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其它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关于锅炉压力容器事故中的职工伤亡统计 在前述基层表和非矿山、矿山两种综合表中,均包括因锅炉爆炸和压力容器爆炸造成的职工伤亡事故(在事故分类中列入 “其他爆炸 ”),不再另设锅炉和压力容器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办法》中规定的 “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重大事故季报表 ”照常填报,用于具体分析设备事故给人员造成的伤害,此表不作为企业职工伤亡 的常规统计。 企业在填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和《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重大事故季报表》时,要确保相应数据的一致性。 6.关于综合报告 在B1、B2两表的基础上,设计出包括所有企业在内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告》(C表)。 C表分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综合报告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类别分析月(年)报告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原因分析月(年)报告 ”三种(四张)表。 这三种表的宾栏与A、B1、B2表基本相同,只在综合报告中增列了 “平均职工人数 ”、 “千人死亡率 ”、 “千人重伤率 ”三项指标;其甲栏分组包括了B1、B2表两表的主要分组,其各项分组数据等于B1、B2表相应分组数据之和。 C表是各级劳动部门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本辖区内伤亡事故情况的统计报告的参考表式。 7.关于伤亡事故的地区考核和部门考核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即统计报表的报送按行政区划而不是按隶属关系来进行;统计数据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辖区内全部企业的数据。 各级劳动部门要做好组织工作,各级企业主管单位和所有企业要配合劳动部门做好地区考核工作。 劳动部门对各部门的伤亡事故考核分 级进行,各级主管部门应认真组织部门考核,如实向同级劳动部门报送数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施办法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提高劳动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要求,制定本办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其它制度表格(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责任。 第十五条 企业应按照培训合同的规定,保证职工的学习时间,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发挥所学专长。 第十六条 职工应按照国家规定和企业安排参加培训,自觉遵守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义务向 本企业其他职工传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 职工应履行培训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服从单位工作安排,搞好本职工作。 第十八条 由企业出资(有支付贷币凭证)对职工进行文化技术业务培训的
發布公司研究與發展及人才培訓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可以查詢網址 : 二、人才培訓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之重點 (一 )公司人才培訓之支出,在同一課稅年度內總金額達新台幣 30萬元 (原為 60萬 ),得按其金額 25%上年度為 20%)抵減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當年度支出總金額超過前二年度人才培訓經費平均數者,超過部分得按 50%抵減常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 訓練費用支出超出 30萬元者,其超出
息以辅助投资决策并测算投资风险 1 2 3 4 5 无法完整、准确并及时地向主管机关递交财务资料 1 2 3 4 5 税务风险 1 2 3 4 5 信息及技术 有关接触信息及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 1 2 3 4 5 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而无法获得所需信息 1 2 3 4 5 有关信息系统(硬件、软件及操作者)可靠性的 风险 1 2 3 4 5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二)确定事故责任者; (三)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四)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十四条
强将迫使企业实施绿色制度创新; 第二,理论上的解释,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是从经济利 益的角度促成企业自觉保护环境; 第三,通过自我负责,自我约束,目前 1SOI4000 就是一种相当理 想的非强制性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要综合考虑制度因素的组合和搭配,任何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 三、缘色制度创新( Gree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制度创新理论是熊彼特 “
的计50分;实际值劣于标准值的计0分. 2.计算某一类指标的平均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指标得分 该项指标的权数) 某类指标平均得分= (6.19) ∑(该项指标的权数) 3.计算企业综合评价总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指标平均得分 该类指标的权数) 企业综合评价总得分= (6.20) ∑(该类指标的权数) 4.根据企业的综合评价总得分分析企业的总体状况.若参与评价的是多个企业