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生产循环(doc30)-生产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排列。 2) 以简单的文字、符号或数字代表物料之类属、名称、规格及其它有关事项,亦即给予编号代表该物料。 3) 分类编号的目的为提高效率、便利 供储、统计分析、防止舞弊、减低存料。 2. 物料搬运 达到良好物料搬运目标之物料搬运原则如下: 1) 尽量减少搬运。 2) 适当的计划、时序安排及支配,以减少不必要搬运。 3) 减少重复搬运的时间至最低。 4) 尽可能直接搬运物料。 5) 尽量将庞大、笨重物体之搬运距离减少至最短。 6) 采用直接生产技术。 7) 尽量合并操作,以减少搬运。 8) 经常、重复、短距离以及规则的搬运,应尽可能研究以机器代替。 9) 应避免因待料而造成生产操作的延误。 10) 搬运作业之简易与安全,可以增加生产效率。 11) 保持物料存储量至最少。 12) 使用足够的设备,以便联系物料搬运及生产时序。 13) 每次搬运 数量增加,可以减少单位搬运成本。 14) 充分利用工厂及设备能量,以获得经济的搬运效益。 3. 验收 1) 先行检查承售厂商所送来的各种传票等交货证件是否齐全,有无差误。 2) 运到物料置放于待验场地,先核对箱外收件人、发件人是否相符,总件数、各件毛重、净重是否与清单相符,如有差异,须 《内控制度》《生产循环》 仓储管理作业 编号 版本 日期 CM105 2020/01/01 (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 页次 14/30 页 立即说明,必要时洽请公证。 3) 洽请品检单位派员检验。 4) 开箱拆包,所交货品是否有夹杂其它类似物品,有无破损、零件不全之事,均应注意。 5) 决定允收及拒收的标准,和采取其它补救措施的标准。 6) 验收工作完毕后,填写「验收单」一式四份,一份经仓储收料,登记帐卡;一份交 厂商作为收据;一份送采购单位;一份送财会单位。 7) 办理进库、记帐、付款等手续。 8) 若有缺损,要求承售厂商(或承运机构)赔偿,以及办理内部报损手续后,退还不合格之原物料。 9) 拒收或通知承售厂商修补后再行补验之原物料,应先拴卷标,注符号或涂上颜色,或另行包装以示区别。 4. 储存 1) 依类别分设料架(柜)。 2) 须便于接收与发出。 3) 依批别储存保管。 4) 待用、呆存、废料、分开存储。 5) 库房承载量经过勘查且无安全顾虑。 6) 库房及锁之牢固性与消防配备均达标准。 7) 运送工具之配备齐全。 8) 库房温湿度随时调节至最适。 9) 易燃、易爆之危险性材料,与其它材 料应隔离储存,并办妥保险。 10) 物料之储存,下列各项应标示清楚: (A) 类别、名称。 (B) 用途(订单号码划分)。 (C) 代号及色别。 (D) 单位及存量。 《内控制度》《生产循环》 仓储管理作业 编号 版本 日期 CM105 2020/01/01 (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 页次 15/30 页 5. 领料 1) 需用单位领用材料时,具「领料单」,经核准后向仓储单位领料。 2) 仓储单位经核对无误后点发材料,收料人签收盖章。 3) 发料后,仓储人员登录于「库存明细表」,并转交财会人员将发料纪录记入帐卡。 6. 存量管制 1) 将材料作 ABC 分类。 2) 研究分析过去生产资料,了解每日消耗量、购运日期、仓储成本、订购成本。 3) 找出订货点、请购点及经济采购量。 4) 非属调节性之采购部份,仓储单位随时检视各材料是否达订购点。 5) 如达到或即将达到订购点,应通知采购单位采购。 7. 呆废料 1) 对于购料验收时,避免混入不合格的材料,如认为过去的方式未能发挥作用,对于所采取之方式及宽严程度应另行考虑。 2) 确实根据制程规划制定用料预算,并实施存量管制。 3) 定期查报不常发用的物料,并设法利用之。 4) 规划物料之储存与保养,俾不致因品质降低而影响存料之利用价值。 5) 易变质之材料,应实行先进先出的办法。 6) 用料部门裁切材料时,确实防止残余料发生。 7) 实行材料标准化。 8) 材料之包装及运输应注意安全,避免损坏或失败。 9) 对于已发生之呆废料,应视情况采调整、交换、出售、赠送、焚 毁、掩埋等处理方式。 8. 存货盘点 1) 盘点所采用之方法与程序,应事先研究配合。 《内控制度》《生产循环》 仓储管理作业 编号 版本 日期 CM105 2020/01/01 (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 页次 16/30 页 2) 应取得储存仓库之位置图表及度量衡之计算标准等,此类资料之来源应注意其是否准确可靠。 3) 查核实地盘点堆放存货之方法是否合理。 4) 发料退回应查明退回之原因及是否全数入帐,「领料单」有无作废呈核,退回之物品是否完整无缺。 5) 存货中有无损坏变质无法出售。 6) 库存储存量是否合宜,产销配合是否良好。 7) 实存地点发生不正常之大量盈亏,经管单位不能充分说明理由时,稽核人员必须研究作进一步之查核。 8) 查核实际库存量与帐面是否相符。 第 2節 控制重点 1) 仓储管理必须配合各期之 销售及制造规画,使材料与物料之储存经常保持至最低必要限度(安全存量),同时能随时供应生产。 2) 各种原物料、半成品、制成品均应编号,分类编号的原则为简单、弹性、完整及单一。 3) 确定到货日期与验完日期;若是大量采购时,原物料应分批陆续交货,以免过分集中,同时控制原物料的交货限期,以免临时赶办。 4) 检核原物料之名称、规格、数量及品质应与原订单相符合;如果原物料数量较多,采用抽验方式,决定允收程度,作为合格或拒收的标准,允收标准须合理。 5) 物品入库时,均应办妥入库手续,出库亦同。 6) 物品之储存,应依类别分设料架,并分格编号, 以利存取。 7) 库房安全设施必须完善,同时应办理保险。 8) 易燃、有毒性之危险材料,应与其它材料隔离储存。 9) 领料时必须有「领料单」,同时经主管盖章后,仓储方得发料,在「领料单」上加盖『发讫』戳记,同时过入帐册。 10) 「领料单」应连续编号,空白及作废之单据亦应保存。 「领料单」上如有更改,应经主管签章。 《内控制度》《生产循环》 仓储管理作业 编号 版本 日期 CM105 2020/01/01 (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 页次 17/30 页 11) 领料量异常时,应追查原因。 退料入库时,应办理退料手续,点收后应分别存储并登记入帐。 12) 生产过程所发生之废料,损耗比率是否过高,因尾数、磅差、或自然损耗所引起之损耗是否正常。 13) 呆废料收发、保管、标售等内部控制力求良好。 呆废料之 标售应呈准办理,缴款程序应依规定办理。 第 3節 相关资料 「验收单」、「领料单」、「库存明细表」等。 《内控制度》《生产循环》 生产管制作业 编号 版本 日期 CM106 2020/01/01 (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 页次 18/30 页 第 1節 作业程序 1. 进度管制 1) 调查并记录每天的完成数量及累积完成的数量,以了解实际进度并加以控制。 2) 将每日实际生产的数字与预定生产量对照,以比较其差异(采甘特图表等其它方法记录每日生产量)。 3) 从进度纪录上比较预计进度与实际进度,以判定进度超前或滞后。 4)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如下: (A) 原计划错误。 (B) 机器设备的故障。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