区域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使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设而受到影响。 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附近环境敏感点情况 ,详见表 34, 分布情况详 见附图 5。 表 34 环境敏感点一览表 名称 坐标 /m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 区 相对厂址 方位 相对厂界 距离 /m X Y 罗洞庄 100 690 自然村, 300人 (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单中的二 级 标准 大气:二类功能区 西南 725 水南村 780 410 自然村, 5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北 912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1000 0 学校,6000人 大气:二类功能区 西面 1000 湖田村 +1075 +1050 自然村, 35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东北 1583 祥基大厦 1570 862 居民点, 5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南 1851 上雅君庭 800 382 居民点, 3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南 1872 丰盈雅居 1920 1032 居民点, 4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南 2266 华标荔苑 2028 0 居民点, 大气:二类 西 面 2028 15 1000人 功能区 大城云山 1858 +580 居民点, 10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 北 2031 铜鼓岭 1966 1223 居民点, 4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南 2417 紫泉翠荔嘉园 2230 984 自然村, 1200人 大气:二类 功能区 西南 2455 16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现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 ( 2018 年第 29 号) , 详见表 4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μg/m标准状态) 标准来源 1 小时平均 24 小时平均 年平均 1 二氧化硫( SO2) 500 150 60 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 2 二氧化氮( NO2) 200 80 40 3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 150 70 4 可吸入颗粒物( ) —— 75 35 5 总悬浮颗粒物( TSP) —— 300 200 6 一氧化碳( CO) 10 4 —— 7 臭氧( O3) 200 160 —— 备注:一氧化碳浓度限值单位为 mg/m3, 臭氧 24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 类水质标准; 详见表 42; 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项目 pH 值 DO CODCr BOD5 氨氮 总磷 LAS 粪大肠菌 群 III类标准 69 ≥5 ≤20 ≤4 ≤ ≤ ≤ ≤10000 注: 粪大肠菌群单位: 个 /L, pH 无量纲,其他指标单位均为 mg/L。 项目所在 地声环境质量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标准 ;详见表 43。 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单位: dB( A)) 时段 昼间 夜间 2 类标准 ≤65 ≤55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粉尘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本项目营运期场界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工艺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场区内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 378222019)附录 A 表 特别排放限值,具体见下表。 表 4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因子 周界外最高浓度 标准来源 非甲烷总烃 4 mg/m3 ( DB44/272001)第二时段 17 非甲烷总烃(场区内) 6 mg/m3(监控点处 1h 平均浓度值) ( GB 378222019)附录 A 表 特别排放限值 20 mg/m3(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不产生废水。 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 类标准,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管理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发布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92001)等 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保部公告2013 年第 36 号)的有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如下: 本项目不设置 水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不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18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图 51 本项目工艺 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LNG 通过压差从卸车台卸至储罐,储罐的 LNG 进入设置在储罐区的 LNG 柱塞泵加压至 输送至水浴气化器,气化后进入调压计量撬,然后通过管网进入用气机组。 热水系统的启动阶段热源由燃气热水炉提供,稳定运行后热源由能源站提供。 主要污染 源 一、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项目施工期约为 3 个月。 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以及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 ( 1)施工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①施工期场地平整、地基处理中,采用人工和机械挖填,在土方搬运倾倒过程中会有大量尘土飞扬进空气中。 原厂地较平整,土石方较少,无需大面积的开挖和回填。 ②原料堆场和暴露松散土壤的工作面,受风吹影响而产生的扬尘。 施工扬尘浓度与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建设地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本评价采用类比法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扬尘情况进行分析。 北京环科院曾对多个建筑施工场地的扬尘情况(土方挖掘、现场堆放、垃圾清理、车辆往来等)进行了监测,监测时风速为 , 监测结果如下表: 表 51 建设项目施工期扬尘监测数据表 施工距离 工地内 工地上风向 50m 工地下风向 50m 100m 150m 19 TSP( μg/m3) 75 328 502 367 336 618 325 472 356 332 596 311 434 376 309 509 303 538 465 314 500 390 322 由上表可见,在施工中,当风速为 ,工地内部 TSP 可达 500μg/m3 以上,远远超过日均值 300μg/m3,工地下风向 150m 处, TSP 浓度 309~336μg/m3,已接近上风向的浓度值,可以认为在该气象条件下,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距离为 150m。 ( 2)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尾气 施工机械一般使用柴油作为动力,进行施工作业时会产生一些燃油废气。 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 CO、 NOx 、 PM10,会对小范围内的局部环境空气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施工机械操作时应尽可能远离周围敏感点,物料运输路线也应该绕开居民聚集点,尽量减少对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的影响。 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地表径流。 ( 1)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使用的冷却水和洗涤水、运输车辆的清洗废水等,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SS 和石油类等。 施工废水应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中,严禁外排。 ( 2)生活污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 SS、 BOD COD、 NH3N,本项目施工期间不设置临时营地,施工人员 10 人,将员工洗手废水排入沉淀池中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 3)暴雨冲刷的地表径流 降雨时,主要是大雨 和暴雨天气,本项目地块表土、弃土、建筑砂石将受到雨水淋溶冲刷,形成的地表径流将进一步加剧地表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侵蚀。 地表径流雨水会夹带大量泥沙,还会携带少量水泥、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 施工期间雨水冲刷水污染源与施工条件、施工方式及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不作定量的计算。 噪声 管沟主要采用机械开挖方式,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结合项目使用施工设备并参照《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20342013)附录 A 中常见施工 20 设备噪声源,项目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见下表。 表 52 施工机械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施工机械名称 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 m) 源强 dB( A) 1 吊车机 10 76~84 2 挖掘机 10 80~93 3 砼振捣器 10 90~100 4 推土机 10 78~96 5 压路机 10 76~86 6 运输汽车 10 85~90 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 1)施工建筑垃圾 原厂地较平整,土石方较少。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完毕后剩余的少量土石方、包装材料等。 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 1t。 ( 2)生活垃圾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为 10 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日 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5kg/d,施工期时间为 3 个月,共 90 天,则施工期间产生生活垃圾约。 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经建设单位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二、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营运期废气污染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储罐超压放空排放产的废气。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