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道德审计制度设计(doc12)-财务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般特征①,会计信息既可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利益,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2 页 也可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损失。 由于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一般所有者的目标是单一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是多元化的,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薪水、奖金、闲暇和荣誉等。 以我国的 国有企业为例,在目前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中,资本所有者代表机构的职能分别由不同的政府行政机构行使。 许多行政机构对企业发号施令,而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对决策后果负责,各项权能被不同的部门分割,实际上是架空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扭曲了在现代产权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关系。 这样就必然导致经营者放弃所有者的利益而追求其自身效益最大化的恶果,如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致使企业的所有者及有关外部利益关系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由于使用虚假的会计自信而导致决策失误。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也是企业 改革的基本目标。 但从实现情况看,在“两权”关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有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 会计人员是会计账目和财务报告的制作者、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其基本职能是通过核算与监督,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一般要求是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真实反映,严格监督,讲求效益,遵守法纪,廉洁奉公,敬业奉献。 财会人员如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就可以有效防止虚假财务信息。 注册会计师和国家审计人员的基本任务是鉴证真实,揭露虚假,揭示违法行为。 就当前 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会计人员工作保障而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不高,容易受功利主义的诱惑,受公司管理层或者企业主的钱权双层利诱与胁迫,陷入挪用(侵占)资金、做假账、转移资金、伪造虚假信息等不道德甚至犯罪的泥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7 页 共 12 页 如果公司出资人及经营主体与财务会计人员各自扮演不同角色的话,则职业道德沦丧就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自身因素。 首先我们不妨看看公司经理层的侥幸心理。 尽管新《会计法》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有的单位 负责人为了升迁和获取不当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利用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和法律惩治违法力度不强的现实,产生侥幸心理。 于是在依附型财务管理模式下,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来粉饰业绩的现象已非个别。 其次是财务人员的从众心理。 在现时复杂的环境中,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等社会毒雾侵蚀着每一个人,对于那些个人素质低下的财务人员而言,其职业道德的基石很容易被击垮,最终成为单 位领导的工具、社会的败类。 再者就是公司经理层与财务人员的依附心理。 在传统的财务人员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途依附于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的考核评价需要财务信息的体现,于是双方彼此利用,粉饰业绩,最终导致财务人员只是充当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工具。 从公司外部审计看,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会计和审计事务所很可能与被审计的企业达成利益上的媾和,从而形成虚假审计和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保护受审公司“暗渡陈仓”,给投资者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风险。 会计人员、会计事务所不仅工作 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本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2 页 文将从消极方面分析会计外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